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講稿]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23:秦滅楚國

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23:秦滅楚國Θ本Θ作Θ品Θ由Θ思Θ兔Θ網Θ提Θ供Θ線Θ上Θ閱Θ讀Θ

[畫外音]秦王嬴政在攻下韓趙魏等中原國家之後,就把統一的矛頭對準了南方大國,楚國。楚國地域遼闊,曆史源遠流長達八百年之久。秦王嬴政對楚國早已垂涎三尺。可是楚國實力非常強大,尤其是距秦王嬴政統一六國一百年前,楚國兵強馬壯,橫掃中原,已經露出爭雄之勢。到了秦王嬴政時期,楚國的實力依然不可小視。尤其是楚國還有一個著名的將領,就是西楚霸王項羽的祖父項燕。楚國在大將項燕的保護下,秦國一時也奈何不了楚國。可是當秦王嬴政派出大將王翦進攻楚國之後,秦楚對峙的局勢立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隻用了三年時間,強大的楚國就被秦軍攻陷。那麼秦國最終是依靠怎樣的謀略把楚國消滅的呢?楚國滅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楚國不是一般的小國,是春秋戰國時期一個相當大的國家。楚國的地理位置大概是今天河南的中部向南,都屬於楚地。秦王嬴政手下曾經有一個大臣,說過兩句非常有名的話:“橫成則秦帝,縱成則楚王”。如果連橫成功了,那麼秦國的國君可以稱帝;如果合縱成功了,那麼楚國的國君可以稱王,是把秦楚並列的,可見楚國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派王翦和蒙武,帶領六十萬軍隊去滅楚。王翦是秦王嬴政手下最得力的戰將,是秦國傑出的軍事家,他與兒子王賁在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立有蓋世奇功。除韓國之外,其他五個國家都是被王翦父子所滅。王翦到了楚地以後,並沒有對楚軍發動進攻,而是讓他的六十萬軍隊待在兵營裏,天天好吃好喝,還有非常漂亮的淋浴設備,就是不打仗。這時候楚國知道秦軍來了,動員了全國的軍隊集中起來進攻,就是向王翦挑戰,王翦不打。這個局麵就是秦軍來了,就是休息,楚軍主動挑戰,但秦軍不應戰,這種狀況持續了一年,滅楚之戰就是這樣開始的。其實王翦是要挫一挫楚軍的銳氣,所以他就不打。一年以後,王翦就問手下的人,士兵們現在幹什麼,手下人說士兵們天天吃飽了喝足了,就扔石塊,看誰扔的又遠又準。王翦很高興,覺得自己的士兵一年養精蓄銳夠了。也就在這個時候,楚軍因為挑戰了一年,仗打不成,開始調防,把軍隊向東移動。王翦趁楚軍移動的時候,突然調集精兵追擊,一下把楚軍打敗了。第二年(公元前223年),王翦和蒙武功入了楚國最後一個都城,壽春,就是今天安徽的壽縣,把最後一個楚王負芻抓住了,這樣楚國基本上就滅了。但是還有一個人,叫項燕,就是項羽的祖父,在淮南又擁立了一個楚王的後裔,叫昌文君,重新起兵反秦。王翦和蒙武又帶兵到淮南,和項燕作戰,結果昌文君被殺,項燕兵敗自殺,楚國最後的力量消耗殆盡。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22年,王翦最後又降服了越君,因為楚國的南部是越族人居住的地方,算是徹底平定了楚地。秦國在楚地設立了三個郡,楚國徹底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