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
1
大智早早就起了床;但因昨晚聽聞了肖婷的老屋已賣了,也恐怕她回來的機會也沒了;心,似乎從天上掉到地下,也似乎燒紅的鐵塊掉進冷水池一樣,什麼上班的心也沒了;而埋藏在心底裏的七情六欲全崛起,一並而來,像千絲萬縷的繩索捆繞著心髒一般。他又恍然想起了康老伯說過的話:“時間隻能麻醉了你的心,卻不能改變了你的心。”,而今在心裏產生了徊長的共鳴。
大智走到附近的郵站,打了個電話到廠裏去,告了個假,便不上班了;而回家的心也沒有,有力而無心地拖著肉體,在村中隨便亂逛……
?
2
大智走著走著,不經意地走到了一處小山腳下。
隻見有一道石梯引向山上,大智也便信步走了上去……
石梯崎嶇曲折迷離;
兩邊青竹林林森森,樹影婆婆娑娑,太陽忽遮忽現,影得一路斑斑駁駁;
偶爾一縷輕風拂掠,竹莖微晃,葉子起舞,便聞“沙沙沙”細響;
風平氣定後,又恢複一片寧靜……
光影交織,時聲時靜,不知不覺,大智已遠離了塵囂的村莊,走到了小山的頂處,石梯也盡;
移步轉眼間,忽然出現了一個淤坑泥池,但見池中有兩朵白蓮自生自長,潔淨不染;
走過坑池,走到一間年久失修的寺廟前,門上刻寫著“觀音堂”三個字;大智在門前打量了一番後,也便走了進去;
廟裏:檀香飄芳;油燈悠明;錄音機正念誦經文,呢喃細語;但不見一人,隻一片的安詳靜穆。而見觀音佛像:冰肌玉膚,白紗潔衣,低眼垂眉,木臉平容,靜坐如鍾,氣定神閑。
大智虔誠地做了三跪九叩,然後跪在地上不起,凝神瞻仰著“觀音”。
大智問佛:“求佛指點迷津。我想必肖婷已有了更幸福美好的家,我本該為她而感到安心,為何我的心總帶著沉重的憂慮?”
佛不語。
……
大智問佛:“求佛指點迷津。我也該為肖婷的幸福而感到高興,為何我的心總帶著隱隱的悲痛?”
佛不語。
……
大智問佛:“求佛指點迷津。‘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肖婷離別也是常理之事,我自問理解,為何我的心總帶著深深的不甘?”
佛不語。
……
大智問佛:“求佛指點迷津。‘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我自問亦理解,為何我的心總帶著依依的不放?”
佛不語。
……
而今大智的內心,仿如一幅白紙被五顏六色的顏料弄得亂七八糟、一塌糊塗;他恍然想起了肖婷寫過的一首詩《空空的,淨淨的》,此時才深切同感到肖婷要表達的矛盾、糾結和無奈之情。
?
3
當大智走出了寺廟,看見太陽將近走到正上空,想必是吃中午飯的時候了,他便快步走下山;離開這處清靜之地,又回到塵囂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