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問題我們沒有解決方案,當然也不會自以為是,認為我們能告訴你如何回答孩子們所提出來的深刻問題。但是我們要提醒你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最偉大的哲學家所提出來的深刻問題,正是孩子們所提出的問題。能夠保留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又能成熟地了解到保留這些問題的意義,確實是非常稀有的能力—擁有這種能力的人也才可能對我們的思想有重大的貢獻。
我們並不一定要像孩子般地思考,才能了解存在的問題。孩子們其實並不了解,也沒法了解這樣的問題—就算真有人能了解的話。但是我們一定要能夠用赤子之心來看世界,懷疑孩子們懷疑的問題,間他們提出的問題。成人複雜的生活阻礙了尋找真理的途徑。偉大的哲學家總能厘清生活中的複雜,看出簡單的差別—隻要經由他們說明過,原先困難無比的事就變得很簡單了。如果我們要學習他們,提問題的時候就一定也要有孩子氣的單純—而回答時卻成熟而睿智。$思$兔$在$線$閱$讀$
※ 哲學家提出的問題
這些哲學家所提出的“孩子氣的單純”問題,到底是些什麼問題?我們寫下來的時候,這些問題看起來並不簡單,因為要回答起來是很困難的。不過,由於這些問題都很根本也很基礎,所以乍聽之下很簡單。
下麵就拿“有”或“存在”這樣的問題作例子:存在與不存在的區別在哪裏?所有存在事物的共同點是什麼?每一種存在事物的特質是什麼?事物存在的方法是否各有不同—各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是否某些事物隻存在心中,或隻為了心靈而存在?而存在於心靈之外的其他事物,是否都為我們所知,或是否可知?是否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具體的,或是在具體物質之外仍然存在著某些事物?是否所有的事都會改變,還是有什麼事是永恒不變的?是否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必要?還是我們該說:目前存在的事物不見得從來都存在?是否可能存在的領域要大於實際存在的領域?
一個哲學家想要探索存在的特質與存在的領域時,這些就是他們會提出來的典型問題。因為是問題,並不難說明或理解,但要回答,卻難上加難—事實上困難到即使是近代的哲學家,也無法作出滿意的解答。
哲學家會提的另一組問題不是存在,而是跟改變或形成有關。根據我們的經驗,我們會毫不遲疑地指出某些事物是存在的,但是我們也會說所有這些事物都是會改變的。它們存在過,卻又消失了。當它們存在時,大多數都會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其中有許多包括了質與量上的改變:它們會變大或變小,變重或變輕,或是像成熟的蘋果與過老的牛排,顏色會有改變。
改變所牽涉到的是什麼呢?在每一個改變的過程中,是否有什麼堅持不變的東西?以及這個堅持不變的東西是否有哪些方麵還是要遭逢改變?當你在學習以前不懂的東西時,你因為獲得了知識而在某方麵有了改變,但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是同一個人。否則,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