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手少陰心經穴位(2 / 2)

【主治】頭痛、眩暈、神經衰弱、癔病性失語、精神分裂症、心絞痛、心動過緩、扁桃體炎、咳嗽、哮喘、急性舌骨肌麻痹、胃出血、子宮內膜炎。

【穴位取法】

仰掌,通裏穴在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寸。

【功效】

通經活絡,寧神醒誌,清心寧神。

【按摩手法】

①掐按法。體位采取正坐位,一手屈肘,前臂斜向胸約45°,另一手四指並攏,靠在前臂內側,拇指指端放在通裏穴處,用指端指腹按陷,一掐一鬆,連做5~10分鍾。治療因驚嚇或者情緒激動而失音,配合靈道穴效果更好。

②按揉法。體位采取正坐位,以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手通裏穴1分鍾,再以右手拇指指腹按揉左手通裏穴1分鍾。治療失眠,配合內關穴效果會更好。

神門

改善醜,強心通絡

【釋名】出入之處為門。穴屬少陰。考心藏神,穴在少府之下以示心氣出入的門戶,針此穴可開鬱使心神有所依附,因名神門。《采艾編》曰:“神門,神明之宮,此其門路也。”

【主治】心悸、心絞痛、神經衰弱、癔病、癲癇、精神病、癡呆、舌骨肌麻痹、鼻內膜炎、產後失血、淋巴結炎、扁桃體炎。

【穴位取法】

神門穴位於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豌豆骨之上橈側,直通靈道、通裏、陰郤,動脈應手,與肺經太淵相對,與心包經之大陵穴相平,與小腸經之陽穀穴挾骨相對。《玉龍歌》曰:“癡呆之症不堪親,不識尊卑枉罵人,神門獨治癡呆病,轉手骨開得穴真。”握拳屈腕,穴處有明顯的凹陷。

陰郤穴位於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

【按摩手法】

①按揉法。體位采取正坐位,操作者以一手拇指置於神門穴,反複按揉數次。手法宜輕緩,按揉用力以能耐受為度,神門穴可配合指掐操作。操作時有酸麻脹感;操作後心胸舒暢有安靜感。對改善睡眠質量效果很好。

②保健按摩。每天用拇指按壓神門穴位36次,每日5遍,兩側穴位交替進行。能提神醒腦,行氣活血。

少府

清心除煩躁

【釋名】聚處為府。該穴屬手少陰心經,為經氣所聚之處,因名少府。《采艾編》曰:“少府為榮,少陰所流如傳送之府也。”

【主治】風濕性心髒病、冠心病、心絞痛、心律不齊、癔病、肋間神經痛、臂叢神經痛、遺尿、尿瀦留、陰道及陰部瘙癢症、月經過多。

【穴位取法】

少府穴在第4、5掌指關節後方,仰掌屈指,當小指端。也可取於掌內屈指時無名指與小指之間處。《十四經發揮》曰:“在手小指本節後陷中直勞宮。”

【功效】

清心寧神,通利小便。

【按摩手法】

按揉法。操作者可用拇指或食指以輕、柔、緩、慢的指力進行按揉;初次按揉後,局部若出現酸、微痛、脹等感覺,可能是指力過大的緣故,以後應減輕力度。按揉少府有發散心火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心區疼痛、煩躁、心悸、遺尿、陰部癢痛、小便不利等。

少衝

中風昏迷找少衝

【釋名】少指小,衝有動的含義。穴屬於手少陰,經脈之氣從此衝出小指,因名少衝。《采艾編》曰:“少衝,為井,少陰心之衝也,衝之為言而未盈也,井蒙泉也。”

【主治】休克、小兒驚厥、癲癇、癔病、肋間神經痛、腦出血、心肌炎、心絞痛、胸膜炎、高熱、喉炎。

【穴位取法】

在小指橈側,去指甲角0.1寸許取少衝穴,伏手取之。

【功效】

清熱息風,醒神開竅,理血通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