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才好,我也知道子文公子你是人中龍鳳,遲早要飛,但眼下我不得不說,希望公子不要連累大家,我梁文帶大家出來,要安全帶大家回去。”梁文抱拳,微笑著說。
“兩位大哥,小弟明白,明天小弟就離開西安,返回廣東。”劉子文說。
“若真要走,可讓文樑大哥為你準備盤纏路費,你和大家也算兄弟一場,日後無論到了哪裏,讓大家知道你平安就好。”梁文說。
次日,酒樓果真不見了劉子文的身影,連郭寶芬也不見了。整個酒樓亂成了一鍋粥,大家分頭去找,隻有梁文什麼話也不說。
握著郭寶芬的信,梁文懊悔不已,郭寶芬是和劉子文走了,自己以前確實忽略了這小丫頭的感受了,他是因為自己才走的,這會梁文才知道郭寶芬心裏一直有自己。
隻有一把短洋槍和一封信,梁文淩亂的不知如何是好。
“二弟,你們不要找了,不會找到的,他們是決意要走的。”梁文對著屋子裏的郭寶辛、徐文樑、梁武幾人大喊著,“都怪我,沒有多為他們考慮。”
之後幾天,端王府的一位公子被殺死在了東大街,整個西安城人心惶惶,據說還打死了幾位刺客,刺客有男有女。官兵也在滿城搜索抓人,塞外春酒樓也來了不少官兵。但看到牆上懸掛的董福祥、張蘭德幾人的字後,官兵都退了出去,沒有過多的糾纏。
“二少爺,我家將軍近日身體不適,請二少爺去府上敘舊。”
一位董家軍的人過來報信。隨後梁文、梁武、郭寶辛來到了董府。
董福祥臥在床榻之上,麵色黯然。
“有勞幾位公子了,就是想和幾位說說話,這朝廷議和的事基本敲定了,老夫和端王爺主戰派成了犧牲對象,真是寒心不堪。”
“將軍,你為國家屢立戰功,朝廷該是會考慮這些的。”梁文抱拳安慰董福祥,“議和之事小侄這些天也聽說了,將軍和端王爺被彈劾在家,真是讓人焦心。”
“不說這些了,老夫戎馬一生,沒有遺憾,隻求一個全身而退,前日著人已經在黃河邊吳忠縣金積鎮郭大戶家買了一塊地,希望可以安度晚年。”董福祥說著話,咳嗽不斷,“那地是一塊湖泊濕地,水澤多發,師爺便建議用煤炭填坑,這煤炭最近的也在靈州磁窯堡。”
“將軍,您的意思小侄明白了,小侄會著幾家貨棧的駝隊去靈州磁窯堡馱回煤炭,為將軍解憂。”梁文聽出了董福祥的意思,便抱拳說。
董福祥說話間,又是咳嗽不止,幾位副將也在一旁焦慮的看著他。
“各位將軍,日後若老夫不在兩宮身邊了,還請各位多多照顧二少爺幾位,大同一頓炒米之恩,老夫時刻銘記啊。”
“將軍放心,我等也時刻牢記大同之恩,二少爺是將軍的朋友,也便是我董家軍的朋友。”幾位副將抱拳躬身和董福祥說。
“如此甚好,待各位將軍有個好的去處,老夫也可以安心還鄉了。”
董福祥用盡了力氣說。幾位副將早已是滿眼淚花。
“大家不必如此傷感,老夫還是有時間多和各位相處的,老夫已經給朔方道道台陳九倉去信,這馱媒填坑之事還是要低調小心從事,不可張揚,待朝廷對老夫的決斷下來之後才好說話。”董福祥說。
出了董府,梁文幾人也是心情沉重,這董福祥將軍可是國家的大功臣,竟落得個這樣的歸宿,真是難以接受。
“都是腐敗的朝廷為了自己的私欲犧牲功臣,那老佛爺糊塗不堪,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放過,何況一位功臣,真是作孽透頂。”郭寶辛憤怒的說。
“曆朝曆代皆是如此,從趙匡贏的杯酒釋兵權到朱元璋的整肅功臣,哪個朝代的皇家不是為了自己而犧牲功臣的?”梁武邊走邊說。
“董將軍對我等有恩,這駝隊馱煤填坑的事,我等還是要多多出力才是。‘梁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