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麵對上司(1)(3 / 3)

就第二種情況來說,上司所做決定、所下達的命令不盡合理,甚至有明顯的錯誤,也是正常的。上司也是普通人,不是完人,難免在工作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失誤。而且在許多時候,究竟是不是上司的錯誤還很難說,沒準還是下屬自己自以為是、自作聰明了。如果下屬並不能肯定上司決策的錯誤,而隻是覺得“似乎”如此,那最好還是二話不說,遵命照辦。即使錯誤真是出在上司一方,但上司的強硬態度卻使你無法說服他,那你也最好照辦,隻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就行,而且你要盡力減少錯誤決策帶來的損失。是不是按上司的命令辦事是你的事,命令正確與否則是上司的事,出了事情責任不在你。

作為下屬,白領要謹記:服從命令是下屬的天職。對於上司的命令,聽不慣也要去做!

打掉牙齒往肚裏咽

白領難免受到上司的批評,麵對批評,要有“打掉牙齒往肚裏咽”的度量。

(1)搞清楚上司批評你什麼

追求晉升的過程中,有人充滿信心,有人謹小慎微,但不管怎樣,突然受到來自上司的批評或訓斥,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要處理得好,首先要搞清楚上司批評你什麼。

有人說得好:上司批評或訓斥下屬,有時是發現了問題,促進糾正;有時是出於一種調整關係的需要,告訴受批評者不要太自以為是,或把事情看得太簡單;有時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威信和尊嚴,與下屬保持或拉開一定的距離;有時“殺一儆百”、“殺雞嚇猴”,使不該受批評的人受批評,其實還有一層“代人受過”的意思……搞清楚了上司是為什麼批評,你便會把握情況,從容應付。

(2)受到批評最忌滿不在乎

受到上司批評時,最需要表現出誠懇的態度,從批評中確實接受了什麼,學到了什麼。最讓上司惱火的,就是他的話被你當成了“耳旁風”。很少有上司把批評、責訓別人當成自己的嗜好。既然批評,尤其是訓斥容易傷和氣,因而他也是要慎重其事的。一旦批評了別人,就又產生了一個權威問題、尊嚴問題,而如果你對批評置若罔聞,我行我素,這種效果也許比當麵頂撞更糟。因為你的眼裏沒有上司。

(3)對批評不要不服氣和牢騷滿腹

批評有批評的道理,錯誤的批評也有其可接受的出發點。更何況,有些聰明的下屬善於“利用”批評。也就是說,受批評才能了解上司,接受批評才能體現對上司的尊重。所以,批評的對與錯本身有什麼關係呢?比如說錯誤的批評吧,對你晉升來說,其影響本身是有限的。你處理得好,反而會變成有利因素。可是,如果你不服氣,發牢騷,那麼,你這種做法產生的負效應,足以使你和上司的感情拉大距離,關係惡化。當上司認為你“批評不起”、“批評不得”時,也就產生了相伴隨的印象——認為你“用不起”,“提拔不得”。

(4)受到批評時,最忌當麵頂撞

當然,公開場合受到不公正的批評、錯誤的指責會給自己造成被動,但你可以一方麵私下耐心作些解釋,另一方麵用行動證明自己。當麵頂撞是最不明智的做法。既然是公開場合,你下不了台,反過來也會使上司下不了台。其實,如果在上司一怒之下而發其威風時,你給了他麵子,這本身就埋下了伏筆,設下了轉機。你能坦然大度地接受其批評,他會在潛意識中產生歉疚之情,或感激之情。

靠公開場合耍威風來顯示自己的權威,換取別人的順從,這樣不聰明的上司是很少的。如果你遇到的是這樣的上司,你當然可能在適當的機會給他以“反批評”。其實,你真遇到這種上司,更需要大度從容,隻要有兩次這種情況發生,跌麵子的就不再是你,而是他本人了。

和上司發生爭論,要看是什麼問題。比如你對自己的見解確認有把握時,對某個方案有不同意見時,你掌握的情況有較大出入時,對某人某事看法有較大差異時,等等。切記:當上司批評你時,並不是要和你探討什麼,所以此刻絕不宜發生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