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合理密植
貓爪草葉片展幅僅12cm,塊根小,吸收養分的須根生長淺、分布狹,必須密植才能增加單位麵積產量。每畝種植4.5萬株左右,行株距15cm×10cm。
4.摘除分枝
貓爪草在1月初開始長分枝,分枝基部先長2~3張似基生葉形狀的葉片。這種分枝多達4~7條,長達25cm,開花茂盛,生長期長達3個月,消耗養分很多,嚴重影響地下塊根的生長、膨大。因此,在分枝長7cm左右時應剪去頂部,再長第二批時用同樣方法剪去,連剪3次。試驗表明,摘除分枝的可增60%以上。
5.中耕除草
貓爪草有兩個最佳生長期:霜降至小雪、驚蟄至清明。栽培成活後應及時鬆土除草,不要傷根。貓爪草較耐寒,在不低於-40℃地區均能安全越冬,無需特殊管理。
6.病蟲害防治
1月初至3月下旬,由於低溫、陰雨,易發生立枯病,由心葉莖部開始腐爛,逐漸內外蔓延,導致整株死亡。此病發展較快,防治不及時會導致毀滅性損失。防治方法:分株種植前用生石灰撒施或溝施,進行土壤消毒;在12月底發病前噴灑50%可濕性退菌特600倍液,以噴濕葉麵為準。以後如發現病株,把病株連同附近土壤挖起,集中加草燒毀,消除病灶,再在原株穴內撒生石灰消毒,並每隔2d對健康苗噴一次退菌特,連噴3次。作為栽培預防措施,可在1月初起進行控水。不到十分幹旱不澆水,以杜絕低溫多濕的發病條件;並蹲苗,使苗粗壯。不要連作。四、采取、加工與貯藏
1.種株貯藏
立夏收獲後,將貓爪草莖葉剪掉貯藏,在室內鋪一層10cm厚黃沙,然後把草莖鋪在黃沙上麵,厚10cm,再鋪一層黃沙,可鋪5~6層,保持黃沙濕潤。也可在原生長地裏讓其自然越冬,8月份澆水,9月份貓爪草破土而出,15d苗齊,10月份隨挖隨分株栽培。
2.采收
貓爪草種子繁殖2~3年,塊根繁殖1年以上,可在春季5~6月份、秋季9~10月份開始收獲。挖出地下根莖,除去地上莖葉,須根,洗淨泥土,曬幹即可出售。
3.加工
塊根洗淨曬幹即可入藥。貓爪草以色黃褐、質堅實飽滿者為佳。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藥典>製定的藥材商品標準,貓爪草商品規格不分級,幹貨,呈紡錘形,黃褐色或灰色,微有皺紋,質堅實,斷麵類白色或黃白色,有粉性,氣微,味微甘,成個,無破碎,無雜質、蟲蛀、黴壞,
4.貯藏
置通風幹燥處保存,防潮、防蟲蛀。要求溫度30℃以下,相對濕度65%~75%,商品安全水分為10%~12%。五、開發與利用
貓爪草甘、辛,溫,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軟堅化痰、散結消腫等多方麵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頸淋巴結結核、肺結核、抗腫瘤和治療各種急慢性咽炎等疾病。臨床上常用的製劑既包括丸劑、散劑、25%酊劑、膠囊、合劑及單、複方煎劑等內服製劑,還有凡士林紗條、10%提取液、30%軟膏等外敷製劑,此外尚有注射液。但以上製劑多為院內製劑,僅貓爪草膠囊獲得了正式的批準文號。
貓爪草是野生家種的名貴藥材品種,本品供醫療配方和生產中成藥用原料,為目前緊俏藥材之一,市場價格成倍增長。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野生資源逐年減少,家種不多。而目前貓爪草的研究多集中在化學成分、理化性狀、臨床應用等方麵,而在基礎研究如栽培技術方麵的研究少有報道,在食用保健等其他方麵的研究還未曾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