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以平昔所見置之千裏之外故能舍己從人舍己從人未易見以己見根固而不自覺也
人為舍宇等物遮了眼朝晚區區而不自知
吾遇心忙則自行罰今己見作効
人之大患在乎自滿而以己為賢故終其身學無所成
善學者觀彼賢則知己之不肖彼逺大則知己之褊小彼有勇則知己之懦弱於此有恥則所學未有不成
學者行已足矣無求於外此學之要說
近來學者多偽至於臨死亦安排
學道不可作兒女態
慈愛恭敬可以修身可以齊家可以治國可以平天下安富尊榮由此而出
為學及五分自休不得
吾今為學自己之善惡與學力之多寡皆自知之此自知由吾初學深究無我所致蓋無我則虛明不以自己之惡為善亦不以學力之寡為多曩時觀彼學者自謂無我實未無我觀彼省此深有畏焉故今日有所濟
不如意事人皆有之然善學者不以為意吾因片言戲謔自悔
世間忙學者欲到不忙處
吾深究無我已二十年今日見此患猶如山嶽殆有甚焉吾乃自覺多以為幸
學者有誌氣無問性愚衝擊而開矣無問氣習衝擊而散矣
學道貴專一一事未嚐遽然幹預一言未嚐遽然出口使胷中閑靜靜極明生其道自見
此心即道一體二明
吾家子弟或忝科第未可遽入仕必待所學開明從而自試上不誤君上任委之心下不失民人倚賴之意九泉乃祖於此無憾矣
世間如夢時人非不知但見暖熱又且去矣自古暖熱處誤卻多少人
學者常先虛己自古有誤認臆度為道浪度光陰蹉跎實學不知其幾東坡投老顧以養生為先追想其情使人恐畏微細習氣人不自知學者當審而求之吾為學至此亦不自知自前歲一病方知之今歲一病又知之吾覺此病非病乃教誨我也
世間多材多藝者不少學者回顧己之愚拙未可以為愧材藝之士多為材藝所惑不能進學未若愚拙有心於道
賢者徳重則服人也眾徳輕則服人也寡觀服人眾寡知己徳之重輕
世間誰不被人瞞不甘被人瞞者亦少矣
外事不可深必凡得失奉天命可也動心則逆天命禍將至矣
先聖為魯司寇遂能使齊歸侵疆沈猶氏不敢朝飲其羊公慎氏出其淫妻慎潰氏越境而徙學者回顧己徳寧無愧怍
福莫大於無禍今無事已是享福如不自知將恐禍患生
近世學道者眾然胷中常帶一世間行所以不了達
學道者多求之於言語所謂知道者隻是存想
大人君子興言立教皆奉天命豈有己意哉
一墮人欲念慮顛倒舉止輕浮此語可謂甚善
必欲使人從我者豈智者哉周公孔子天下後世皆歸之非使其歸也
正欲說教住即住得正欲怒教住即住得如此即善
孔子拱而尚右載之古書則知夫子常拱今人多忽之吾家當習熟
君子有所養處富不驕處貧不憂無得失無逆順其心常一應酬不亂無所不容
眾人中有存天焉可從眾則從眾
學者虛已如無知遇事則謀於人如此者三年大智必發
近世惟尚詞章而奪其正學是以家國乏人材
惟小人喜聲譽夫大人者量含太虛天下如家聲譽複炫耀何人
君子恭敬之心在內人皆知之禽獸亦知之
人意思舉動隨生衣服時有衣服意思飲食時有飲食意思語黙靜動皆然似此意思役盡時人光陰也意中有新有久有喜有厭相生無窮坐久則厭以行為喜行久則厭以坐為喜觸目覩景無非意思皆由失已
聖賢垂訓蓋使人求之已也
人貧賤則忽之事微細則不謹若此者人以為常君子於此戰戰兢兢敬心無二
學者成則無我欲如何不欲如何但由理而行盛暑有待秋涼之意隆寒有待春和之意好學者不如此
處世取法於賢者則不費力一事賢則取法一事積則成功不必問細大
利名即富貴崇高之事貪則為利名不貪則為富貴高崇
邇日知學之不可緩至於寢食不安以此卻得氣習日銷
男女婚嫁人之大義也薄俗語及婚嫁意多不正
心無所求則樂生此非親到者有所不知
世問勞役朝而複暮箋賊其心人欲惺惺
聞過則喜是乃翻小人為君子在瞬息之間
學者或與小人較則所學已見其不逺
吾自幼年以生計不足為憂複思古者樂貧之士處貧必得其理因讀論語有若言盍徹乎毎毎在懐一日忽有所得夫盍徹正而已矣宿昔之憂日見消釋而動止輕清蓋得理則無所施而不利複何憂哉
古人以奢為恥今人以不奢為恥
古人急於求友近世於此頗緩
吾嚐誨骨肉家中雖窘束其使人以禮其待人以實
天地之間鈞陶萬物而變化無窮者以其正也正之為義大矣無所施而不可
學者常帶我行所以見道之難
吾置物酬價不過往往心不安蓋以於理不安理即已也
為學之門固不一苟逐跡則泥矣惟敬一門無跡可逐不容有所泥學者往往多怱之誠能養之以敬則日仁矣
人之趨向為熟所奪苟或有學則熟者不熟生者不生是以自已於庶物之中作得主宰無貪戀則自然見道雖夫子不易吾言
此身乃天地間一物不必兠攬為己
曽子謂堂堂張也難與並為仁矣顏子無此等言語蓋有所未暇也顏子誌大惟好學耳是以寡言非特地也顏子亦自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