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著力解決“四不”問題。不敢管、不會管、不願管、管不好是當前宗教事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充分反映出我們各級領導幹部在思想認識、工作能力、工作作風等方麵存在的問題。敢不敢管,是對我們各級領導幹部政治責任的一種考驗,隻要你是真正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你肯定敢管;願不願管,是對我們事業心和工作作風的考量,有人認為宗教問題太複雜又比較敏感,宗教工作不好幹,也抓不出成績,不像抓其他工作那樣容易出政績,這其實是缺乏事業心和作風不正的表現;會不會管,是對領導幹部工作能力的一種檢驗,哪怕是能力弱一點,但隻要敢管、願管,能力也是可以鍛煉提高的。隻要我們解決好了敢管、願管、會管的問題,管好也就不存在大的問題。當前,做好宗教工作,關鍵是要努力做到三點:一是正確認識和把握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全麵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這是對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要牢牢把握這一根本要求,著力激發信教群眾的愛國熱情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積極性,把廣大信教群眾團結在一起,共同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二是正確認識和把握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務。做好信教群眾工作,是新形勢下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務。要堅持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把信教群眾團結起來,把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共同目標上來。要堅持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努力使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製度、熱愛祖國、維護祖國統一、促進社會和諧等重大問題上增進共識。要真心實意關心信教群眾特別是生活困難的信教群眾,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組織和支持他們積極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勤勞致富,使信教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三是正確認識和把握宗教工作的衡量標準。黨的宗教政策是否得到落實,宗教事務管理是否走上法製化的軌道,與民族問題、宗教問題相關的矛盾糾紛是否得到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理,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是否團結一致地共同致力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衡量各級黨委和政府對宗教工作抓得好不好、得力不得力的標準。希望大家始終堅持這一標準,切實把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持續推動我區宗教工作的科學發展。
第三,關於加強幹部與群眾的教育問題。宗教工作,說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眾工作。要做好群眾工作,必須把教育作為基本前提,切實抓緊抓好。
首先,要加強領導幹部的教育。我們黨曆來十分重視民族宗教問題,明確要求黨的領導幹部要學習了解民族知識和宗教知識。毛澤東同誌1961年在同十世班禪談話時說:“我讚成有一些共產主義者研究各種宗教的經典,研究佛教、伊斯蘭教、耶穌教等等的經典。因為這是個群眾問題,群眾中有那樣多的人信教,我們要做群眾工作,我們卻不懂得宗教,隻紅不專,是不行的。”江澤民同誌也指出:“不多懂得一些宗教知識,是做不好宗教工作的。”胡錦濤同誌進一步強調:“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黨政主要負責同誌,要熟悉和掌握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和主要政策,學習宗教基本知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還專門安排時間集體學習當代世界宗教和我國的宗教工作。宗教知識浩如煙海,宗教曆史源遠流長,宗教問題錯綜複雜。可以說,不了解民族和宗教,就不可能了解整個人類發展史、文明史,對當今世界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和國際形勢發生的一些重要變化,也難以做到深刻洞察和妥善應對。隻有多了解一些民族宗教知識,才有可能對民族宗教問題認識得更深一些,理解得更透一些,把握得更準一些,處理起來才會更加得心應手。我們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從事宗教工作的幹部要在這方麵下工夫,努力摸清民族宗教基本情況,這是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必要前提;努力了解宗教基本教義,有空多讀一些宗教基本經典,這是我們深入理解信教群眾心理、準確判斷宗教行為動機,從而及時正確處理宗教問題的必要條件。要讀一讀民族宗教史書,了解民族、宗教的產生、發展、興旺、衰落的曆史,這是我們培養對民族宗教問題深刻洞察力的重要途徑。還要了解民族宗教在國際間融合、傳播和變遷的情況特點,這是我們開展對外交往,抵禦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的必備知識。還要熟悉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有關法規,這是我們辦事的依據和尺度。通過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各級領導幹部駕馭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
其次,要加強對黨員信教問題的管理。這些年隨著社會上對宗教認識的多樣化,在黨內對宗教的認識也出現了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做法。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旗幟鮮明,態度堅決,就是堅持共產黨員不能信教。共產黨員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不能把自己混同於一般的老百姓,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都要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但不能信仰宗教,而且應當積極宣傳無神論,宣傳科學的世界觀,反對封建迷信,引導群眾過科學、文明的生活。
(摘自2010年6月23日在全區民族團結示範單位暨“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現場觀摩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