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掌握老年夫妻和睦相處之道(1 / 3)

老年是人生的重要階段,也是夫妻關係發展的重要時期。怎樣善始善終地搞好夫妻關係,圓滿地實現白頭偕老,直接關係到老年婚姻的和諧幸福。

老年夫妻恩愛,和睦相處,無疑對心理健康產生良好的作用。反之,老年夫妻感情不和,甚至瀕於解體,隨之而來的不良心理活動,會產生許多負麵影響。

那麼我們老年人究竟該如何與老伴和諧相處呢?

認識夫妻矛盾的根源

在我國老年夫妻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結發夫妻一生感情都很好;第二類是雖是結發夫妻,但感情一直不好,隻是為了孩子湊合著過;第三類再婚夫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半路夫妻。

對於第一類夫妻。我們到了老年,大多數已離開工作崗位,而且子女各自組成了家庭,家中隻剩下老倆口,這就形成了空巢。但是,我們常常看到,相濡以沫度過了大半生,幾十年感情一直很好,老夫妻到了晚年卻經常拌嘴,發脾氣,什麼原因呢?

(1)性格發生變化

譬如,有的老年人性格變得古怪,生出許多怪毛病:有的就像小孩特別幼稚,看見什麼都新鮮。比如,有的像孩子一樣嘴挺讒,看見別人吃什麼,自己也想吃;有的喜怒無常情緒容易波動;有的產生陷入懷舊的情結,經常回憶過去,老想尋找老朋友、老戰友、老同學,或者故地重遊;有的抑鬱而多疑,比如,老倆口一輩子相安無事,到老卻懷疑對方有外遇,這最傷幾十年夫妻的感情;還有的老年人,年輕時脾氣比較好,到了老年脾氣變得暴躁,稍有不順心的事就發脾氣,目標首先指向的是自己的老伴兒。

這就叫老年綜合症,夫妻雙方有一個,甚至都發生了變化,這自然會引起老年夫妻摩擦的增加。

(2)感情寄托少了

以前把孩子撫育成人,夫妻付出了很多辛苦,一旦閑了下來便無事生非。過去夫妻間的別扭和矛盾可以用繁忙的工作衝淡,退休後整天你看我,我看你,便生出好多事來。老倆口可能為一點小事就能吵起來,如菜鹹啦!桌子沒擦幹淨啦!菜買貴啦等。

(3)產生失落感

過去上班時,早走晚歸,雖然忙、累、壓力大,但是也有樂趣。退休後,人閑了下來,由於缺少精神寄托和感情交流,便有一種失落感,覺得沒著沒落,孤獨寂寞,心裏總有一股無明火,一旦有不順心的事,老伴兒就自然成了發泄的對象。

還有,一些老年人社會適應性差,總是對現實產生不滿,看不慣一些社會現象,看不慣年輕人的穿衣打扮,看不慣一些影視作品等。

對於第二類夫妻,雖然共同生活了幾十年,但婚姻基礎不太好,感情也不好。我國現階段的許多老年夫妻有的是按舊式婚姻結合的,有的是在特定的曆史情況下結合的,比如,最早的上山下鄉知青,因此,缺乏一定的感情基礎。

這類老年夫妻,雖然相處了幾十年,相互間可能發生過無數次爭吵,可能還有過多次離婚的打算。在打打鬧鬧中人到老年,兒女也都各自成立家庭。過去,子女是是他們的感情紐帶,子女獨立後,家裏也成了空巢。聯係夫妻中間的紐帶沒有了,感情的寄托減少了,夫妻之間的矛盾就變得突出了。

對於第三類老年夫妻,老年人的再娶、再嫁成為較為普遍現象。所謂少年夫妻老年伴兒,找個老伴兒是獨身老年人的正當要求。一般來說老年夫妻再婚容易出現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相互之間缺乏信任,猜疑心大,老懷疑對方背者自己幹一些事;二是對原來的妻子(丈夫)舊情難忘,有意識,無意識的拿現在的妻子(丈夫)進行比較;三是對待各自的子女一碗水端不平;四是在經濟上互不信任,在錢財上斤斤計較,相互算計;五是多年來形成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是很難改變的,可往往老年人都希望對方能適應自己;六是房屋、財產容易產生糾紛。

關於和睦相處的建議

老年夫妻和睦相處,相親相愛,可以讓我們的老年生活過的愉快、充實,可以為家庭營造一個愉快、舒暢的環境,所以和睦相處自然是每一個老年人晚年的心理需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老年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努力:

(1)第一類夫妻的措施

對於第一類夫妻。這類老年夫妻婚姻基礎比較好,隨著年齡的增長雙方都要明確老年人生理、心理變化的特點,對對方要理解、忍讓、關心,比如有的老年人生出一些怪癖的嗜好:講吃講喝,養花鳥魚蟲,養貓養狗,還有的聚在一起打牌下棋,這些都是老年人無事可做尋找的精神寄托。

隻要是沒有危險,不太出格就不要管他,隻當沒聽見,沒看見,切不可采取武力,或扔或砸,或者一氣之下跑到兒女家。這樣不僅傷了對方的心,還會因此使對方生氣得病傷身體。

老年夫妻間由於心理或生理上產生的矛盾,我們最好的辦法是鼓勵對方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娛樂活動,以衝淡孤寂、煩悶心理,以免老伴兒成為出氣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