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大力加強師德建設不斷推進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
王中全
近年來,武漢大學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大力加強師德建堤為突破口,不斷推進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和社會反響。
一、統一思想,將師德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抓緊抓好
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是推進新時期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要求,是打造一流師資隊伍的迫切需要,是建設國內外知名高水平大學的根本保證。
學校高度重視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的高度,把師德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擺在重要位置來抓。學校主要領導在全校師德標兵表彰大會、研究生教育和學位工作大會、學校科研工作會議、師資培訓會議等多種場合,都反複強調了師德建設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明確要求。
學校初步形成了由分管校領導具體負責,黨委宣傳部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分工合作、齊抓共管的師德建設工作格局。黨委宣傳部協調全校師德建設工作,負責抓好師德宣傳;人事部負責製定與實施師德建設方案、組織師德考核評比、抓好師德教育培訓等;教務部、研究生院、社科部、科技部等根據工作職責要求開展師德建設,特別是教書育人、教風學風、學術道德建設等;校工會做好師德標兵的評比表彰;學工部、研工部、校團委負責製定德育工作者教育培訓製度並組織實施,組織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對學生社團活動的指導。2008年初,由分管校領導帶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調研小組,在全校開展了師德專題調研。
各學院把師德建設作為立院治院的基礎工程,加強領導,狠抓落實。有的學院堅持“學院發展,教師為本;教師隊伍,師德為本”的治院理念,實現了教師師德、幹部政德與學生品德的有機結合和相互促進;有的學院專門設立教學質量控製辦公室,把師德建設作為促進教學科研、學術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基本保障常抓不懈。
二,深化教育,增強教師力行師德規範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抓好師德教育培訓,是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意識、素質和能力的迫切需要。
學校按照分層指導、重在實踐的原則,注重抓好師德學習宣傳和教育培訓,夯實了師德建設的思想基礎,初步形成了重視師德建設的輿論強勢,增強了廣大教師力行師德規範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組織全校教職工深入學習胡錦濤給孟二冬女兒回信的精神、胡錦濤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講話精神和在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座談會上講話精神;深入學習《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沒的意見》等文件精神;重點組織了向孟二冬、方永剛,劉先林等先進典型學習的活動;組織實施了“師德建設雙百工程”,即組織100位優秀教師談師德師風建設,報道100位教師教書育人的感人事跡;開展師德征文和師德理論研討;開設教師崗前培訓班,把師德作為新教師崗前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組織評選第一屆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組織召開“中青年學者跨學科論壇”,發表《珞珈青年學者學術宣言》;舉辦“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演講比賽和“師德標兵”評比活動等。這些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師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各學院組織開展“四個一”活動,即召開一次師德專題學習討論會、宣傳一批師德先進典型、專門研究一次師德建設工作、推出一批師德建設的創新舉措,將師德學習教育與推動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將師德教育滲透到教師的業務培訓中。
三、突出重點,狠抓教風學風和學術道德建設
學校把教風建設和學術道德建設作為師德建設的重中之重,並以此為突破口,帶動師德建設工作上台階、上水平。
近年來,學校先後建立了教學檢查製度、學生評教製度、教師授課質量評價製度等多層次立體式的教學質量監控體係;實施教學名師建設、教材建設、精品課程建設工程以及教學質量優秀獎評選等激勵舉措;建立學生學習指導日,將每個學期第一周周六作為全校的學習指導日,每周三下午確定為學生接待日,加強師生互動。各院係把師德建設同教學管理和教師隊伍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嚴格教風教紀管理,實行師德失範“一票否決製”。
改革科研評價體係,加強學術道德建設。學校出台了《關於加強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學術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實施了以單位為對象三年考核一次的新考核辦法。在學位論文答辯、學術論文發表、學術著作出版、學術獎項評定、科研項目立項與評審等方麵進一步強化了質量導向,鼓勵教師潛心學術創新,開展原創研究,推出精品力作。有些學院還實施了“學術零忍受”製度,對於違反學術規範的教師,予以年度考核不合格、扣發年終獎,停止招生資格直至解聘等處理,有力地促進了學術道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