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要做足夠稱道的事情
工作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有人做了很多,但是往往升遷的不是他,漲薪的也不是他;而有人雖然做的不是很多,但是每做一件事都搞得有聲有色,引來老板的讚賞,同事的羨慕,加薪等好事自然是尾隨而至…… 相信每個人都想做後者,而不想做前者。做足夠稱道的事,除了自身完備的素質體現出來的職業感,還要就是要讓老板看到成績。
1 成功是每天業績的累積
職場的成就不會停留在一個高峰上,也不會因為你某天的表現就能獲得巨大的成功,其實它是你每天業績的累積。職場上不存在一步登天的奇跡,因為你的能力需要每天去鍛練,你在老板心中的形象需要每天去塑造,你的業績需要每天去創造……
事業沒有最高點
有人因為“終於實現目標”而興奮不已。一般人也會讚美這些成功者說:“那人已攀上了人生的高峰,實現他的目標了。”或者說:“他是那麼成功,再也不缺少什麼了。”事實上,“成功者”往往會感到寂寞,似乎遺失了什麼重要的東西;那是因為推動他們跨越高峰的原動力——動力、精力或刺激已經變得淡薄;對於實現目標,不再像過去那樣感到刺激和興奮。隨著最終目標的完成,努力的方向不再明確,即使勝券在握,也毫無喜悅之感。一位成功者這樣說:“我的人生已沒有什麼樂趣可言。我不必再像過去那樣辛勞工作,也不再有需要解決的問題。”
美國有位著名的企業家,是幾家著名大公司的董事長,他的事業發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他年方35歲,就已在競爭激烈的商界贏得極高的地位。到了40歲,他對一切已感到厭倦,在他45歲時便宣稱自己已經完成了一切,他的全盛時代結束了。他這樣感歎道:“今後,我所能做的隻是設法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被別人取代。現在想來,努力奮鬥尋求發展的時代,要愉快得多。那是我人生中的黃金時期,現在再也領略不到那種樂趣了。”
不過,也有工作方式或思想與他全然不同的人。他們達到一個目標後,又接著設定下一個新目標,重新接受挑戰,完成這個目標。過去的夢想實現後,又抱著新的夢想,向更大、更能專心投入的目標努力邁進。他們對生活、工作和獲得成功永遠能感受到相同的喜悅,始終保持旺盛的鬥誌,精力充沛、日新月異地昂首向前,不論在何時何地都不會喪失激情和創造力。對他們來說,“目標都已達到”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換句話說,他們無時無刻都在為自己新的目標奮鬥不已。其實,人生真正的興趣、永無止境的快樂和幸福感,隻有在朝著目標努力拚搏時才能體會到,而不是在達到目標之後。
達·芬奇是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最著名的藝術家,同時是畫家、雕刻家、建築師、工程師、音樂師、哲學家、科學家,他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幾個世紀,其代表作品《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成為人類曆史上的經典作品。但是,有件關於達·芬奇的小事知道的人並不多。1519年,當時達·芬奇客居法國,生命即將走道盡頭。眼看屬於自己的時間不多,很多理想都不能實現,他很痛苦地對身邊的人說,“我這一生不過是一次酣睡罷了,我一生一事無成!”
同樣還有一位我們所熟知的荷蘭接觸畫家凡高,其作品《向日葵》也為世人所推崇,許多作品都是價值連城。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同樣為自己沒有事業而痛苦。在此之前,他燒掉了很多自己辛苦創作出的作品,因為離心中的“傑作”相差太遠。當生命即將落下帷幕的時候,他對自己的弟弟說,“我很痛苦,我一生一事無成。”就是這樣兩個認為自己一事無成而痛苦的人,幾百年來一直影響著整個世界,成為全人類的自豪和驕傲。
我們中的許多人,本來也很有才華,但為什麼一生平庸呢?有了一點小成績就沾沾自喜,有了一點收獲就狂妄自大,剛剛走了幾步路就以為海闊天空,就不可一世了,所有的才華都淹沒在自己的驕傲自大裏,都被自己扼殺在搖籃裏。
沒有一勞永逸的成功,在職場上,我們經常會發現,那些被認為一夜成名的人,其實在功成名就之前,早已默默無聞地努力了很長一段時間。成功是每天業績的累積,不論何種行業,想攀上頂峰,通常都需要漫長時間的努力和精心的規劃,這就需要你每天像第一天那樣努力奮鬥。
