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孕育生命的季節,也是用心謀劃開創新業績的日子。這次來,主要是就《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頒布五年來的貫徹落實情況、非公有製企業如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及我區非公有製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行調研。四天來,我們先後到青銅峽的塞外香麵粉有限公司、中寧的錦寧集團、賀蘭的泰豐生物有限公司、惠農的正泰太陽能有限公司等16家非公有製企業進行了實地參觀考察。雖然是天公不作美,沙塵較大,但各地緊張快幹的建設熱情和勃勃生機,令我們考察調研組一行十分感慨。實地看後,大家受到很多啟發,特別是一些引進來企業的強勁發展勢頭,對我們的思想和觀念產生著大的衝擊。看別人、比自己、找差距,就會千方百計想辦法、謀出路。借這次調研機會,我就加快非公有製企業發展再講三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第一,搶抓機遇,迎接挑戰。改革開放30年來,我區非公有製企業從少到多、由弱到強,特別是近年來更是快速發展,非公有製經濟單位所創造的價值已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0%以上。在過去的一年裏,廣大非公有製經濟人士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投身我區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堅持以強國富民為己任,堅持愛國、敬業、誠信、守法、貢獻,自覺實踐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理念,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作出了積極貢獻。當前,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從發展環境看,國際金融危機加快了世界科技創新和國際產業調整重組步伐,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占國際經濟科技製高點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大勢,我國正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完善現代產業體係,這為非公有製經濟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了難得機遇;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擴大內需方針政策進一步實施,我國巨大的內需潛力正在不斷釋放,這為非公有製經濟實現更大更好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日臻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日益顯著,這為非公有製經濟增強活力提供了有利體製條件;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係日趨緊密,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快速拓展,這為非公有製經濟擴大對外合作、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開放平台。就我區而言,我區非公有製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實力不斷提升、發展領域不斷拓展,勞動密集型企業、資本密集型企業、技術密集型企業種類繁多,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打下了進一步發展的堅實基礎,形成了進一步發展的良性機製,積聚了進一步發展的充沛力量。現在,發展環境有利,自身條件具備,可以肯定地說,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方麵,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方麵,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方麵,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社會事業發展方麵,非公有製企業都能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取得更加突出的業績。廣大非公有製企業一定要認清形勢、把握機遇,切實增強進取意識和緊迫意識,更好為奪取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建功立業,在我區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努力實現自身又好又快發展。
第二,加快轉變,促進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中之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使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問題更加突顯出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衝擊,表麵上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衝擊,實質上是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衝擊。綜合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時間不等人。實踐也一再證明,如果企業不快一點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來,還是按照原來的低工資、廉價勞動力、汙染環境、大量消耗資源的方法走下去,發展空間就會越來越小、發展質量就會越來越低、發展道路就會越走越窄;反之,如果在發展方式上轉變得越快、越自覺、越主動,在轉變上的實質性進展越大,發展成效就越明顯,發展質量就越高,發展後勁就越足。所以說,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一定要堅定必勝信念,增強憂患意識,按照全國“兩會”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李克強副總理來寧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及時采取行動,爭取早見成效。
目前,我區非公有製經濟中加工貿易型、資源依賴型、能源消耗型企業所占比例較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迫切。那麼,到底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歸根結底要靠企業自己,政府創造環境,給很多好的政策,但是關鍵的還是靠企業自己優化生產力要素,提高職工隊伍的業務素質。對企業而言,就是要根據國內外市場的變化和本行業科技進步的發展趨勢,注重抓住國際產業調整重組的良機,按照國家、自治區產業政策導向,自覺調結構、轉方式、上水平,不斷提升市場競爭能力、抵禦風險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發揮積極作用。要注重把好投資方向,著力推進自主創新,努力掌握更多自主知識產權,培育更多自主品牌。要注重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抓緊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後生產能力,廣泛推行清潔生產和節能技術,積極投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努力做節能減排的自覺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