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蘇秦第一次遊說諸侯的時候,到處碰壁,而當他回家經過“錐刺股”的刻苦學習之後,第二次出來遊說諸侯,這一次,他為什麼能夠取得成功呢?而當他遊說諸侯國君成功的時候,甚至使強大的秦國在十五年的時間裏都不敢派兵出函穀關一步。蘇秦遊說六國的時候,究竟說了什麼,為什麼能夠影響當時天下的形勢呢?
蘇秦見了周顯王,也見了秦惠文君,都沒有成功,第三次求見趙王,但求見趙王又失敗了,最後他去見燕王,他第四個見的就是燕王。他到燕王那個地方以後,先誇燕國的富有,再讚揚燕國軍隊的強大,其實燕國是個小國,但是他給燕王重點講了一個問題,他說你燕國,燕國的都城當時叫薊,就是今天的北京,之所以沒有受到秦國的直接侵略是為什麼?是因為你的南麵有一個趙國,趙國就像一個屏障一樣,擋住了秦軍的攻勢,所以對燕國來說,處理好和趙國的關係非常關鍵,如果你和趙國的關係處理不好,趙國的軍隊十天就可以打到你的邊界,再有個四五天,就打到你的國都之下,所以你必須和趙國的關係處理好,這番道理講完以後,蘇秦最後給燕國的國君提了一條建議,“願大王與趙縱親,天下為一,則燕國必無患矣”——《史記·蘇秦列傳》,他這個話中間,最關鍵的一句話,就是“天下為一”。
所謂“天下為一”,就是指秦國以外這些國家要結合成,聯合成一個整體,那麼燕國就可以平安無事了。這個“天下為一”就是我們這一集要講到的六國在新形勢下的一個生存策略,六國怎麼生存,秦國那麼強大,一個超級大國,你六國任何一個國,你比不上它,怎麼生存,天下為一,就其他六國要聯合起來組成一個整體,這裏邊,這樣一個策略,在曆史上叫“合縱”,合是聯合,縱是指南北,合縱的原意是南北聯合,因為秦國以外的六國,燕國是處在最北邊,最南邊是楚,這中間有韓、趙、魏,還有齊國,所以六國的聯合,實際上是南北的聯合,所以六國聯合,我們稱之為合縱,在《韓非子》這部書裏邊曾經講過一句話,什麼叫合縱呢?合縱就是合眾弱以攻一強,但是我覺得,這裏麵要改一個字,它不是合眾弱以攻一強,六國聯合哪有精力去攻秦國,它合眾弱去抗一強,才比較準確,六國聯合起來是對抗秦國,並不是要滅掉秦國,滅秦國是不可能的,你隻能合眾弱以抗一強。這番話說完以後,燕王極其感興趣,燕王是第一個接受蘇秦在新形勢下提出來的生存策略的國君。但是燕王說我有困難啊,我的南邊有兩個很強的國家,一個是趙國,一個是齊國,這兩國都非常強,你現在要叫我和他們聯合起來,你先得保證我一條,保證趙國和齊國不侵犯我燕國,隻要保證趙國、齊國不侵犯我國,我完全和他們聯合,沒有問題。蘇秦說這事我來辦,你交給我來辦,你隻要參加這個聯盟就行了。燕王是第一個信從了蘇秦的生存戰略的,然後,就重金資助,蘇秦得到了第一筆投資基金,給了他一大筆錢,然後他有了錢,這就好辦,置辦了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