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生的等級,把書當做人生(2 / 3)

——所有真實的都是樸素無華的。所有激情的熱愛和熱愛如果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那我們可以去抱有那份迷茫。如果它給我們帶來了痛苦,我們一定要警覺它的虛幻性!所有人的人生都是極度平凡的,你所看見的那些你未得到、你渴望得到的所謂的幸福,也極度平凡,不要被自己的希望(想象)所欺騙。人們對愛情的失望是因為人們參考了錯誤的愛情標本——世間多數人的愛情都是本能的或者是功利的。本能的愛情是男女之間在適當的青春年齡裏本能地互相吸引,這是一種純粹的自然規律,而沒有深層次的精神領域裏的和諧和心靈共鳴,它在暫短的時間裏擁有愛情的浮華,但沒有愛情的內核。而功利的愛情則是權利、財富渲染下的美麗假象。人是否有靈魂,是否存在一個超驗的精神世界?這是懸而未決的。現代尖端科學已經證明:純粹物質的科學思維已經走進了死胡同,和曾經純粹精神的宗教思維一樣是迷信。

於是:宗教的未必不是科學的,科學的未必不是宗教的,更準確表達:物質與精神的片麵化世界觀都是錯誤的,於是我們需要對”死後”抱有敬畏。人生沒有捷徑昨天下午我吃了一個桃兒,吃完以後就捏著桃核去廚房,走到離垃圾桶還有四五步之遠的地方有點兒犯懶,充滿自信的順手一丟,結果桃核打在垃圾桶邊沿兒上,彈落在地,沒辦法,隻能走上前彎腰撿起來,再丟入垃圾桶裏,等於費了“二道手”,早知道不如多走幾步直接扔垃圾筒裏呢!由此我的腦海裏突然閃出“捷徑”一詞。當我們在人生成長時,其實就是在不斷尋找各種各樣的捷徑,但結果往往是徒勞的,甚至反而需要付出的更多才能達到目的。試想一下,如果任何事情都是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可能實現某些東西會慢一些,這卻是一條直來直去的道路,沒有彎路;相反,若做什麼事都一味的尋找捷徑,遇速則不達,反倒是在為自己鋪設更多的彎路。所謂“捷徑”,在字典中的解釋是“近便的小路,喻不循正軌,貪便圖快的做法,喻速成的方法或手段。”或許這個詞還微含一點兒貶意,但是我認為這個詞還不錯,起碼代表一種對事對人積極的態度,盡管有點兒取巧意思,卻也無傷大雅。可是回過頭來想一想,無論是在生活、學習、事業,或是愛情上,人生能有多少真正的捷徑可走?越去主動尋找捷徑,越會事倍功半,也許“物極必反”就是這個道理。不可否認“捷徑”的存在,但是真正能事半功倍的捷徑是由諸多主觀、客觀因素組成的,缺一不可,甚至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才能促成一條捷徑的誕生,而這卻太難了!所以不要輕易認為眼前的那條道路就是捷徑,因為你沒有那麼幸運!為什麼會迷信捷徑?主要是太過於自信,自信自己的運氣;自信自己的能力。要知道,運氣是偶然的,不是自己能把握的;能力可以代表某一方麵,但絕不可能體現在各個方麵。就像我扔的那個桃核,非常自信能一下子扔到垃圾桶裏,結果卻是還得多彎一次腰把它撿起來,才能最終扔進垃圾桶裏。可見越是自信,反而越容易在“捷徑”麵前跌到。當捷徑擺放在麵前時要小心翼翼的走過去,但不要刻意的去尋找捷徑。如同一個人在走路,總是想辦法去尋找可以抄近的小道,可是走來走去才發現自己反倒是一直在不停的繞遠,不僅浪費了腳力,還耽誤了走大道的時間。何況總是走曲曲折折的小道,萬一迷路了怎麼辦?迷失了方向還可以慢慢找出路,迷失了自己卻很難再找回來。人生沒有捷徑。

在我看來,生存就是人生

下來的主要目的。

然而同樣是生存,方過程是

不同的。有人為自己生存,

有人為家人,朋友而生,

有人為社會,更有人為整個

世界,主要看你的精神境界

達到了哪種程度。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人生的

哲學的任務是什麼?我曾提出,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它的任務不是增加關於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這裏更清楚地解釋一下這個話的意思,似乎是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