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傳教士(3 / 3)

瑪諾,也會親自寫一封信去濠鏡,向天主教會通報此事。”

濠鏡就是澳門,中國天主教教會的所在地,西方傳教士到中國內地,都由此地中轉。

“這樣也好,我這邊先準備建學校,招募學生。”

王泰微微笑道:“等在下站穩了腳跟,也可以幫你們建立教堂,幫你們在百姓間傳播福音。”

幫傳教士傳教是假,最重要的是通過他們,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這才是和他們合作的根本。建教會學校的根本,是培養有知識的下一代,而不是什麼教徒。

“那我就多謝你了。”

魯昭滿麵笑容,心頭雄心勃勃。通過建教會學校,向中國人宣傳西方的文明,傳播主的福音,最終讓他們接受天主教。

看來,自己是得好好籌劃一下了。

“師父,我想問一下,鑄造火器,你有怎樣的看法?”

“火器,首先必須有優良的火銃兵。”

魯昭顯然是經常鑄造火器,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

“歐羅巴的火銃兵,現在縱深是5行,經過嚴格訓練的火銃手,隻需要三人輪流裝彈即可保持不間斷的射擊。隨著火銃的威力越來越大,長矛兵逐漸變得可有可無,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低。”

“那要是達到三人輪流裝彈保持不間斷的射擊呢?”

魯昭話音剛落,王泰已經接上了話頭。

“三人輪流裝彈連續射擊?”

魯昭吃了一驚,又結結巴巴了起來。

“這樣一來,就要……加快裝填彈藥,除非是燧發……火銃。可是……”

燧發火銃雖然已經發明,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也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但是在歐羅巴,自從法國皇帝亨利四世被人刺殺,燧發火銃裝備部隊的進程,就停滯了下來。

而法國將領反對裝備燧發火銃的理由,竟然是燧石冒出的火星不足以點燃火藥。

“沒有可是,這是厲聲的潮流,誰也不能阻擋。”

王泰拔出了腰間的手銃,遞給了魯昭。

“神父,我想要的,就是這種撞擊式燧發火銃,大約一米五六,前方裝上刺刀,大量裝於軍中,取代長槍手。”

歐洲人發明了燧發火銃,卻要在17世紀中葉,軍隊才開始裝備燧發火銃。更讓人震驚的是,燧發火銃裝備軍隊後,一發不可收拾,一直用到1848年,才隨著金屬子彈的出現,壽終正寢。

“刺刀……”

魯昭拿著手銃,低頭沉思了起來。

“為了加快裝填彈藥,使用浸油的紙片包著彈丸和火藥,使用時,咬破紙片,一半火藥倒入火藥池,另外一半裝入膛口,可以減少摩擦,起到閉氣作用,射擊精度提高,射程也會隨之增加。”

魯昭目瞪口呆。這些個裝填彈藥方法,他真是聞所未聞,先前的輕視,也消失的幹幹淨淨。

“王泰,你不愧是位火器大家呀!”

魯昭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

王泰臉上微微一紅。這些爛梗,他還不是拾人牙慧,後知後覺。

“王泰,那這火炮……”

“神父,我要的是容易攜帶的小炮,三五百斤,便於野戰。”

這樣的火炮,為的是迎合將來的戰事,可以說,主要是為了關外的那頭猛獸。

當然,也包括勢力日益壯大的流寇。

想起曆史上的葡萄牙雇傭軍,王泰不由得心中一動。

“神父可認識一些在中國、或在濠鏡的泰西軍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