而要做到每天像第一天那樣努力奮鬥,你必須虛懷若穀,不要陶醉於一時的成功。一些人在工作中一旦取得一些小成就,例如由普通職員上升為部門經理,由於業績出色,被評為優秀員工,或者受到上司的當眾表揚;一時就得意起來,飄飄然忘了自己是誰了;以為自己能力非凡,是眾人的工作楷模,於是就開始驕橫起來,以前的低微工作開始不願做了,工作也沒有以前那樣勤奮;最後出不了什麼業績,導致自己事業剛有起色就開始走下坡路。原本老板對他期望比較高,但現實中,他卻越來越讓老板失望;於是慢慢的被老板所淡忘了,最後給他一個閑職供著;那時,他激情也耗盡了,而且又有很多後起之秀,要想重新振作起來已經很難了,最後隻有在失落中一步步走向失敗。
如果你不像擁有這樣的結局,想要在職場上實現自我人生價值,那你惟有每天像第一天那樣勤奮工作,保持那股火熱的激情,為了成就而工作,去追求那種成就感;從工作中尋找快樂,你才能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自己的業績越積越多,自然職位也越升越高,能力也不斷地上升;一直有一種上進的感覺,如此一來,你不但能享受到那種成就感,也不必擔心後起之秀對你的威脅。
華為公司不僅僅冠名國內,也馳名國外,但奇怪的是,人們很少見到華為的總裁在媒體上拋頭露麵;他每天在做的是如何讓自己的公司實現跨越式增長、基業常青。以華為現在的實力,在同行中原本占據很大的優勢,但華為總裁卻依然保持警醒,寫了篇《華為的冬天》一文,讓員工們學習,讓他們時刻保持危機感,不要忘了拚搏。
像華為總裁這樣一個有成就的人,依然能保持低調,每天都在拚搏;相比之下我們在公司中取得的一點小成績又有什麼值得驕傲自滿的呢?如果你真的想成為一位很有成就的人,那你就必須警醒自己:這世上比自己出色的人才多如牛毛,而自己目前取得的成績離目標依然相差十萬八千裏;所以你每天都必須像第一天那樣奮力拚搏,每天都向成就目標前進一步。
有些人常覺得成功遙不可及,奮鬥一陣子之後就在氣餒中喪失了自己的鬥誌。沒有一躍而就的成功,人的成功在於選定一個方向後,堅持不懈地追求,一點一點地向成功邁進;經過一段時間後暮然回首,不自覺地跨入了成功的大門……
2 成功屬於執著追求的人
曾經有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能登上塔尖,極目四望,俯視萬裏,都離不開兩個字——執著。世界上到處都有一些看起來馬上就要成功的人,但是,他們沒有成為真正的英雄。原因在於他們沒有付出與成功相應的代價,他們希望到達輝煌的顛峰,但不希望跨過那些艱難的階梯;他們渴望贏得勝利,但不希望參加戰鬥;他們希望一切都能一帆風順,而不願遇到任何阻力。
一座泥像立在一座倒塌的廢廟裏,曆經風吹雨打,它非常想找個地方遮風擋雨,但苦於不能動彈,於是它非常想做一個人,整天能自由自在。一天,廟裏來了個神仙,泥像抓住時機,用它的神情向神仙呼救:“神仙,請你讓我變成個人吧?”神仙一見,笑了笑說:“要變成人可以,但你得能承受人生的痛苦。”泥像馬上點頭答應。於是,神仙手臂一揮,泥像就變成了個青年。老者帶著青年來到一個懸崖邊,隻見上麵寫著個“生”字,對麵也有一座懸崖,上麵寫著個“死”字。中間由一條長長的鐵索橋連著,橋是由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環串聯而成。“現在,請你從此岸走向彼岸吧!”神仙長袖一揮,就將青年送上了橋。青年戰戰兢兢,踩著大小不一的環向前前進,一不小心,掉進了一個鐵環內,把他卡得喘不過氣來。青年大聲向神仙呼救,神仙淡淡一笑:“這條路上,能救你的就你自己了!”好不容易爬起來,青年忿忿地說:“這是什麼環?卡得我這麼痛!”腳下的鐵環笑著說:“我是名利之環!”青年向前繼續蹣跚著前行,忽然隱約間看見一個美女向他嫣然一笑,飄飄然間,青年腳一滑,又掉進了一個環。他掙紮了半天,終於爬了起來,還來不及問,腳下的環說:“我是美色之環,前麵各種各樣的環還多著呢!”青年絕望了,請求神仙把他變回泥像。然而不久,泥像便在一場大雨中被衝成了一堆爛泥。
許多人拒在成功門外,並不是成功遙不可及,而是他們不能發現自己,主動放棄。他們雖然有一個宏偉藍圖,但是一遇到挫折就開始動搖自己的信念,不斷給自己打退堂鼓。其實,翻開每個成功人士的人生裏程,無不布滿艱辛,充滿坎坷,但不管上天如何作弄他們,不管那他們逼到什麼樣的境地,他們依據不屈不饒,勇往直前,最後終於衝破重重阻撓,走向了成功的彼岸,他們才是上天心目中的成功者人選。
