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回答"A":你很善於合作,但並非失去個性;你認為禮尚往來是一種美德,在商業生活中亦不可缺少;你慷慨助人,同樣也希望別人同樣回報你。
大部分回答"B":你是一位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不願意為自己找麻煩,不想讓自己的生活規律、工作秩序受到幹擾。無疑,你有困難時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幫助。
大部分回答"C":你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孤家寡人。
真情百葉窗:鯰魚效應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沙丁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所以漁民總是千方百計地想法讓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可是雖然經過種種努力,絕大部分沙丁魚還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卻有一條漁船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船長嚴格保守著秘密。直到船長去世,謎底才揭開。原來是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裏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鯰魚進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便四處遊動。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左衝右突,四處躲避,加速遊動。這樣一來,一條條沙丁魚歡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原來鯰魚進入魚槽,使沙丁魚感到威脅而緊張起來,加速遊動,於是沙丁魚便活著到了港口。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這是唐代詩人盧綸寫的《塞下曲》,說的是飛將軍李廣一次夜裏外出,猛見前方草叢裏臥著一隻"老虎"。李廣大驚失色,嚇出一身冷汗,隨即引弓射虎。第二天早晨,當他們去尋找"死虎"時,發現臥在地上的不過是一塊巨石。敢情是晚上看走眼了。再看那枝箭,箭鏃竟然深深地埋進石頭裏。李廣暗暗稱奇,隨即再引弓射石,無論使多大的勁,箭都再也射不進石頭了。人在受到驚嚇或精神高度緊張、亢奮時,會迸發出超常的能量。
醫學界認為人們受到驚嚇或刺激時,腎上腺會分泌出大量的激素,使人產生前所未有的能量和生存力。
當一個組織的工作達到較穩定的狀態時,常常意味著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降低,"一團和氣"的集體不一定是一個高效率的集體,這時候"鯰魚效應"將起到很好的"醫療"作用。一個組織中,如果始終有一位"鯰魚式"的人物,無疑會激活員工隊伍,提高工作業績。
"鯰魚效應"是企業領導層激發員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現在兩方麵,一是企業要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氣、思維敏捷的年輕生力軍引入職工隊伍中甚至管理層,給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舊的懶惰員工和官僚帶來競爭壓力,才能喚起"沙丁魚"們的生存意識和競爭求勝之心。二是要不斷地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管理觀念,這樣才能使企業在市場大潮中搏擊風浪,增強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
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上帝對他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
上帝領著這個人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但每個人看上去都是一臉餓相,瘦骨伶仃。他們每個人都有一隻可以夠到鍋裏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裏。有肉湯喝不到肚子,隻能望"湯"興歎。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到另一個房間。這裏的一切和剛才那個房間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身寬體胖,正在快樂的歌唱著幸福。
"為什麼?"這個人不解地問,"為什麼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卻能喝到?"
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在這兒,他們都會幫對方盛湯。"
合作與競爭都是一場博弈。古語有雲,世事如棋。生活中每個人如同棋手,其每一個行為如同在一張看不見的棋盤上布一個子,精明慎重的棋手們相互揣摩、相互牽製,人人爭贏,下出諸多精彩紛呈、變化多端的棋局。博弈也是個人或組織,麵對一定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從各自選擇的行為或是策略進行選擇並加以實施,並從各自取得相應結果或收益的過程。
同樣的條件,為什麼一些人把它變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卻經營成了地獄?關鍵就在於,你是選擇共同幸福還是獨霸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