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2(2 / 2)

“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於四海之內,不就像細碎和米粒存在於大糧倉中嗎?號稱事物的數字叫做萬,人類隻是萬物中的一種;人們聚集於九州,糧食在這裏生長,舟車在這裏通行,而每個人隻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員;一個人他比起萬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於整個馬體嗎?五帝所續連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憂患的,賢才所操勞的,全在於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辭讓它而博取名聲,孔丘談論它而顯示淵博,這大概就是他們的自滿與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漲時的揚揚自得嗎?”

這是何等高遠絕倫的境界,這是何等的氣概。這就是莊子,一個人若達到這樣高遠的生命境界,人生自會通達豁然。所以,人生天地之間,若想不被凡塵瑣事幹擾,達到幸福圓滿的人生境界,就要不斷擴充自己的人生。如果眼裏隻有柴米油鹽、隻有蠅頭小利,你又怎能獲得內心的幸福呢?

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字可謂冠絕天下,後世尊他為“書聖”。王羲之的字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遊雲,矯苔驚蛇”,他的行書字帖《蘭亭集序》被宋代米芾稱為“天下行書第一”。他的字為什麼寫得那麼好?除卻他平日的勤學苦練,他的字與他的人生境界是一脈相承的。

在《蘭亭集序》中王羲之這樣寫:“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意思是說,永和九年,即癸醜年,三月之初,大家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為的是到水邊進行消災求福的活動。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這裏有高大的山和險峻的嶺,有茂密的樹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形水渠裏來,讓酒杯漂流水上供人們取飲。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但可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來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啊!

這是何等舒暢的情懷,又是何等開闊的生命境界!王羲之秉持這樣的生命觀,把周圍的草木和天、氣、惠風、宇宙及品類全部都融合到自己的那400個字中去,沾染了神性的書法,怎能不成就神品呢?

所以,要想使自己的人生與眾不同,就要不斷擴展自己的心界,讓飽滿、充實、擁有無限願景的內心指引自己前進。這樣的人生之路,即使遭遇波折,也會一往無前。內心的強大,才會成就一個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