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之所以我們放不下,是因為心中有著太多的雜念。想要驅除雜念,就要在心中保持一片清澄,讓雜念沒有滋生之處。隻有這樣,才能達到一種“放下”的境界。
簡單言之,就是“麵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人的生活中真的有太多不公平的事情要去麵對、去接受,需要我們用智慧負擔起責任,需要我們從困擾中獲得解脫。放下是一種失去,是一種痛苦,但同時也是一種幸福。隻有空下雙手,才能拾起新的幸福。
隻有果敢有為,才會走出痛苦
有些人會在經曆挫折後,在痛苦和追悔中容易迷失自我,這樣於事無補,反讓自己在痛苦的泥汙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甚至於困死在裏麵。遇到挫折是很多人都會經曆的,關鍵是看自己如何去麵對。
美國人蒙太是一個遇事果敢的人,他在麵對人生的困苦時,能夠果斷地采取措施,挽救自己。在他年輕的時候,久久沒有找到工作,幾乎快要餓死了。這時,他走進了一家推銷公司,向經理說:“我願意為公司服務,隻要能吃飽肚子,不要任何報酬”,這番誠意讓經理留下了他。蒙太非常努力的工作,以業績證明了自己,最終當上了業務經理。試想,如果當初蒙太依舊是以原來的思路來找工作,也許他會餓死在街頭。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現在一些大學生還在用陳舊的思路來麵對招聘,以自己的學曆來與商家講條件,談待遇,遲遲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慢慢地荒廢了自己的學業,其實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
蒙太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當他五十多歲時,突然受到了經濟危機的影響,資產損失殆盡。他心灰意冷,拿出五萬美元買了一塊墓地,為自己的人生準備下後事。可不久,他買的地前將開通一條鐵路,政府拿出成倍的錢把蒙太的墓地給買走了。蒙太靈機一動,趕緊打探鐵路開通後,火車站的位置。等他弄清後,立即聯合幾個要好的朋友,把自己賣墓地得來的錢立即用於購買將來火車站附近的地皮。果然,三年後,火車站開始建設,西蒙買的地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黃金地帶。蒙太馬上進入了房地產業,在他的老年時代,成了一位非常成功的房地產商人。
從蒙太的例子中,我們應該看到,人生遇到挫折是正常的,關鍵是要及時從中將自己解脫出來,果敢地開始人生的再創業,隻要你想讓自己過得好,就一定有辦法來幫助自己走出陰影,開始新的生活。
不要亂找借口,而應執著到底
機會是隨時隨地都有的,就看你是否能把握住。不要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不要總想著那些外在的因素。能夠把握住機會,即使你是貧民窟裏的孩子,你也會成功;能夠把握住機會,哪怕你是處在破舊的大街,在港口酒吧,或是在荒僻的郊外,你也會成功;能夠把握住機會,哪怕是在一個人生命的最後時刻,你也會成功。
許多人麵對自己的碌碌無為,都有各種不同的借口,他們總是認為是自己的出身、周邊的環境、所受的教育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成功,他們還會說上天沒有給自己成功的機會。其實有著這種思想的人是沒有道理的,懷抱這種心理不放的人也難以成功。
一個孩子出生在一個嘈雜的貧民窟裏。和所有出生在貧民窟的孩子一樣,他經常打鬥、喝酒、吹牛和逃學。
唯一不同的是,他天生有一種經商賺錢的眼光。他把從街上撿來的一輛破玩具車修整好,然後租給同伴們玩,每人每天分租金。一個星期之內,他竟然賺回了一輛新玩具車。他的老師對他說:“如果你出生在富人家庭,你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商人,但是,這對你來說不可能。不過,也許你能成為街頭的一位商販。”
正如他的老師所說,中學畢業後,他真的成了一個商販。不過在他的同齡人當中,這已是相當體麵了。他賣過小五金、電池、檸檬水,每一樣都得心應手。最後讓他發跡的是一堆服裝,這些服裝來自日本,全是絲綢,因為在海上遭遇風暴,導致一船的貨都成了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