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寬
回族有著悠久的城市居住曆史,在回族形成的先民階段,以廣州、泉州等城市為代表的東南源流主要居住在城市,並最早形成聞名的“番坊”社區;西北地區的源流則以軍鎮駐守為主,而軍鎮就是當代西北城市的前身。根據人口學的研究,當代中國各民族城市化率排在前三名的是俄羅斯族、錫伯族和回族,這些民族城鎮人口超過本民族人口總數的50%以上,表明回族是以城鎮為主要居住方式的民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爆炸式地提速,城市化水平從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2年的39.1%。這個速度創下了世界城市化的記錄,完成同樣速度(指從20%到40%),英國用了120年,美國用了80年,日本用了30多年,而中國僅用了22年。城市化的“爆炸”無情地摧毀了原有的社區結構,傳統社會空間被擠壓成“碎片”。對各個城市中的回族社區造成前所未遇的影響,引起了回族學者的關注,形成了新的學術熱點和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