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是救苦救難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觀世音啊!”
“公子,給你磕頭了!”
“謝天謝地啊,沒債了!”
張三娃家人,包括所有的佃戶都跪了下來,一起磕頭碰腦,人人麵色通紅,心情舒暢,有些老實人甚至哭出聲來。
“鄉親們,都起來吧!”
王泰推了推目瞪口呆的王二,讓他去扶佃戶們起來。
“這狗日的世道,天災人禍,兵匪連連。咱們要擰成一股繩,一個不能病死餓死,一起把這苦日子熬過去!”
王泰正要離開,像是想起了什麼,又轉過頭來。
“鄉親們,把三娃兄弟的後事處理完了,把莊子裏好好打掃一下,遇到死老鼠什麼的,都給燒了。這年頭,髒東西堆多了,容易引起瘟疫,陝北那邊已經開始了,死人無數,可千萬要注意了。”
“公子放心,一邊處理我哥的後事,一邊安排鄉親們收拾街道,兩樣都不耽擱。”
張四娃畢恭畢敬,抹了一把臉上的眼淚。
王泰點點頭,從懷裏拿出一錠銀子,遞給了張四娃。
“人走了,要高高興興地送走,不要愁眉苦臉!世道再苦,飯要吃,日子要過,將來一定會好起來的!”
王泰大聲叮囑道,邁步出了院子。
“公子,好人啊!”
張四娃眼淚嘩嘩流,捧著銀子的手抖個不停。
“四娃……兄弟,公子說了,要在村子裏建起兩三個茅廁,大家夥要注意點衛生,不要弄的到處都是,走路都下不了腳。”
王二也適時地站了出來,裝模作樣,一臉正氣,向張四娃叮囑到。
“給你們三天功夫,把村子打掃幹淨了,到時我過來查看。要是還沒有打掃幹淨,到時候可別怪我翻臉!”
“王二哥放心,一定弄的幹幹淨淨,不會讓你失望!”
張四娃擦幹了眼淚,又是滿臉賠笑。
“你翻什麼臉,你難道會變臉?”
王泰轉過頭來,假裝瞪了一眼王二。這小子,把他剛營造起來的親民形象,又給破壞了。
他看著張四娃,臉色溫和,語氣卻是十分堅定。
“不過王二說的沒錯,三天功夫,把村子一定要打掃幹淨了,到時我親自過來查看!”
張四娃連連點頭,拍胸脯發誓,手裏的銀子差點掉到了地上。
“公子盡管放心!到時候小人到莊子上去請公子來查。三天,不,兩天功夫足夠!”
王泰主仆離開,佃戶們目瞪口呆之餘,喝彩聲此起彼伏,愣是把張三娃的白事,辦的如紅事一般。
“公子,四千多兩銀子,你就這樣給燒了! 這可是他們借的,不是咱們搶的。太可惜了!”
王二一路上低著頭,臉上難看的表情,像是被割了肉一般。
王泰微微搖頭。聽起來四千多兩銀子,能還上的,恐怕不會有三五百兩。明末是個什麼樣子,百姓的償還能力如何,他可是太清楚了。
在這人吃人的亂世,三五百兩銀子又能起什麼作用,搞不好會引起民變,反噬自身。
“王二,你說說,他們能還上銀子嗎?能還上多少?”
王泰的話,讓王二一愣,隨即搖了搖頭。
“恐怕還不了多少。要是能還上,早就還了,不用等到現在!”
“這就是了!既然還不上,你還指望什麼?那些個借據,也就不是銀子,而是一堆紙條而已,燒了也無妨。”
王泰眼神幽幽。民生多艱,更不用說明末的百姓。人口膨脹,天災不斷,土地產出已經不能滿足百姓吃飯所需,更不用說,還有各種各樣的人禍。
既然還不上,索性不用還!難道非要逼的百姓鋌而走險,落草為寇?
“公子,你這又圖的什麼呀?”
王二目瞪口呆,不可思議地看著王泰。
原以為王泰是二杆子勁發作,燒了借據,沒有想到,原來王泰已經仔細盤算過。
“我不圖什麼,我不要他們欠我銀子,我要他們欠我一個人情!”
王泰悠悠歎了口氣。人情可以變成民心,民心可以安身立命,民心才可以成事。風雨飄搖的亂世,將來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清楚。
王二點了點頭,恍然大悟。
“公子,你這是拿銀子買人心啊!我怎麼沒有想到啊!”
王二高興了片刻,又搖了搖頭:“四千多兩銀子,還是太可惜了!”
“別跟個守財奴似的!我已經說過了,那隻是一堆紙條,而且已經燒了!”
王泰忽然停下腳步,若有所思,後麵的王二收不住腳,差點撞上。
“王二,咱們這些佃戶,他們都有黃冊嗎?”
“公子,那有黃冊!他們大多數人都是隱民,公子明白嗎?”
王二壓低了聲音,小心翼翼,王泰微微搖頭,暗暗心驚。
明末土地兼並,田地大量集中在皇親國戚、豪強官紳手中,逃亡的百姓和軍戶紛紛成了無戶籍的佃民,大明王朝隱匿的人口,何止數千萬!
所謂明末人口六千萬,兩百七十年人口無增長,果然是盡信書,不如無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