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疏(1 / 3)

○據實奏報疏 【 己巳】

臣以小臣受 皇上眷顧憂天之心竟夕不寐半月以來氣血欲盡惟餘孤誌耿耿欲前自念生存一日即為 皇上竭心力一日臣之所能惟仗區區樸忠鼓無羣策羣力畢歸於忠義一路以為 君父用而止自受 簡命事事草創措辦倉惶始臣信申甫實以甫自造戰車火器所向無前與其一往殺敵之氣今申甫所募新兵雖務求精壯然給衣裝不十日編訓未數日旌旗金鼓尚未習也兵部無選鋒見與於二十五日送新募未給衣裝兵二千於甫甫未收於二十七日複送臣臣以全師皆烏合難用是用躊躕又申甫係新立一軍所需器用種種皆旋取旋辦缺一不可臣日夕拮據移文催督難可得辦臣惶懼不知所為臣以文臣請纓自以 國家事皆巳事雖軍旅非所當與不敢不勉欲集思廣謀為 皇上效一臂力至於錢穀會計簿書出入素所未習欲勉不能覩 氛日熾中心如焚日為 國家籌安危大計而心力苦疲於瑣細伏望 勑下戶部委一司官專理其事伏念臣所不必為而自請者急 君父之憂也於力所不能為欲勉之而終未安者恐悞 君父之事也總督在甫臣於軍前置將用人等事悉聽甫權衡務令獨展其才臣區區之心有欲入告 君父而尚未敢者臣之微能可矢天日惟事 君無欺好賢不倦能鼓人心之忠義畢效力 國家而巳耳勢與願違日懼殞越伏望 聖鑒臣死不朽

○和輯忠勇疏 【 己巳】

竊惟遜讓不遑者文臣之態也剛狠不馴者武夫之病也臣見申甫才薦之 皇上 皇上見其才授之專征至若滿桂驍勇能戰臣與大同撫臣張宗衡交因知桂才亦素嘉其人今 皇上授之總理臣私謂兩才當事事必相濟不謂權既並重遂釁起不相下也本月初二夜甫將軍至桺營報稱鄉民驚逃稱有  數十騎在鄉擄掠被奇兵出營搜捉當獲一十二人至次日滿桂提稱係彼夷丁報到臣臣恐啟釁傳令釋放訖初六日未時甫大軍出廣寧門據甫初七日塘報稱本日  數十騎衝突而來將本職塘報官人藺國祿丁元殺死百姓齊驚本營當時守備李承勲率家丁齊上複殺死營兵一人眾兵齊上活捉五人又守備毛養和活捉一人見在營中目下 正在相持等因又報稱本日申時  無數四布本職外營偶東巷數百騎衝突而來差官看時有 一半中國人一半亂箭射入營中我兵堵截不敢以神器相加少頃又數十騎從西南來徑衝大營百姓惶亂眾兵堵截鄉民陳本孝等奮勇斬真夷首級一顆衣服一領互納一隻 箭七枝刀一把為此理合塘報等因又於初八日接申甫揭帖稱所獲夷人止欲解入又傳為文將家丁聞文將者桂部下將也臣聞此不勝憂惶兩軍不和後每相遇必先相自殺傷萬一 聞之為所乘為害匪淺臣欲出為調和而二將皆奉便宜以臣忠誠自信頗能感人而權微不足以服之非 皇上攝以大義其氣未易平也又各援兵新兵諸將多有未調伏望 詔令和輯同心恊力以淨 氛惟內順乃能外威臣念之至熟而言之未得其便謹據實奏報惟 聖上裁察

