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塑造形象承擔責任(2 / 2)

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深化,在“走出去”的同時,也要積極“引進來”。對於非公有製企業“引進來”,這裏就涉及一個融資的問題。我們的民營企業家都講融資困難,我認為融資的最好方式在民間,最好的渠道在企業家的合作與聯合,尤其是要善於與國內甚至是國外一些有勢力、有影響的企業合作,做好“借雞生蛋”、“借船出海”的文章,為我所用。客觀地講,在這方麵,我們寧夏的企業做得不好。有些企業經營了幾十年也做不大,眼睛隻看到權力的大小,隻看自己是不是總經理、董事長,是不是自己說了算,用一句民言講就是“寧當雞頭,不當鳳尾”。不能隻算自己的小賬,小心眼幹不了大事,也賺不了大錢。俗話講,心有多大,天有多大。同樣,有多大的心胸,就能做多大的企業。整合資源、聯合發展是企業規避市場風險的重要經營策略之一。2005年,商務部的網站刊登了《寧夏銀川市老總王洪彥為企業謀發展甘當配角》一文。這個電焊條廠的老總讓出了51%的股份,讓出了總經理的位子任副總,與天津大橋集團聯合。大橋集團讓出了西北市場、讓出了品牌、注入了資金,企業當年贏利,職工收入翻倍,資產近三年翻了兩番。按股份計算,王洪彥的資產翻了一番。這是一種心胸,是一個大戰略。

第三,承擔責任,塑造形象。承擔社會責任既是企業的法律義務,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需要。不承擔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為了賺錢而賺錢,不顧社會形象,這樣的企業不會有好的社會發展環境,路越走越窄。每一個企業,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是社會的一分子,必須考慮社會的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並自覺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凡是社會責任差的企業,都不會有社會地位,很難得到全社會的支持。責任重於宣傳。就像現在電視上的廣告一樣,盡管它反複播,不僅很難令人信服,還讓人很討厭。現實中往往是公益事業做的多的企業,就會得到社會的認同。對社會盡責任的過程,本身就是打造企業形象的過程。近些年來,我區很多非公有製企業不但生產經營越來越好,而且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也越來越強,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廣大非公有製企業切實把企業利益和社會利益統一起來,把企業發展搞得更好,把服務群眾、回報社會工作搞得更好。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為非公有製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創造更好環境和條件,既要積極加以引導、鼓勵、肯定,又要完善相關製度,還要大力宣傳非公有製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進典型,使履行社會責任成為廣大非公有製企業的自覺行動。

第四,加強學習,提升素質。經過長期努力,我區非公有製企業整體素質不斷提高,但與我區經濟不斷發展的形勢和國際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相比,也有不少非公有製企業在治理結構、經營模式、管理理念、人才隊伍等方麵還存在明顯不足。廣大非公有製企業要自覺苦練內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實現自身持續健康發展打下紮實基礎。作為企業家要學技術、學管理、學政治。學政治,就是要了解、把握大勢。不關心政治,不把握國家、自治區的大政方針,企業是做不好的,西方的企業家是這樣,中國的企業家也是這樣。要著力提高經營管理者素質,樹立寬廣眼界,掌握現代經營管理知識,增強科學決策和市場應變能力,更好帶領企業發展壯大。同時,還要重視員工整體素質的提升,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強化培訓,真心對待人才、放手使用人才,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從這次的調研考察情況來看,各市縣(區)都能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於加快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重視發展環境的優化,重視對非公有製經濟的支持,全區非公有製經濟的運行質量和水平明顯有了大的提升。今後,各級黨委和政府還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促進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進一步加強對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指導和引導,堅決貫徹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原則,努力營造良好環境,切實幫助非公有製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麵臨的突出困難。工商聯是黨和政府聯係非公有製企業和非公有製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各級黨委要加強和改善對新形勢下工商聯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工商聯組織職能作用,幫助工商聯更好團結、凝聚、引導、服務非公有製企業和非公有製經濟人士,進一步促進非公有製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製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摘自2010年3月29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中寧縣、賀蘭縣、惠農區調研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