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有這種人,即使任別人認錯之後仍大加指責,這是不高明的。不論真認錯還是假認錯,認錯本身總不是壞事,所以你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開展教育,先肯定他的態度,然後順著認錯的思路繼續下去:錯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錯誤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怎樣彌補由於這錯誤而造成的損失?如何防止再犯類似的錯誤等。見要這些問題,尤其是最後一個問題解決了。批評指責的日的也就達到了。
正確的批評能起到"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作用,通過批評重新達到團結;而不恰當的批評則容易造成人心渙散。在上麵的事例中,如果管理者當場給銷售經理一頓臭罵,相信銷售經理是沒有任何怨言的,但是由於錯誤造成的嚴重損失會因此而改變嗎?不會,無論管理者怎麼處理這件事,公司的被炸都已經是一個小爭的事實了;高明的管理者在這種情況下,采取丁幽默處理,注意了方法,把握好了原則,不但讓下屬樂於接受批評,還要讓他在今後的工作中做到防微杜漸,忠心耿耿這就是幽默管理的魅力所在
與此相反,有的管理人員在進行批評教育時,拍桌子瞪眼,一副恨不得要把員【生吞活剝吞活剝的架勢,甚至是當著很多人的麵就這樣千,這是很不得體的做法一員工都是又自尊心的,即使是犯了錯誤的員工也不例外,更何況絕人多數的人也都是能知錯就改的如果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把員工惹得不高興了,那他們就會把這種情緒帶到工作中,最終受損失的還是公司
管理者要善於觀察,抓住時機,挖掘出企業管理者的幽默因素,並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來,讓員工更深地嬋解管理的意義.內化為自覺行動。
例如,在新年伊始公司組織大掃除,因為會議室沒安排好人,經理就定為自願勞動。離開辦公室後,經理就站在前台拐角處觀察誰最先出辦公室,準備逃避勞動。很快有三位職員從辦公室溜了出來,經理迎上去說:"你們三人表現真不錯,"並把他們帶到辦公室說"這三位同事剛才率先向我報名,要求參加會議室的勞動我高興地宣布他們為第一批誌願者"這三位職員不好意思地接過了打掃工具
因此,作為管理人員批評下屬時,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方式,找好切人點幾句話就能解決問題的,就不要多說,點到為止;大家都足要臉麵的人,隻要批評的目的達到就已經夠了,惡意傷害反而招員工反感,要適可而止;宜采用私下批評的,就不要采取公開批評的方式,要顧及被批評者的臉麵和影響。批坪時不僅要指出下屬的錯誤,更要平心靜氣地和下屬一起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並共同探討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給下屬一種親近感、愛護感當然,必須采取公開曝光式批評的也不能姑息遷就,以免問題發展成普遍性的通病而難以收拾。以理服人
有些管理人員總是忘不了自己大小是個"領導",下屬一旦有錯.總是居高臨下,盛氣淩人,好擺管理的架子,好拿管理的腔調,動輒訓人。看起來好像不是在批評教育下屬,倒好像是專門盼著下屬出錯,好施展自己管人的威嚴其實,大部分人犯了錯,在管理者還沒有批評之前,就早有自知之明了,也許還想好了彌補的措施可是當麵對飛揚跋扈、毫無人情味的管理者的訓斥時,反而會產生逆反心態,於是本來準備彌補的措施轉變成了報複性行為,偏偏和管理者對著幹。試問這樣的結果,是管理人員想要的嗎。管理著有極力命令下級做事,但若用說服的辦法,就會事半功倍、誰也不願意被人支使,最好的辦法是在批評下屬的時候用事實說話隻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言辭懇切,才能使之易於接受。
有一是,員工告訴車間主任,治具的烤硬度不夠,希望主任能去調查一下。車間主任想 "如果用料;殳錯,應該不會發生這種問題。"在做過材料試驗後,主任發現用料果然有問題,經了解不是管理員的責任,估計是車工那兒出了錯因此主任找到車工,果然問題就出在車工身上