○奉命回奏疏 【 己巳】

臣本月初十日接邸報該臣奏為據報軍情等事奉聖旨金聲便諭二將務令輯睦圖賊毋得自生猜防致誤軍機罪責均任新集兵將該部還通行諭飭欽此欽遵臣自受 皇上簡命日夜念 皇上威德所以諄諄勉甫者備至今得奉 明旨更反複開諭令一意圖 臣隨曆荒郊馳至滿桂營為桂慷慨言 事方殷不可以部曲起釁桂亦是臣言然臣此行周環走二十餘裏閱一二營壁執途之難民數人問之於衷戚然臣聞 不過萬人我不得誌於  得為寇之道而我得自困之病也我兵不下數萬人法宜探 必趨之道諸將各據險列營首尾相應奇正互用則 難以逞今諸將各統兵數千人不相聯絡費廩糧則多分以遇敵則又患於少此不善用多者也將不得不任其失策然亦有難乎為將者臣從滿營歸漏巳二下道過施洪謨營宿申甫營見數營人馬當朔風寒苦之際皆露立枕戈臥不得有騰飽之象不戰先疲況 以掠刼日飽且樂而我驅此恇弱者與遇難矣然大兵四集費金錢巨萬工戶二部告辦為艱欲使士飽馬騰亦又難乎為上者因其難而不思長策則日困一日 不退可憂 退亦可憂四境蕭條藩籬破壞兵民疲於外財用竭於內如此用兵不謂之自困不可也惟 皇上與二三大臣蚤圖之臣無任激切待 命之至

○奏繳辭銜疏

臣自傷才術淺短意願空長值  犯順 君父焦勞妄慕被發纓冠之義非為人臣子者可以瞻前顧後之時遂不度德量力強受 簡任不謂力不從心勢與願違僅顯一士區區之節竟無 國家分寸之功臣捫心傷恨痛不欲生不圖複荷 聖恩浩蕩無涯畧事原心不即加誅感法外之餘生欲致身而無地不遑寧處急圖自效而罪過既彰分不得複受委任臣滋戰栗不敢煩瀆臣日夜惶愧如坐芒刺一身無據進退維穀出入忽忽不知所之臣久當奏繳以續查軍需並移會各該衙門收取未盡於今本月十八日粗得竣事臣原蒙 欽給參佐練兵防禦事務關防一顆敬當奏繳伏望 皇上勑下驗收至於臣風憲職銜本為軍務權授即幸而有功謝事之後猶不敢當況臣罪丘山豈得靦顏久稽毎一念之置身無地伏望 皇上蚤賜罷斥以肅臣紀若獲蒙 聖恩終不加誅或以臣罪在前非功不贖置臣重難之地人所難為者使得盡力鞭棰之下畢命行伍之間臣死不朽或以臣才不堪臣心可原宥過無大冀編臣於氓隸許臣尚得攻苦食淡窮今古事物之變困衡摩厲以期異日桑榆之收庶幾餘生未為 聖世棄物可以不終負 皇上特達之遇臣自恨不才孤負夙誌肝腸摧結憔悴非人痛念 天恩日夜感泣心憂 國事不能奮飛語無倫次伏望 聖鑒臣曷任恐懼待 命之至

○再請罷斥疏 【 庚午】

伏念臣生平忠孝自矢抗心希古妄許 皇上以弩力馳驅今不幸顛蹶此誌孤耿誓死靡變有如靦然在位分不敢默默容容而肝腸空熱學術未成才識疏淺無以自效臣雖不敏實恥素餐 主憂之日臣辱臣死臣愚以為當然而知臣莫如 君 皇上矜其愚不忍棄之徒死夙夜思維冀捐軀圖報其路無繇而戴 恩愈深愈難苟容自全以縻 君祿雖皇上原之天下未必能盡諒之即天下能諒之而臣寸心斷斷不能安之仰念 天恩俯顧憲銜進退用舍如臨淵穀反複展轉五內抽裂神傷氣悴不能自存此心此境獨癡獨苦不得不歸命投誠控告 君父伏望 皇上鑒臣至情全臣愚分仍 賜罷斥使臣尚可以仰戴 聖恩存身氓隸之中臣曷任惶悚懇切待 命之至

