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我國民間組織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目前,在我國各級民政部門登記的民間組織有26萬多家,其中民辦非企業單位有12.4萬多家。總的說來,這些民間組織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中,都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在社會、經濟、教育、文化、體育、社會福利、環境保護、促進就業等諸多方麵為社會提供了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起到了政府和企業力所不及的作用,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支生力軍。

目前,國家出台了《民辦教育促進法》、《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民政部門和有關部門也製定了一係列配套的政策規定,初步建立了我國民間組織管理的法律法規體係。在民政部門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民間組織管理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原因自然是多方麵的。我認為,我們對民間組織自身發展和管理的一些規律性的問題,還認識不清、把握不準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這絲毫也不奇怪。一方麵,我們正處在一個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舊體製在不斷瓦解,新體製在不斷完善,在這樣一個時代,新情況.新問題大量湧現是必然的,事物的本質隻有在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民間組織的發育成長、本質的顯現,也是這樣;另一方麵,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民間組織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麵麵,需要進行艱苦的調查研究,才能逐步認識其自身發展和管理工作的規律。應該說,不斷的適應形勢、與時俱進、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是我們永恒的課題。在這方麵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但還很不夠。特別是民辦非企業單位,民政部門統一歸口進行登記管理的時間還不長,有許多基本的理論問題還不清楚,需要假以時日,進行認真深入的研究。在這方麵,說我們任重道遠,是恰如其分的。

放在我們麵前的這本論文集,是民辦非企業單位法律政策研究課題的階段成果。這個課題的部分論文,已經在《中國民政》雜誌、《紫光閣》雜誌、《民間組織研究》雜誌、《中國社會報》等報刊上先期發表了。有的論文獲得了民政部的民政理論研究成果獎,有的論文以不同的形式報送有關領導參閱,有的成果已經轉化為政府部門製定的政策規範。很多專家學者和從事管理工作的同誌,都給了課題成果以很高的評價。盡管如此,我們也清楚地知道,有的論斷和結論還值得商榷,有的論證尚欠周密,有些重要的問題還未涉及。但畢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希望他們今後的研究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紮根中國實際,借鑒國際經驗,從實際出發,認真總結民間組織管理工作的經驗,研究民間組織發展和管理工作的規律,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是所望焉!

孫偉林

二00四年九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