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禮多人不怪(3)(2 / 2)

送禮也要講分寸

萍水相逢,求人辦事,一是磨不開口,二是怕對方拒絕。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混個底熟,然後再伺機行事。

包頭紅山五金機電公司是一家私營單位,產品行銷全國各地。1998年,西北地區嚴重幹旱,小型電機水泵一下成為千家萬戶的搶手貨。紅山機電公司庫存一百多台,一日內被搶光,而且有很多人到這裏訂貨。總經理張乾抓住這一商業機會,準備大批采購農用水泵。

張乾與一名助手,連夜乘火車趕往遼寧,與淮海水泵廠簽訂了二千台水泵合同。上門買賣難做,淮海水泵廠方麵說,資金不到位,不予發貨。張乾隻帶了三百台水泵的轉賬支票,無奈順情說好話,說最好能先發貨,紅山一邊銷貨,一邊返貨款。因為不是關係單位,淮海水泵廠怕討債困難,所以一百個不答應。張乾陷入困境。

在一次吃飯的時候,張乾聽銷售部的一位經理說,總經理是個“麻將迷”,隻要有陪手,打個通宵也沒問題。張乾馬上附和說道,本人也是個“麻將迷”,來這兩天真憋得夠嗆,能不能捎個話,今晚搓幾圈?

晚上,總經理果然在會議室擺上麻將桌,邀張乾及助手前去過幾招。張乾與助手同時上陣,但手氣太背,兩人輪番點炮,總經理贏得不亦樂乎,越玩越精神。淩晨4點鍾,張乾提出,來日再戰,別影響總經理白天上班,就與助手退回招待所休息。

第二天晚上,總經理再次邀兩人前去一分高下。兩人一如前日,輸得一塌糊塗。兩場牌局,張乾與助手輸掉1萬餘元。

之後,張乾請總經理吃飯。看在牌友的分上,總經理高興而來。酒杯換盞間,張乾向總經理提出自己的要求。

總經理猶豫片刻說,這樣吧,先交300台水泵的貨款,第一批先發1000台,然後看銷售情況再定,怎麼樣?

終於搞定了。又過一天,張乾押著兩輛重卡,帶著1000台水泵回到包頭。不到半月,張乾再返淮海電機廠,再次運回1000台水泵。這樣,張乾如數實現了自己的銷售計劃。

求人辦事,如果直來直去地向對方意思,對方很難接受。如果用變相的方式或間接的手段向對方表示一下,彼此心照不宣,在一種默契中,將事情辦成。

少送禮多辦事

求人送禮,理所當然,也是常事,但如何將禮送得對方高興卻不是“家常”的小菜一碟。很多人活了八九十歲都沒有做成這一道菜,於是唉聲歎氣怪自己沒有發達富貴的命。其實,任何事情隻要你留份心思去學,雖然不一定可以成名成家,但起碼可以應對一般人物。所以,自覺天資平常的求人者千萬不可自暴自棄,認為自身資質愚魯不可救藥而幹脆“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據專家研究,世界上的人們的潛能隻開發十分之一,這還是對天才的人物而言,而平常人就開發得更少了。

因此,各位暫時還看不見光明的人一定不可泄氣,隻要勇敢地去鍛煉自己,你會驚歎原來人的可塑性竟是如此令人不可想象。

言歸正傳。求人者都希望以送最少的東西辦最多的事情。這按常理是行不通的。因為按照等價交換原則,隻有彼此交換的價值大致相當才有達成交易的可能,這是原始社會的祖先大人們就已堅持的原則,如今社會的人一個個鬼精,怎麼會輕易讓你占他便宜?

但是不是這個原則就絕對攻不破?也不一定。

過去大家都是選用出差地的名產,作為給上司的禮物,有人還會附帶一份“各類食物膽固醇含量一覽表”。由於這一張表,不但使禮物的價值倍增,也使受禮者更容易體會到送禮者的“用心良苦”。當然上司對那人自然是愛護有加了。

食物類的送禮如此,器具類的送禮自然也不例外。譬如,隨物附上一紙某名人亦愛用此種物品的廣告記事,或此種器物的各種安全測試結果,或各種應用說明等。

送禮,最主要是希望對方明白你的用意。器物不能說話,而且除非是稀物珍品,否則人人唾手可得的東西,有時還會被人嗤之以鼻。但是,如果在禮物裏附上一紙該禮物的效用功能說明書,則即使是粗俗之品,受禮者也會深切地感受到送禮者的誠心誠意,而對之油然而生好感。

一樣是送禮,會不會送則直接影響到送禮的效果。一個會送禮的人,必須知道禮物是什麼樣的才合對方的口味,否則你這邊花錢花得心痛,他那邊卻無動於衷,豈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