心臟一下子就跳到了嗓子眼,姚錦繡連休息的心◎

陸瑾平見此舉不行,就又給他許下高官厚祿,隻要他寫了詔書,他以後就是首輔,他還是沒有答應,這倒不是他不心動,是他覺得陸瑾平根本就成不了,他活了幾十年,見過許多形形□□的人,像陸瑾平這樣薄情寡義之人,根本就不可能會善待他,他如果此時投靠於他,估計也活不過明天。

事實也確實如,陸瑾平本來就沒打算留他的性命,隻是想要利用他而已。

威逼利誘都不行,陸瑾平覺得陳閣老就像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可是又拿他毫無辦法。隻能把他關起來,不給飯給他吃,白天又把他丟到大太陽底下去暴曬,如此幾天,陳閣老就瘦得脫了形,背上臉上的皮膚也因為被曬傷開始蛻皮。

是個人都受不了那樣的對待,何況陳閣老的歲數也不小了,情勢的轉機發生了被軟禁後的第九天。那些得到姚錦繡傳遞的消息,趕過來勤王護駕的大軍終於到了。

請求援兵的過程並不是那麽順利,三個守將雖然跟陸瑾明的關係不錯,但私自帶兵進京是大罪,他們還擔心是陸瑾明想要謀反呢,萬一被陸瑾明利用了就罪過大了,就專門派了人暗中去行宮和京城探聽消息。刺探消息的人到了行宮得知皇上病重昏迷不醒,而京城又確實被六皇子陸瑾平把控,情況十分危急,才確定去送消息請求援兵的侍衛所說的話是真的,遂趕緊點齊兵馬進京勤王護駕。這一來一去花費不少時間,所以晚了好幾天才有所行動。

等大軍到了京城,六皇子或許知道他已經大勢已去,就一直關閉京城城門據城不出,完全不迎戰,每日在皇宮裏尋歡作樂,醉生夢死。京城的城墻比任何地方的城墻都要高大厚實,城門也是加固了的,大軍暫時攻不進去,裏麵的人也根本不出來,且京中存糧豐富,就這麽相持著,一年半載都可能改變不了局麵。

再說在行宮之中,自皇上重病昏迷之後,就由皇後與四皇子陸瑾瑜主持大局,皇後早就看張狂的姚錦蓮不順眼了,借著皇上是在她那兒病重之事把她關了起來,雖然沒有立馬要了她的性命,但也沒讓她好過就是了,一天照三頓折磨她,後宮之中,折磨人的法子實在太多了,還都是不顯山不露水的惡毒招數,即使身體的內裏都已經被打爛了,表麵上還看不出來一丁點兒,半點兒青紫汙痕都沒有,在這樣的折磨下,姚錦蓮沒兩日就受不了了,在一再哭求也無用的情況下,她用自己最後的那一絲力氣憤恨地撞了墻,血濺了半墻壁,一條如花朵般燦爛的性命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第134章 大結局

皇上是在昏迷了半個月之後醒來的,醒來後在得知六皇子陸瑾平謀逆,軟禁了二皇子陸瑾祥以及留在京中的宗室及一幹大臣後十分震怒,一連下了幾道聖諭,誓要把陸瑾平這個不孝子抓住再處理極刑。

四皇子陸瑾瑜在跟皇後商量了之後,覺得這是一個表現他能力的時機,遂主動向皇上毛遂自薦,要求能夠帶兵回京擒拿大逆不道的六皇子陸瑾平。

一番激動的慷概陳詞,陸瑾瑜的陳述打動了皇上,同意命他為主帥,率兩萬兵馬回京擒拿六皇子陸瑾平。

陸瑾瑜帶著大軍回京,與一直圍守京城的勤王大軍匯合,陸瑾瑜立功心切,剛愎自用,不願意聽其他將軍的建議,也不講究什麽戰術方法,一味蠻橫地命令下麵的兵士進攻。

京城城高墻厚,哪裏是用強攻就能輕易攻下來的地方,一連打了好幾天,陸瑾瑜的大軍依舊毫無進展,完全攻不進去。

陸瑾平在裏麵令命他的親信隊伍據守不出,嚴酷鎮壓有異心的人,如有不聽命者,殺無赦。

如此僵持了好幾天,陸瑾瑜還是沒能把京城攻下來,軍隊裏受傷的兵士越來越多,他也越來越心焦,他是想要借此事立功的,如果不能攻下京城拿下陸瑾平,那他這次出征也就白費了,在皇上那兒也逃不了任何好處。

最後終於有個跟陸瑾瑜關係不錯的將軍看不下去,偷偷給他支了招,讓他往城裏投射勸降書,隻要是主動接了勸降書投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