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傑克才忍不住第一次開口對他說話:“朋友,我實在感謝你的好意,也很敬佩你鍥而不舍的精神,但是我絲毫沒有興趣,請你找別人好嗎?”傑克甚至用墨西哥話問他:“你懂我的意思嗎?”
“當然,當然。”他答道。
再一次,傑克轉身離去,但是,他的腳步聲又在傑克耳旁響起,好像他倆是被鏈子鎖在一塊兒,小販一遍又一遍地說:“800比索。”
不耐煩一再地被騷擾,傑克開始跑步,但是,賣披肩的小販卻與傑克保持同步的速度,而且他的要價已經下跌到600比索了。
因為遇上紅燈,傑克必須在街口停下,而小販仍然繼續自言自語:“600,600就好……500,500比索……好啦,好啦,400比索。”
當綠燈亮起,傑克便快速通過馬路,希望能擺脫小販的糾纏。在傑克想轉頭察看之前,耳邊又聽到小販拖拉的腳步聲以及叫賣聲:“先生,先生,400比索啦。”
這時傑克感到渾身燥熱,汗流浹背,又累又渴,對小販的腔調感到厭煩無比。他轉過身,對小販咬牙切齒地吼道:“混蛋,我告訴你,我不買你的東西,別再跟著我!”
從傑克的態度及語氣,小販似乎了解了他的意思。“好吧,算你贏了。”小販回道,“隻賣你200比索。”
“你說什麼?”突然,傑克對自己這一反應吃了一驚。
“200比索。”小販重複道。
“讓我看看你的披肩。”
傑克為什麼要看看披肩?傑克需要披肩嗎?傑克喜歡披肩嗎?不,傑克不認為是這樣的。或許是傑克改變了主意。
要記得,賣披肩的小販是從1200比索的賣價開始的,現在隻要200比索了。傑克甚至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就使得價錢下跌了1000比索。
當他們繼續談判時,傑克陸續得知,小販賣的披肩在墨西哥境內,所付出的最低價錢是175比索,是位加拿大來的人創造的紀錄,但他的雙親出生在瓜達拉哈拉,因此也算是個墨西哥人……傑克用170比索買下了一件披肩,現在傑克成了新紀錄的保持者。
當時天氣非常炎熱,而傑克渾身冒汗。但是,他仍舊將披肩披在身上,洋洋得意,進入旅館大廳。傑克站在鏡子前麵,略微調整披肩的位置,使它看起來更有價值。
進入房間,傑克的太太正躺在床上閱讀雜誌,傑克興奮地說:“嘿,你看我買了什麼?”
“你買了什麼?”
“一件美麗的披肩。”
“你花多少錢買的?”她隨口問道。
“我慢慢告訴你。”傑克得意地說,“一位當地的談判家要價1200比索,但是,一位國際性的交涉家——同您一起度假的人——隻用了170比索就完成了交易。”
她輕蔑地說:“嘿,真有意思,我買了件和你相同的披肩,卻隻要了150比索,就掛在櫃子裏。”
傑克急忙打開櫃子比較所買的披肩,顏麵掃地,坐在床邊回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傑克到底為了什麼買下這披肩?傑克不需要它,傑克不想要它,也根本不喜歡它。傑克所碰到的完全不是當地的小販,而是一位熟知世界各地人們心理的專家,小販的完美談判過程完完全全符合了傑克的需要,符合了甚至連傑克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的需要。
當然,他不隻是在談他所買的披肩,而是談他買到的是件被預謀策略所掌握的披肩。對傑克而言,這披肩也好像是件夏威夷衫,每個從夏威夷度假回來的人都有一件。
想想你的“披肩”,你是因為真的想要而買它,還是因為它在交易的過程中滿足了你某些心理上的需要?
故事到這裏就算結束了。
你是不是頗有感觸?是不是覺得那位賣披肩的“小販”不僅是個心理學家,而且也深悟“死纏、硬磨、臉厚、心黑”的中國式厚黑推銷原汁原味。其領會之深刻,運用之嫻熟,技藝之高超,恐怕比中國“同行”有過之而無不及。
讓顧客認同你的歪理
聲稱要到別處看看再說的這類顧客總不想吃虧,或吃虧多了產生一種恐懼心理,反正總想挑選多次,總認為貨比三家不吃虧。為了挑到好貨,他們情願跑斷腿,可是他們總挑出次品來。因為他們疑心太重,對於推銷員不信任,於是推銷員對他們也不會太好,因為這些顧客傷了推銷員的自尊心。
對於這類顧客,給他製造懸機,使之束手無策,然後聽任你擺布;或者給他製造迷霧,使他辨不清東西,這樣促使他說出的話收不回去。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都能使顧客下定決心購買你的貨物。
聽完顧客的話後,你可這樣說:
“先生,您別去那邊看。那邊沒有這樣的商品。別錯過時機,我一會兒就賣完了,等你過來沒了可別後悔。現在你覺得我的商品很合你的意,且價格又適合,去那邊最多相差不多,如沒有,不成了兩頭空嗎?何苦不省點力氣錢,為有可能並不存在的東西奔跑才不劃算呢。怎麼樣?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