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自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政黨,主張無神論,在世界觀上屬唯物論,與宗教在世界觀上是根本對立的。但這並不影響我們黨同宗教關係的和諧發展。因為我們黨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在探索解決中國宗教問題的道路中,逐步學會用科學、客觀、理性的態度看待宗教問題,提出了一係列正確的重要觀點和政策,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新境界,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體係。最重要的有三條:在處理同宗教界的關係上,我們黨堅持“信仰上互相尊重、政治上團結合作”,與宗教界結成了愛國統一戰線;在具體處理宗教問題上,我們注重推進宗教法製建設,製定和完善宗教方麵的法律法規,規範政府管理宗教事務的行為,保護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界的合法權益,確保宗教在法律法規和政策範圍內開展正常活動;在工作指導上,提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尊重並發揮宗教在社會生活中的積極作用,使宗教跟上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步伐。當今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宗教衝突不斷,而我國宗教領域能夠始終保持團結穩定的局麵,說明我們黨的宗教政策和處理宗教問題的方法舉措是正確的。通過新舊社會的對比,就不難得出結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不會有中國宗教的今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在中國社會、宗教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全麵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大是大非麵前和關鍵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
三要積極服務經濟發展。經濟是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社會一定程度的經濟發展是宗教產生的前提,也是宗教形態演變的內在動力,為宗教實體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保證。宗教要推進中國化進程,就必須適應當代中國的經濟發展現狀,並發揮自身積極因素對經濟發展產生良性影響。首先,要充分認識和發揮信教群眾作為勞動者的直接作用。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創造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大量物質財富。信教群眾是社會的“人”,是宗教體係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它包括了廣大信教群眾和宗教教職人員。他們有自己的信仰,並進行著各種宗教活動。因此,宗教界要積極引導廣大信教群眾立足自身實際,在不同的勞動崗位上,積極搞好生產,為建設社會物質文明、發展經濟作出應有貢獻。其次,要引導信教群眾為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宗教界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動員廣大信教群眾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建設多提意見和建議。特別是擔任社會職務的宗教界人士,更要承擔起社會責任,關心國家大事和地方發展,積極參政議政,反映群眾的心聲,重點就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保障等社會事務提出建設性意見,從智力上支持經濟建設、服務社會發展。再次,要挖掘和弘揚宗教教義教規中有利於促進信教群眾開展正常經濟活動的內容。一方麵,宗教教義教規對信教群眾的生產勞動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麵,各種宗教活動往往要消耗大量財物,影響群眾改善現世生活條件,也製約了生產的進一步發展。有些還增加了信教群眾的負擔,占用勞動資源,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對此,各宗教要著眼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對教義、教規作出新的闡釋,促進信教群眾開展正常的生產勞動和經濟活動,引導群眾節儉過宗教生活,把主要精力和財力集中到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上來。
四要努力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包括廣大信教群眾在內的億萬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和理想社會的願望和追求。宗教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重點是要挖掘自身的積極因素,特別是宗教教義、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蘊含的和諧思想和進步內容。這個問題,在第一階段的彙報總結會上我曾講過,這裏不再贅述。希望各宗教以這次主題教育活動為平台,持續推進伊斯蘭教的解經、講新“臥爾茲”,佛教的人間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的神學思想建設等工作,進一步挖掘和弘揚自身積極進步和諧的因素,使宗教在更深層上融入當前的中國社會,為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作出應有的貢獻。
五要進一步提高個人素質。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素質高低,對於一個宗教的生存與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我國宗教更好地實現中國化的關鍵。作為宗教界人士和宗教教職人員,要自覺地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學識上有造詣、宗教上有修養、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的要求,全麵加強學習鍛煉,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在政治上,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聽黨的話、跟黨走,確保宗教組織的領導權牢牢掌握在愛國愛教人士手中;在宗教上,要加強宗教學識、文化水平的學習修煉,潛心鑽研宗教教義、宗教文化,作出有利於時代進步與人類發展的闡釋,做一個有思想、有理想的新時期傳經布道者;在品德上,要培養高尚的道德素質,遵守和弘揚宗教道德中的積極成分,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身體力行,自覺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為群眾作表率,增強在信教群眾中的凝聚力。要培養超脫的思想境界和清靜的心態,正確對待榮譽和地位,淡泊名利,培根固元,傾心向善,利益人群,真正靠學習、修行、持戒成就功德,靠學養、德行、人格贏得尊重。既要讓信教群眾信服,還要經受得起社會和實踐的考驗。這裏要特別強調一點,宗教界人士和宗教教職人員作為國家公民,要強化法律意識,自覺遵從法律法規,服從政府依法管理,堅決維護法律權威。任何人、任何組織在社會中都沒有特權,宗教教法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國法。各宗教還要高度重視對年輕宗教人士的培養,堅持及早著手、耐心培養、從嚴管理、注重鍛煉的原則,努力培養出更多的愛國愛教、有較高宗教學識和實踐能力的接班人。
以上是我對宗教中國化的一些認識和思考,提出來和大家進行交流。希望這一問題能夠引起各宗教團體負責人和各位宗教界人士的高度重視,也希望通過你們的努力實踐和探索,積極引領各宗教堅定不移地走中國化的道路,自覺與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始終成為中國人自己的宗教。
(摘自2010年9月29日在全區宗教界主題教育活動第二階段彙報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