車工連忙道歉,並一再解釋說:"因為上麵要得急,所以沒考慮那幺多,隨便抓了一種材料加工,"車間主任聽後,並沒有正麵責備車工,隻是向他講述了自己以前的教訓:"10年前,我也是一名車工。某次旋驍某機器的操作杆時,由於不小心,將操作杆多削下半厘米,於是我隻好又把它焊接上去,如此做出來的效果很不錯,簡直可以用天衣無縫來形容,我很為自己的聰明沾沾自喜.但是,幾天後的一個中午,班長怒氣衝衝地跑來。我一看班長手中的操作杆心裏就知道事情不妙,趕緊道歉,並發誓以後決不再犯。班長先問我還有沒有有問題的操作杆,我說隻有這一個有毛病。班長說有時候一點點小差錯便會釀成不可收拾的敗局。,最重要的是公司會因此而名譽掃地,那才是無法彌補的損失。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了,寧可加班加點,或者找人幫忙,也不會敷衍了事了。如果發現了小問題,還會主動報告上去,久而久之,不但得到了上司的信任,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車工此時也
已經意識到了主任的良苦用心,看到車工後悔莫及的樣子,車間主任又說:"知錯就改就是好同誌如果你為自己的錯誤所累,不得解脫時,你就是在犯一個更嚴重的錯誤,"說完兩個人部笑了
車間主任並沒有因為車工的失誤大發雷霆,而是通過自己的失敗教訓讓犯錯的車工加深對自己錯誤的認識。這就是種以理服人的處理辦法。把自己和屬下放在同等位置,並設身處地地理解屬下的處境和犯錯的原因,能使犯錯的下屬產生同感,進而承認日己的錯誤並主動改進。當然,車間主任最高明的還是最後的補充,耶句幽默的話使車工心理上得到了解脫某青年拿著音樂手稿去見著名作曲家羅西尼,並當場演奏。羅西尼一邊聽一邊脫帽。青年問:"是不是屋裏太熱了?"羅西尼說:"不,我有一個見到熟人就脫帽的習慣,在你的曲子裏,我碰到了太多的熟人,不得不頻頻脫帽!"青年的臉紅了,因為羅西尼幽默的方式委婉地道出了抄襲別人作品的事實,
用幽默的口吻去批評,就會最大限度地減輕批評的負麵效應。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員工錯了,就應該讓對方改正。但是如果讓員工臉上不好看,可能會毀了個人才,這對於自己也不利。聰明的領導者會選擇幽默的語言批評下屬,給卜屬留夠丁麵子
一位年輕職員對經理抱怨說:"昨天本來是個休息日,以為可以好好休息呢。誰知我媽那稿又犯了 你說我媽也是,與其這樣拖累人,自己也受罪.還不如早些死了好呢"
經理一邊看文件一邊說:"小夥子你今年多大了?"
"25歲。經理您問這千嘛?"
經理說:"你媽要是旱死25年就好了,"
其實,對於管理者來說,以理服人最為重要,能夠夾帶著些許幽默就更好了。批評並不是簡單的行為,它更注重的是讓下屬總結經驗教訓,避免以後重蹈覆轍.批評能不能奏效,批評者能否以理服人很重要。
把批評融進幽默之中,既指出問題,也幫助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任其F去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同時給予善意的提醒和殷切的期望,讓下屬從內心裏感到你是在通過另外一種形式教育他、疏導他,是在真心實意地幫助他修正缺點,改正錯誤,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懲前毖後、治病
有時候,因被批評對象身份的特殊性,不便進行直接的批評,可采用借彼批此的手法,含蓄蘊藉,在不傷害被批評者自尊心的前提下,讓其自我感悟,自糾其錯。
抗戰時期的劉伯承同誌是個家喻戶曉的將軍。他不僅作戰有方,而且還是個幽默風趣的人。一次巡視部隊,劉伯承見有的指揮員忽視對敵警戒工作,便對他們說:"老母雞帶小雞時,它總是把兩扇翅膀張開,頭往前伸。這個問題我一直搞不明白,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什幺呢!"指 揮員脫口就說:"當然是為了防禦外敵襲擊了,"劉伯承微微一笑,一句"原來如此"做頓悟狀這時,指揮員才知道劉伯承將軍是有所指的, 這裏劉伯承就是用曲徑通幽的幽默法,通過比喻引起指揮員的思考,從而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曲徑通幽式批評就是用提問的方法引起F屬的思考,從而進行批評教育。適用於性格內向、能進行獨立思考的人,這些人一般都有一定的思考接受能力,對自己的過失,多數情況下可以自我醒悟,隻要把批評信息傳給他們,他們就會加以注意並隨之在思考中認識到錯誤。戰國時期的齊景公,喜好狩措,酷愛飼養能夠捕捉野兔的老鷹。
一無,燭鄒不小心讓一隻老鷹飛跑了,齊景公大發雷霆,命令將燭鄒推出斬首。晏子獲悉此事,急忙上殿奏稟齊景公:"燭鄒有三大罪狀,哪能這麼輕易就殺了'待我公布完他的罪狀後再處死吧!"齊景公點頭同意一晏子指著燭鄒說道:"燭鄒,你為大王養鷹,卻讓鷹飛了,這是你的第一條罪狀;你使得大王為了鷹的緣故而殺人,這是你的第二條罪狀;把你殺了會讓天下人認為大王重鳥輕人,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好啦!大王,請處死他吧。"齊景公)滿臉通紅,半晌才說:"不殺他了,我明白你的話了"晏於台蓄委婉的批評方式既沒有使君王難堪,又替燭鄒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