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高校離退休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現狀及對策研究(2 / 3)

3.高校內部管理體製改革對思政工作形成衝擊

近年來,高校作為知識創新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基地,其社會地位和作用發生或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逐步由社會邊緣地帶走向社會中心地帶,受到全社會的關注。但隨著辦學自主權的擴大,高校內部大力推行幹部人事製度、後勤社會化、醫療製度、職稱評聘、崗位業績津貼、住房商品化等一係列改革,需要在打破原有的利益平衡基礎上,進行利益再分配、再調整。改革使離退休教職工切身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重要性,在這種趨利性思想的指導下,離退休教職工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判斷是非的標準會發生變化,導致不能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關係,甚至在離退休前夕以學校功臣自居,不擇手段、不計後果地謀求個人利益最大化。

4.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不夠,對學習理論存在認識上的偏差

部分離退休教職工思想落後,因循守舊,重智育、輕德育,片麵地認為政治理論學習是空的,專業技術知識和技能才是實的;有的教職工組織觀念淡化,道德意識、集體意識弱化,他們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知識薄弱,平時又不重視理論學習,對黨的方針、路線和基本國情缺乏深入了解,對於學校改革與發展中出現的新思想、新舉措容易出現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導致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錯位。

5.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上的缺陷也是導致思想政治工作滑坡的一個重要原因

思想政治工作是服務教學科研工作的生命線,學校改革越深入,越要加強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在我們的幹部隊伍和日常工作中,依然存在著對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統一、不到位的現象。有的同誌認為,現在已是市場經濟年代,抓思想政治工作過時了,吃力不討好,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無,能迎合形勢、應付任務即可。他們對自身從事的工作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在這種思想觀念的支配下,凡事能推則推,能將就則將就,思想政治工作自然不能取得實際效果。此外,思想政治工作者地位低、年齡和知識結構不合理,工作機製不完善、不健全以及工作方式方法單調等都是導致思想政治工作不盡如人意的主觀因素。

二、做好高校離退休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離退休教職工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工作的對象是人,其立足點、歸宿點都是人。因此,必須突出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把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與教育人、管理人、成就人有機結合起來,這是做好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先決條件。要做好離退休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主動關注和了解他們的需求,保障他們的正當利益,幫助他們排解心中的煩惱、憂愁和困惑等不良情緒,充分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提高工作的針對性,有的放矢。其次要適應離退休教職工的心理,重視他們的心理感受,使其產生歸屬感、認同感和信任感,這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基本要求。

(二)加強隊伍建設,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高校要按照建立學習型隊伍的要求,進一步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者隊伍建設,這是做好新形勢下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提高政治鑒別能力和政治敏銳性,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要始終保持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和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要有廣闊的胸懷,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品德,能做到容人、讓人,注意聽取各方麵的意見,自覺調整自己的言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僅要具備相應的政治理論和政策水平,而且要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規律和基本方法,工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才能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