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閱讀步驟二: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在詮釋閱讀中(分析閱讀的第二步驟),第一個規則是要你與作者達成共識,也就是要能找出關鍵字,發現他是如何使用這些字的。但是現在你麵對的是許多不同的作者,他們不可能每個人都使用同樣的字眼,或相同的共識。在這時候就是要由你來建立起共識,帶引你的作者們與你達成共識,而不是你跟著他們走。

在主題閱讀中,這可能是最困難的一個步驟。真正的困難在於要強迫作者使用你的語言,而不是使用他的語言。這跟我們一般的閱讀習慣都不相同。我們也指出過很多次,我們假設:我們想要用分析閱讀來閱讀的作者,是比我們優秀的人。尤其如果這是一本偉大的著作時,就更可能如此。無論我們在了解他的過程中花了多少力氣,我們都會傾向於接受他的詞義與他安排的主題結構。但在主題閱讀中,如果我們接受任何一位作者所提出來的詞彙(terminology),我們很快就會迷失。我們可能會了解他的書,卻無法了解別人的書。我們也很難找到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的資料。

我們不隻要能夠堅決拒絕接受任何一位作者的詞彙,還得願意麵對可能沒有任何一位作者的詞彙對我們來說是有用的事實。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要接受一個事實:我們的詞彙剛好與任何一位書目上的作者相同時,隻是一種巧合。事實上,這樣的巧合還滿麻煩的。因為如果我們使用了某一位作者的一個或一組詞義,我們就可能繼續引用他書中其他的詞義,而這隻會帶給我們麻煩,沒有其他的幫助。

簡單來說,主題閱讀是一種大量的翻譯工作。我們並不是將一種語言翻成另一種語言,像法語翻成英語,但是我們要將一種共通的詞彙加諸在許多作者身上,無論他們所使用的是不是相同的語言,或是不是關心我們想解決的問題,是否創造了理想的詞彙供我們使用。

這就是說,在進行主題閱讀時,我們要建立一組詞彙,首先幫助我們了解所有的作者,而不是其中一兩個作者;其次幫助我們解決我們的問題。這一點認識會帶我們進人第三個步驟。

主題閱讀步驟三:厘清問題。詮釋閱讀的第二個規則是要我們找出作者的關鍵句子。然後從中逐步了解作者的主旨。主旨是由詞義組成的,在主題閱讀中,當然我們也要做同樣的工作。但是因為這時是由我們自己來建立詞彙,因此,我們也得建立起一組不偏不倚的主旨。最好的方法是先列出一些可以把我們的問題說得比較明白的問題,然後讓那些作者來回答這些問題。

這也是很困難的工作,這些問題必須要以某種形式,某種秩序來說明,以幫助我們解決我們提出的問題,同時這些問題也要是大多數作者都能回答的問題。難就難在我們認為是問題的地方,作者也許並不認為是問題。他們對我們認定的主題可能有相當不同的看法。

事實上,有時候我們必須接受作者可能一個問題也回答不了。在這樣的狀況中,我們必須要將他視為是對這個問題保持沉默,或是尚未作出決定。但是就算他並沒有很清楚地討論這個問題,有時我們也可以在他書中找到間接的回答。我們會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如果他考慮到這個問題的話,那就會如何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在這裏需要一點自我約束。我們不能把思想強加在作者腦海中,也不能把話語放進他們的口中。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依賴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解說。如果我們真的能靠其中任何一位作者來解釋這個問題,或許我們根本就沒有問題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