沃特·迪斯尼原本隻是美術社一個平凡的動畫設計師。後來他與一名合夥人開了議價動畫公司,但以失敗而告終。迪斯尼那時身無分文,一貧如洗。然而,他卻決定到加利福尼亞去開創自己的事業。他賣掉了所有的家當,湊錢買了一張去往加利福尼亞的單程火車票。他出發時,身上所有的隻有50美圓,一隻簡陋的行李箱、一套過時的西裝和一些繪畫材料。到達加州之後,迪斯尼開了一家新公司,他遭遇了好幾次挫折,幾近精神崩潰,但他仍然堅持到底……他賣掉汽車,瘋狂地到處借款,遭人嘲笑,被人拒絕,但他從不因此而放棄自己的理想。曆盡千辛萬苦,他終於創建了迪斯尼樂園。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沃特的迪斯尼樂園成為世界無數兒童夢想的樂園;他本人,也成為了一位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福布斯》雜誌的版麵充滿了那些頑強拚搏、絕不罷休的人的故事。喬什·菲根鮑姆現在是MJI廣播公司的首席執行主管。他以前當過“滾石樂隊“隊員和裏斯塔·雷科慈公司的推銷員,曾經創辦過電台聯合演出節目;但不都不成功。後來創辦體育雜談節目,也不成功;現在開辦係列交互式電台節目獲得成功,一年收入高達1100萬美圓。他說:“並非隻有火箭科學家才能獲得成功,我們需要的隻是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別人更加勤奮。”
成功的道路布滿棘刺,一層層的災難把一批批人擋在成功的門外,惟有執著的人才能徹底取得成功;不屈不撓的精神會使你創造出驚人的成就,隻要你堅持不懈,其實任何目標都能實現。
但現實中,職場上的路並沒有他們想象那麼簡單、順暢;各種挫折會接踵而至。比如在公司裏,雖然他們每天都辛勤工作,但處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難以展現自己的光芒,像從事一些行政性工作,再兢兢業業也難以引起老板的注意;另外,許多上司疾賢妒能,一看下屬工作勤快、能力很強,生怕有一天居於自己之上,於是平日裏拚命打壓;或者有些人看到周圍人才濟濟,比自己強的人有的事,於是又自卑起來,慢慢埋沒掉自己的雄心;甚至有的人在公司裏奮鬥了好多年,一直夢想著某個職位,好不容易等到空缺,公司又安排另外一個人去填補;於是他惱羞成怒,就在公司準備重用他的時候,他卻遞交了辭呈,又跑到另外一家公司重新奮鬥……職場中,有許多懷才不遇,乃至於半途而廢的人,有的人已經走到了成功之外,卻不肯再堅持一點點,而讓人摳腕歎息,相信大家看了以下這個故事,一定會頗有一番感觸。
兩個探險者迷失在一片茫茫的沙漠中,因為長時間缺水,兩人嘴角已裂開了一道道血口,如果再找不到水,兩人就隻有活活渴死。於是兩人商議:由一個去找水,另一個留下來看守行李。那個去找水的人拎上空水壺,臨走時遞給另一人一把手槍,告訴他說:“這裏有5顆子彈,你隔一小時就放一槍,這樣當我找到水後也不會迷失方向,可以循著槍聲找到你。千萬記住,好嗎?”看到同伴點了點頭,他才轉頭前去找水。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槍膛裏隻有一顆子彈了,可依然沒看見同伴的身影。這時,各種各樣的恐懼開始圍繞著他:“他已經被沙漠淹沒了,或者渴死了,或者被什麼動物吃了。”越想越怕,仿佛嗅到了死神的氣味;在絕望中,他把最後一顆子彈射進了自己的腦袋。一個小時後,同伴循著槍聲,拎著壺水回來了,見到的卻隻有一具屍體。
本來在堅持一會兒就成功了,卻因為一時感情用事,自己放棄希望,從而徹底地失敗了;職場中有許多類似這樣的例子,本來老板對他很看重,但因為某些短期的不公平行為,或者一時間覺得工作壓力太大,而便毅然辭去職務,又重新尋找職業,從底層做起;或者有些人因為一時的成敗,走不出那重陰影,以致一蹶不振。
3 滄海橫流,方見英雄本色
職場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讓很多有才華的人在重大決策麵前畏首畏尾,而錯失良機。而有的人,在關鍵時刻該出手時就出手,他的能力很快得到領導認可,升職加薪自然是不在話下。
老板不在,公司遭遇突然事件,怎麼辦?是退避三舍,還是挺身而出撐大廈於斷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現。德才出眾者會視為一次表現自己的好機會,敢於拍板拿主意,既為公司解了難,又顯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定會讓老板器重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