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努力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大有作為(2 / 2)

我們所應對的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衝擊,實質上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衝擊。就我國700多萬私營企業來說,集中暴露了企業在總體上人員素質、技術水平、產品檔次不高,能源資源消耗、環境汙染相對較大,內部治理結構不夠完善,管理能力水平比較弱,創新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據全國工商聯調查數據顯示,2008年上規模民營企業500家中,設立技術中心的隻有69家,僅占13.8%,且多數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遠低於有利於技術創新的水平。民營企業上規模企業狀況尚且如此,廣大中小企業則更加堪憂。從非公有製企業發展曆程看,其發展思路、產權製度、盈利模式、治理結構、管理方式等都是在高速增長的經濟環境下形成並與之相適應的,簡單外延式擴大、追求規模效益、多元化擴張等成為許多非公有製企業的盈利模式和戰略基礎。

綜合國際國內形勢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既是攻堅戰又是持久戰,是難解之題,也是必解之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企業是主體。當前企業的發展,是不進則退,不轉也要退。非公有製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沒有非公有製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國整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就無法實現。非公有製企業要順應社會變革趨勢,具有轉變發展方式的強烈意識,把科學發展觀的每一項要求落實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在轉變發展方式、促進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同時,著力解決在風險防範、環境保護、節能降耗等方麵影響和製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在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擴大就業、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企業等方麵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三、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增強工商聯的吸引力、凝聚力、影響力

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民建、工商聯界別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工商聯自身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級工商聯要把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到工商聯自身建設的各個環節當中,不斷加強執行力,增進凝聚力,努力把工商聯建設成為政治方向明確、工作職能完善、運行機製健全、服務能力較強、作用發揮充分的人民團體和商會組織。

一是要加強工商聯機關建設。提高履行職責和發揮作用的能力,機關建設是保證。近年來,各級工商聯機關幹部的理論素養、政策水平、業務能力都有了很大進步,但與所承擔的工作任務還有不相適應的地方。我們必須努力建設一支勤奮學習、業務精良、求實創新、廉潔自律、團結奉獻的幹部隊伍,以更好地落實工作任務、切實履行職責。要通過加強機關黨的建設、理論建設、製度建設和廉政建設,不斷增強機關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理論素養和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切實提高工商聯機關引導、服務於非公有製企業“三個有更大作為”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會員和基層組織、行業商會是工商聯工作的重要基礎。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國工商聯《關於進一步加強縣級工商聯組織建設的意見》,以縣級工商聯為突破口,帶動工商聯全麵加強組織建設。要根據發展非公有製經濟和開展工商聯工作的需要,不斷壯大會員隊伍,繼續優化會員結構,改進會員隊伍管理,教育會員熱愛工商聯組織,切實履行會員職責。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基層組織,加強對基層組織工作的指導,在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幫助基層組織改善工作條件,切實發揮作用。要研究新形勢下行業商會發展麵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製定切實可行的行業商會管理辦法,健全行業商會組織機構,規範行業商會內部管理,為工商聯事業科學發展提供組織保證。

三是要加強非公有製經濟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加強非公有製經濟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是工商聯在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方麵最直接、最具體、最經常、最具有戰略意義的工作。要麵向整個非公有製經濟領域,主動聯係、廣泛團結,從中發現、選拔、培養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各地區非公有製經濟的領軍人物,充分發揮其導向性,切實增強其帶動力,不斷擴大其影響麵,努力建設一支素質高、影響大的非公有製經濟代表人士及其後備隊伍。

(摘自2010年4月15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商聯八屆三次常委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