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粗心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不單是孩子身上有這種毛病,許多成年人也有。一般說來,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
“我們的孩子挺聰明的,可是總考不了一百分,這馬虎的毛病可怎麼辦啊?”不少父母也為此犯愁。
粗心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有的是性格問題,急性子愛粗心;有時是態度問題,對學習不認真就容易粗心;有的是熟練問題,對知識半生不熟最容易粗心;有的是認識問題,沒認識到粗心的危害……有一位父親講述了他怎麼幫助女兒改掉粗心的毛病的經過:
女兒數學考了59分,大哭一場,分析原因,一半分數因粗心而丟。粗心讓成績大打折扣。確實可惜。
我問女兒:“你為自己的粗心痛惜時,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那麼粗心?”看到女兒好奇的表情,我幫她分析,其一,粗心和知識掌握不紮實有關,2+3等於幾,你隨口答來一定不會錯,但一年級的孩子就可能錯,因為他還沒形成自覺反應。所以,基礎知識的掌握,到了能自覺反應的程度,粗心會大大減少。其二,粗心和習慣有關,比如平時作業馬虎,粗心慣了,考試時便不由自主地犯老毛病。所以,平時要杜絕粗心,考試才能不丟分。其三,粗心與性格有關,你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愛的一麵,但不拘小節辦事粗心,表現在學習上,容易增加失誤。
“有了理論還要有實踐,我安排她做一些需要耐心的事(枯燥簡單的勞作等),督促她提高平時作業的質量。此外,我還教她預防粗心的技巧,如寫張提醒條放在桌上;複查時用反向代入法檢驗:編一本錯題集,了解自己易出錯的地方,以便提防,重點檢查。”
另一位母親說,兒子很粗心,作業錯誤不斷,糟糕的是考試也不例外。期終考前我檢查他所有作業,結果令我吃驚:至少有20%的題目因粗心而錯。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我發現兒子做題直線向前,義無反顧,根本沒想到還需要檢查。他把檢查工作全部留給父母和老師了,你查出錯誤,他願意改,可他自己從不主動發現錯誤。於是,我向他提出要求:
——放慢做作業的速度;
——自己必須檢查:
——檢查方法是做完一道題就檢查一道題,確信沒錯再做下一道。
很快,兒子粗心的現象明顯減少。我覺得我對孩子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因為我認為,教育就是解決問題,問題就是孩子做作業粗心,而教給方法和端正態度一樣重要,因為對於孩子粗心的問題,父母反複叮囑他細心,簡直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