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磨煉你的臉皮(2)(3 / 3)

每個星期五的晚上,尼克鬆都堅持陪送帕特去她姐姐家。然而盡管如此,帕特仍不提婚事。尼克鬆笑在臉上,急在心裏,他一麵照常約帕特跳舞、散步,向她贈送花束和詩句,一麵注意以自己的幽默和才能來征服她……

功夫不負有心人。1年後的一天,尼克鬆又約帕特到海邊欣賞落日。晚上,他們倆望著天空點點繁星,帕特感到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尼克鬆了。這時,尼克鬆又向她求婚,她終於同意了。3個月之後,兩人在加州舉行了婚禮。

在羞於求愛的男性當中,有一種人是生性木訥寡言,即使心中深愛對方,嘴上也不會表達出來。這種時候,女性若也拘於麵子的傳統定式,非要等“啞巴開口”,事情就會搞糟,不僅時間在白白溜走,還可能相互猜疑,中途生變。這種因為求愛沒有適時表達而產生誤會、以致女友另抱琵琶的事並不是絕無僅有。

對於女性來說,羞於開口求愛更是多數。好像自己主動提出是有失身份的。其實,求愛的目的是將雙方的感情維係在一起,誰先提出來還不是一樣嗎?等男子開口,等於把自己放到了從屬的地位上,你的感情好像非要聽他的調遣才可行動,這不是太貶低自己了嗎?隻要雙方人格地位平等,誰求愛都說不上“失身份”、“掉價”。如果因受這種麵子的桎梏而失去得到意中人的機會,那才叫遺憾呢!

魯迅的故事想必大家已知很多。在魯迅的一生中,曾有個至死愛著他的琴姑,她通曉古文,還能看懂深奧的醫書,和魯迅是兩小無猜的一對。

當魯迅準備去南京讀書的時候,魯迅的母親去征求琴姑的意見,想把她說給兒子,琴姑什麼也沒說,一頭紮進老人的懷裏,心裏一百個願意。

當時怕攪亂魯迅的心思,所以直到他上火車母親也沒有告訴他,不過倒讓琴姑去送。琴姑怕羞,隻好拉上9歲的小妹一起去送魯迅。她始終沒有膽量說出自己對魯迅的愛慕之情,隻是把自己心愛的鋼筆送給了魯迅。魯迅收下了,卻不知她的深刻用意。

不料有人從中作梗,魯迅又另娶了別人,琴姑由父母做主嫁給了鎮上的一個闊少。琴姑對此婚事本不順心,婚後生活並不如意,不久,琴姑竟一病躺倒,再沒起來。臨終時,琴姑緊緊拉住貼心保姆的手,哽咽道:

“我有一樁心事,在我死前非說出來不可。就是以前周家(指魯迅家)來提過親,後來突然不提了,也不知為什麼……這一件事,是我的終身憾事,我到死也忘不了……”說完這句壓抑在心底多年的話,琴姑再也沒吭一聲,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琴姑的遭遇令人同情。但如果她能在車站相送時向魯迅明確表達自己的心意,或是稍微明白點的暗示,憑著他們兩小無猜的緣分,恐怕兩人的婚姻生活不會是後來的情況。

人們之所以羞於開口求愛,往往是怕遭到拒絕,麵子上下不了台。首先人們得明白,世界上沒有有求必應的事,既有“求”,就有“應”與“不應”兩種情況。這很正常,不值得為麵子擔憂。

如果你實在拉不開麵子,那麼,你可以采取一些試探性的辦法,來探測對方的心理。《水滸傳》中武鬆的嫂子潘金蓮在向小叔子表示愛慕之心時,突然在武鬆肩上捏一下,問穿的衣服少,冷不冷,實是動作試探;又請他喝自己的殘酒,用超乎尋常的叔嫂親昵來求愛。她的愛情固然是畸形的,但她的大膽、她的求愛方式,也可說對羞於啟口的青年朋友不無啟發吧。當然,試探性的語言、動作等要符合你的人格,還要做得巧妙、得體,有了這一措施,你就可以決定是否求愛,而不必擔心因遭拒絕而下不來台了。

隻要你們心理正常、感情健康,勇敢地向你所愛的人發出愛的信息吧!你若因麵子而放過了一段好姻緣,才是天大的不幸呢。

臉皮厚,吃個夠

吉姆是一位辦公室設在華盛頓特區的成功的商人,是政界最受人景仰的人物之一。他為政治家安排宣傳活動並出版一種政治通信周刊。

傑克與吉姆萍水相逢的那天便一見如故。最近,吉姆來到傑克當時居住的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他陪同一位政治候選人開展一連串競選活動。後來,他們在晚宴上邂逅了。當他們聊天的時候,傑克問吉姆新出版的那本書銷售情況如何。吉姆告訴傑克說,他已雇用了一家廣告公司十個月,每個月花掉了幾千美元,由於廣告員們工作的結果,他已經收到許多讓他上電視和電台做宣傳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