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節(3 / 3)

次日傍晚,離波彌的地界隻剩幾十裏路了。蜀王一行人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輕鬆表情。一個蜀王親信便提出在此殺了王越,省得繼續帶著他累贅。

王越嚇得跪在地上不住求饒。

蜀王躊躇之時,裴長青忽然道:「主公,我便送主公止步於此了。前麵就是波彌國,料無凶險了。這個王越,還請主公交給我,照先前允諾的那樣留他一命,我在此守著,替主公斷後。」

蜀王一怔,「你不隨本王去波彌?日後圖謀東山再起,還有再殺回來的一天,到時再建功立業,也為時不晚!」

裴長青未應,隻重複方纔的話道:「我送主公止步於此。」

蜀王臉色陰沉下來,盯了裴長青片刻,見他不為所動,半晌,哼了聲,道:「也罷,人各有誌。看在你護送本王有功的份上,本王便不為難你了。隨你吧!」

裴長青道:「多謝主公成全。」^思^兔^網^

蜀王命人把嚇得麵無人色的王越推出來,回頭最後看了裴長青一眼,掉頭而去。

眾人跟著他漸漸前行,最後剩下胡詹事一人。走過來,拍了拍裴長青的肩膀,低聲道:「長青,你不去也好。實話說,去了也是前途未卜,隻是事到如今,我也別無選擇了,一切聽天由命吧。你跟我一場,也算是緣分,往後各奔東西,自己保重了。」說罷歎了口氣,轉身追隨蜀王快步而去。

裴長青目送蜀王一行人背影消失在視線裡,轉頭看向還倒在地上的王越,拔出刀,朝他走了過去。

王越對裴長青已經是恐懼萬分,不住求饒,見他割斷了自己身上繩索,這才稍稍定下心魂,顫聲道:「多……多謝……」

裴長青冷冷道:「滾吧!」

王越聞言,慌忙掉頭就跑,不慎絆了一跤,爬起來又連滾帶爬地朝前跑去,唯恐他下一刻改了主意要殺自己。

裴長青看著王越身影越跑越遠,終於被荒野裡的荒草從淹沒了。

四下荒野,舉目茫茫。裴長青抬眼定定望著西邊殘陽,片刻後仰頭,迎著獵獵的野風長長呼吸了一口氣,舉起手中的刀,抹向自己的脖子。

一支羽箭朝他疾射而來,準確無誤地射到了他那隻橫刀的手腕,力道奇大,裴長青手臂一酸,刀應聲落地,那支羽箭也掉落在地,原來是隻被折了頭的平頭箭。

「大丈夫處世,有過可改,改而立之,動不動抹脖子,和婦人有何區別?」一個聲音隨風傳了過來。

裴長青慢慢回頭,看到李東庭騎馬停在遠處,方纔那支箭,想必是他所射。道:「我不過一叛逆賊子,今日引頸自戮,何勞你來說教!」

李東庭縱馬到他身前,道:「朝廷懸賞榜文裡,你列第二,除了逆首蜀王,就數你值錢。我為了一城民眾放了逆首,捉你回去覆命,如此算是個理由吧?」

☆、七十八回

朱璿登基元年的冬,在蜀王逃入波彌兩個月後,波彌國王迫於壓力,將蜀王捆綁遣返送回。至此,歷時兩年三個月的西南平叛戰事至此徹底結束,朝廷獲得全勝。

冬十一月,朱璿於朝會論功行賞,諸多參與平叛的將軍大臣各有封賞,其中以李東庭居首,封英國公,世襲罔替,加賜九錫。

李東庭以自己令逆首走脫為由,謝九錫而不受。朱璿便改封他上柱國將軍,又賜李東庭母太夫人、妻一品夫人誥命。因李府君年邁,不便入京受賞,梅錦入京代婆婆領受封賞,日日入宮赴宴,一時風光不加細說。

入京忙忙碌碌半個月後,到了十一月底,各種封賞慶功終於漸告尾聲。

梅錦是在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