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的確非常不合常理,以至於臣親身經歷此事,都還有些自我懷疑。許是王爺和這個叫徐文的合得來,又或者徐沖過於疼愛他這名在五臺山出生的小兒子。”
“你說徐文在五臺山出生?”皇帝眯起眼,麵色倒沒有多大變化,“他今年多大?”
“剛好十七。”晏良道。
“你下去吧。”皇帝語調帶著疲倦。打發走晏良,他立刻精神,起身,負手在金殿上徘徊許久……
齊紳高在廣源樓等候多時。☉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齊紳高一直立在窗前,垂頭看著接到。見晏良的馬車終於來了,他下車步伐輕快,心料事情順利。不過從他昨天知道那件事兒開始,他還真替晏良捏一把汗。
二人在雅間坐定忽,齊紳高忍不住問:“你都說了?”
“沒有,隻提了五臺山。”
“這件事可不是鬧著玩的,還沒查到實證,你確定是真得?”
太後壽誕那天,從看到李淑妃開始他就確定。隻是這件事不好跟齊紳高全部交代,故隻以沉默應對。
齊紳高被晏良這種性子磨得快沒脾氣了,哼哼兩聲,警告他下次切不可這般去賭,便不再說什麼了。
作者有話要說: 11月5號了,說好的暖氣呢!!!!!!這兩天冷啊,連帶著腰疼嚴重。新文那邊先偷懶一天,明天再說,反正今天這麼晚了就不更了2333333
☆、第73章 55.57.56.60
事關皇家秘事,自然不會公然處理。皇帝暗派密探追根溯源,將所有可疑之處查了個底兒掉,徹底坐實了徐沖、徐文父子舞弊之嫌。考題一事,南安太妃也難逃其嫌,被奪了誥命之位,連帶著她兒子南安郡王的爵位也被削了一級,由世襲罔替變成了隻傳三代。
康王竭力求情,反觸聖怒,被禁足於府中。
又過半月,聖上突然下旨,以西南邊境蠻夷作亂為由,遠調康王去邊戍鎮守。據說康王爺去得那地方,是偏遠中的偏遠,貧瘠中的貧瘠。說是鎮守,實則真正的權力都不如這邊的侍衛隊長大。
所有人都知道這位王爺是犯了皇帝忌諱而被驅逐。多數人都以為是科舉舞弊一案,聖上過於敏[gǎn],因此懲戒很重。
又過了沒多久,宮中傳出李淑妃害了難症的消息,熬了七八日,人突然就去了。
本來眾官們還以為康王爺隻是一時惹了聖怒,不過蛟龍擱淺,尚有翻身的機會。誰料才幾天的功夫,他的母妃就病死在宮中。其中的蹊蹺,明眼人稍作琢磨便可知曉。於是至此開始,康王的名諱便猶如先前那位被廢的王爺一般,成了朝堂上的忌諱。
齊紳高對於徐沖的身份到底為何,其生父是誰,終究不知道。他每次問晏良,皆無功而返,也隻好捏死自己的好奇心,就此作罷。
時隔一月,齊紳高再此想起這件事。他敲著桌子,實在想不明白。
“真不懂康王爺怎麼會這麼傻,就因為念著那點骨血情,就把自己陷進去?換做別人,這等醜事唯恐避不及,隻怕要殺人滅口才安心。”
“聽幾名曾與他共赴戰場的將士們說,他是極為重義氣之人,何況是……親兄弟。”晏良口氣淡淡陳述道。
“我也有所耳聞,他當年在泗水剿匪,為了救副將,差點把自己的命搭上。也就是因為他這重情義的性情,激得軍中將士對他馬首是瞻,但凡他領軍打仗,必定勢不可擋。聖人也因此極為讚賞他。可是這講義氣也要分場合啊,就是六歲的孩兒,都未必會有他這麼……”齊紳高沒有將“蠢”字說出口,歎氣搖搖頭。
晏良不以為然,轉頭眼色鎮靜地盯著齊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