○請使朝鮮疏 【 庚午】

臣不才有願莫遂虛負 皇上知遇 皇上雖鑒原臣臣愈自傷之心念 天恩晝夜感泣欲堅求罷斥草疏屢就值 國事多艱 君父焦勞不忍自棄遠離 闕廷欲捐軀圖報其路無繇空複戴冠朿帶從士大夫之後萬非所安夙夜思維冀少效尺寸而臣當有言不信之時事關兵餉又非所敢請度臣力之所能為與今日之所不容緩不必另開事端而於勢不無少創於 國家不無少補者在於今日蚤宜乘便聯絡朝鮮朝鮮與 老寨止隔鴨綠一江今類敢長驅入犯縱橫不止無複狼顧之憂自度無敢議其後者以故東江牽製未可一朝而廢而東江實全藉朝鮮為居停主不得不蚤為 宣諭然今日諭之又要令朝鮮無所驚疑決宜乘 皇太子 冊立頒詔而去今 詔書權宜附其陪臣以往葢未聞警以前議也臣愚以為在於今日有未便者值 警而 大禮之行遽乏特使未免生外夷心 既合朿或複通鮮勢益無忌東江數萬生靈將反為 用臣不才蒙 皇上寬宥七尺餘生久非巳有非當苦難之事以効力 國家不可以竟初誌願乘風破浪捧尺一之 詔涉島澳之鄉宣 朝廷威靈感以至誠動以利害儻得藉手相機與東江相仗圖乘 虛縱未敢即言搗穴而振聲援以製之 宜有卻行狼顧者矣即不然而使朝鮮受臣聯絡亦無令折而入且臣之往便得畢力盡意遍曆諸島探其虛實詢諸將士圖上方畧以報 皇上而佐廟算以待能者固區區報主之誠得以稍展而 皇上所囗不過一紙紙詔書所必附之以往者也臣無任惶悚待 命之至

○入台首疏 【 庚午】

臣愧憤之極不意複待罪於此何敢更輕言天下事痛傷生平致力忠孝留心當世既躬逢 聖明特荷知遇一時君臣殊不讓古乃舉人未效所學竟不適用疑於古道不複可行壯心不甘夙夜思過自知所向未為大謬而閱人未廣曆事未深動不遂誌亦所宜然伏思 皇上聖本天縱言動舉錯允合古法好學寡欲法祖敬天求賢若渴受言如流較古帝王真無間然謂宜風行草偃本立道生人與天恊功隨事集矣而尚兵困於外財匱於內賞未必勸罰未必懲主德日勤風習如故其故何與將人材絕不如心而時事率無可奈何與抑終無道而處於此與願 皇上更深思其故也臣伏見 皇上晝夜焦勞惟日親天下之事而實未嚐日習天下之人 皇上以不世出之聖興大有為之業定使天下之人才與不才盡在 皇上胸臆之中即才矣而有所長與有所短皆得一一程量之確然不爽然後斟酌位置惟 皇上之所使而始可執賞罰以隨其後此不可以懸斷臆度不可以盡得於章疏之中不可以徒參互於外議之異同必 皇上親自嚐試嚌啜之而又不可以旦夕之間一二見而足也往者 皇上朝見不輟召對時勤既而問無所囗鮮當上意而 皇上亦遂厭之矣臣愚獨以為 皇上宜念往者君臣相見之尚未數反複問辦之尚未精 皇上所以探討諸臣者之尚未深切著明而不宜謂相見之為無益也願 皇上自今定為間日禦文華謂宜仿古蚤朝晏罷法其在廷諸臣若諸卿之貳及翰林科道中行評博等官非有係劇事務纏縳其身不得閑暇者宜令輪番入直蚤夜在公而內外官之有專司職業者亦得以不時進見 皇上於官方之情偽得失軍民之大利大病並廟堂刑賞舉錯之用邊腹虛實強弱之形皆得進諸臣而考究於堂陛之間而且時詢及諸臣之職掌如是而小大鹹集上下漸習即微塵無能益山未必遽有大奇偉當 聖意者而詰問既近情偽自露酬對相頻材品畢呈日月巳久以 皇上之聰睿諸臣才與不才與其才之所短所長豈複有遁於 聖鑒者哉且夫今日非誠無才也士大夫精華果銳之氣莫不相與分馳於愛憎毀譽之地坐消於談笑偃臥之間夫才之為物不收之使專心致誌則不生不迫之使困心衡慮則不達不並之使較長絜大則不見今因是而令諸臣日夕 皇上之前天威日凜天語時聞自惟 皇上之社稷蒼生是念無暇複有他思計惟黽勉學問淬勵以思一當自非朽敗壞爛之入宜莫有忍自廢者矣且不特此也作之不休求之不巳天地不閉祖宗有靈 皇上因是而於百千人中定得一二公忠練達不世出之臣焉以佐 皇上知人善任使者小大內外罔不稱職 皇上又何求而不得何令而不止哉伏惟 皇上少留意裁察臣請得畢暢所欲言臣不任懇切待 命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