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煮粥大有學問(2 / 2)

小米又稱粟米,米粒摸起來較硬、光滑,胚芽含量較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及不飽和脂肪酸,對於婦女和兒童的滋補都很適宜,還可以促進代謝,預防老化,用來煮粥,香甜可口。

大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澱粉及維生素,黏度小,膨脹性大,是五穀雜糧中最常用的煮粥主料,煮成的粥品滑韌可口,清香味美。

糯米含有較多的水分及糖類,可以滋補元氣,止瀉以及增強腸胃功能。黑糯米還有溫暖脾胃、補虛寒的功效。由於糯米的黏性大,熬出來的粥具有黏稠香甜的口感,但是不易消化,須酌量食用。

蕎麥的外殼顏色因品種不同而有黑色、紅褐色及灰色等。蕎麥含有多種蛋白質和氨基酸,以及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P等,可強化腸胃消化,減輕食欲不振及慢性腹瀉等症狀。主要用來磨成粉,製作糕餅或煮成糊食用,搭配米食烹煮,也可提高營養價值。

燕麥的營養價值很高,對高血壓、心髒病都有防治的功效,加以幹燥、烘烤就成為麥片,很容易消化,熬成的粥還含有一股淡淡的燕麥香。

玉米又名玉蜀黍,玉米性味甘平;有調中開胃、陣濁利尿的功效。

玉米含大量B族維生素,能增進食欲,起到健胃的作用。新鮮玉米去苞須後食用,其味甜美。玉米除能充饑或作食療外,還可以釀酒、榨油。脾胃虛弱者慎用,因食後易腹瀉。

薏米,又叫薏苡仁、苡米、米仁等。薏米含有薏苡仁油、薏苡仁酯、固醇、多種氨基酸、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煮粥小竅門

1.炒莧菜在冷鍋冷油中放入莧菜,再用旺火炒熟,這樣炒出來的莧菜色澤明亮,滑潤爽口,不會有異味。

2.炒芹菜先將油鍋用猛火燒熱,再將菜倒入鍋內快炒,能使炒出的芹菜鮮嫩,脆滑,可口。

3.炒藕片將嫩藕切成薄片,入鍋爆炒,顛翻幾下,放入適量食鹽、味精便立即出鍋,這樣炒出的藕片就會白如雪,清脆多汁。如果炒藕片時越炒越粘,可邊炒邊加少許清水,不但好炒,而且炒出來的藕片又白又嫩。

4.炒花生米用冷鍋冷油炒花生米,酥而不變色,不脫衣,如油炸的一樣。

5.炒胡蘿卜胡蘿卜素隻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炒胡蘿卜時要多放些油,特別是同肉類一起炒較好。

中藥在粥裏的功效

中醫認為,它能夠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和養血、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健脾益胃要做到四點

要飲食有節,做到一日三餐巧安排,常言道“早飯飽、午飯好、晚飯少”,“晚飯減一口,活到九十九”。人的新陳代謝白天旺盛,對食物的需要量和消化功能也比較強,而晚上活動少,能量消耗低。同時,飲食宜清淡,尤其中老年人不宜多吃肥膩、油煎、過鹹的食物,一定要限製動物脂肪,可多吃一些豆類食品和新鮮水果、蔬菜。

要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不僅要注意飲食的衛生,不吃不潔食物,而且飲食宜溫、熟、軟,勿食或少食生冷,以“熱不炙唇,冷不振齒”為佳,尤應忌食黏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時,吃飯時要有好心情,吃飯要專心致誌,細嚼慢咽,飯後不宜馬上洗澡或做劇烈運動。

要因人、因時、因地製宜,根據個人的體質要求,按照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和東西南北中氣候與水土的不同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

在食補或食療時要注意食物的酸、甜、苦、辣、鹹五味所禁或忌口,因五味之性各有所偏,對不同人的體質或疾病,必須避免不同的味氣所傷,以免助邪而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