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一山也能容二虎(1)(2 / 3)

如果同事不能直接辦也得“人托人”,費周折這樣的事兒,不如轉求他人。

和同事利益相抵觸的事不能找同事去辦,即使這利益涉及的是另一個同事。

贏得別人的好感

在學校裏,你對不喜歡的同學可以敬而遠之,不加理睬,這對你也不會有顯著的影響。

但是在工作場合,你要想有效地完成你的工作,必須能和每一個人合作,不管是喜歡或不喜歡的人。因此,經營企業內的人際關係,第一個重要的態度是積極地贏得任何一個人的合作。

如何贏得別人的合作呢?合作是雙方向的事情,你若對某人有好感或某人對你有好感,就會產生雙方合作的意願。因此,好的印象應該是贏得合作的一個要因。此外,支撐長期合作的另一個原因是互惠。如何贏得別人的好感而增加你的人際關係呢?下列的一些方法,你若能力行,相信你必能成功地建立你的人際關係,並能從這些人際關係中獲得豐厚的利益回報。

(1)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就是管理好自己,不要給別人帶來困擾。例如不守公司的規定、不盡責完成自己的工作、隻考慮自己利益不顧及周邊的人、不能做到自己承諾的事情……

自我管理也是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別人感覺你是煩躁、不安、畏縮、悲觀、暴躁、憤怒、挫折、消沉、懊惱、沮喪、孤獨、無力的。而應該讓別人感覺你是活力、熱誠、振奮、毅力、信心、愉悅、快樂、好奇、體貼、寬大、感恩的。總之,自我管理是獲得別人的尊重與合作的起點。

(2)隨時能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事情

每個人開始表達意見及看法時,都代表著他的價值觀或部門有不同的立場。立場不一樣或價值觀不同,對同一件事情產生相異的看法是最自然不過的一件事情。但是企業的行動必須目標一致,因此彼此間一定要能達成共識,才不會各自為政、四分五裂,讓企業的運作停頓。

如何達成共識呢?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事情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你能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事情時,表示你在處理人際互動時,能先了解對方的處境後,再理解對方的看法,不會如一般人當聽完別人不同意見時,第一個反應不是想要了解他所說的,而是想要評斷他,批評他是好、是壞、是或非,而評斷別人的對錯往往是拿自己心中的那把尺。

企業內不同的部門有不同的立場,例如業務部希望生產部門能生產多種顏色、各種樣式的產品供客戶選擇;生產部門反對太多的樣式、顏色,因為太多不同的樣式、顏色不但影響大量生產的成本效益,還會同時增加采購作業的複雜度,造成存貨方麵的問題大為提升。不管業務部門也好、生產部門也罷,大家的想法都對,也都不對,這要看你站在什麼角度來看。但若你隻站在一個角度來看,恐怕無法能從自己的角度贏得別人的合作。若是生產部門也能以業務部門的立場來思考的話,他會理解到產品要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但是生產式樣、顏色多選擇性的產品勢必讓每個產品的成本上升不少,售價一定要比現在貴很多。若是業務部門知道售價會提升很多時,他們是否還會堅持要那麼多種類的產品呢?答案恐怕不一定呢。的確,業務部門知道多樣式、多種顏色將使售價上漲,他們不會再堅持要那麼多種類的產品,而慎重考慮後隻選出幾樣最有把握銷售的產品。

站在別人的立場來考慮事情,並不是犧牲自己的立場,而是能以協調合作的態度,找出一個雙方都有利的基準或是雙方都想達成的目標。上述例子中營業部門及生產部門找出的基準是生產客戶最喜歡也最有能力購買的產品,這個基準是雙方共同達成的目標。你本著隨時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事情的態度,你會發現對方的合作大門也都會很快地開啟。

(3)主動地去關懷別人、幫助別人

人們最關心的是誰?人們最關心的是自己。你自己回想一下,你腦筋裏最常想的事情和誰最有關係,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腦子裏出現的事情都和自己有關。你和別人談論事情時,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將話題引向和自己有關的內容?

大部分的人都最關心自己,但又渴望能得到別人的關懷。這實在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但是大多數的人又都不能突破這種矛盾。誰能突破這種矛盾,誰就肯定能成為一位受歡迎的人。為什麼我們敢這樣說呢?

相信你也能發覺,一般家庭飼養的寵物以小狗最多。小狗一不能看家,二不事生產,三不會捉老鼠,四不會耕田,五不能擠牛奶,為什麼它能贏得那麼多人的喜愛呢?因為狗最懂得親近人們。早上你出門時,狗會搖著尾巴,依依不舍地送你出門;你回家時,還沒有進門。小狗就高興得叫個不停,熱烈地擺動著尾巴,熱情地迎你進門,還有誰能像它那樣地關懷你,你能不喜歡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