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撩法用手掌尺側麵的背部及第5掌指關節背側突起處吸定被操作部位,在操作部位做來回翻掌、旋轉動作稱榱法。
10.擦法以單手或雙手掌麵著力於施術部位,相對用力做快速的交替或往返擦動的一種手法。
11.拍擊法用手掌或手的尺側麵等拍擊體表的手法稱為拍擊法。常用的有拍打法、叩擊法和側擊法3種手法。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患者本人單一骨骼或骨組織、骨節之間折合的比例尺寸,泛指體表兩固定標誌之間的距離折合成比例尺寸,來確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2.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以患者手指為標準來定取穴位的方法。可分以下幾種。
(1)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節屈曲時內側兩端紋頭之間的寬度作為1寸,可用於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橫寸。
(2)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指間關節的寬度作為1寸,適用於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橫指同身寸法: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並攏,以中指近端指間關節處為準,四指的寬度作為3寸。
3.體表解剖標誌定位法是以人體解剖學的各種體表標誌為依據來確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俗稱自然標誌定位法。可分為固定的標誌和活動的標誌兩種。
(1)固定的標誌:指在人體自然姿勢下,各部位骨節和肌肉所形成的凹陷、突起、輪廓、發際、指(趾)甲、乳頭、肚臍等為標誌。借助這些標誌確定腧穴
的位置。如前額兩發角,入發際0.5寸處定頭維;髕韌帶外側凹陷處定犢鼻;眉梢定絲竹空;臍中定神闕等。
(2)活動的標誌:指人體各部的關節、肌肉、肌腱、皮膚在活動時而出現的凹陷、縫隙、皺紋、突起等,是在相應活動時才會出現的標誌。如拇指上蹺時,拇長伸肌、拇短伸肌在腕背側橫紋中出現明顯凹陷處,用於確定陽溪;屈肘時,肱二頭肌腱在肘橫紋處突起,在其橈側確定尺澤等。
四、人體常用大穴人體常用大穴。
9.撩法用手掌尺側麵的背部及第5掌指關節背側突起處吸定被操作部位,在操作部位做來回翻掌、旋轉動作稱榱法。
10.擦法以單手或雙手掌麵著力於施術部位,相對用力做快速的交替或往返擦動的一種手法。
11.拍擊法用手掌或手的尺側麵等拍擊體表的手法稱為拍擊法。常用的有拍打法、叩擊法和側擊法3種手法。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患者本人單一骨骼或骨組織、骨節之間折合的比例尺寸,泛指體表兩固定標誌之間的距離折合成比例尺寸,來確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2.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以患者手指為標準來定取穴位的方法。可分以下幾種。
(1)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節屈曲時內側兩端紋頭之間的寬度作為1寸,可用於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橫寸。
(2)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指間關節的寬度作為1寸,適用於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橫指同身寸法: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並攏,以中指近端指間關節處為準,四指的寬度作為3寸。
3.體表解剖標誌定位法是以人體解剖學的各種體表標誌為依據來確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俗稱自然標誌定位法。可分為固定的標誌和活動的標誌兩種。
(1)固定的標誌:指在人體自然姿勢下,各部位骨節和肌肉所形成的凹陷、突起、輪廓、發際、指(趾)甲、乳頭、肚臍等為標誌。借助這些標誌確定腧穴
的位置。如前額兩發角,入發際0.5寸處定頭維;髕韌帶外側凹陷處定犢鼻;眉梢定絲竹空;臍中定神闕等。
(2)活動的標誌:指人體各部的關節、肌肉、肌腱、皮膚在活動時而出現的凹陷、縫隙、皺紋、突起等,是在相應活動時才會出現的標誌。如拇指上蹺時,拇長伸肌、拇短伸肌在腕背側橫紋中出現明顯凹陷處,用於確定陽溪;屈肘時,肱二頭肌腱在肘橫紋處突起,在其橈側確定尺澤等。
四、人體常用大穴人體常用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