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屬於亞熱帶和暖溫帶樹種,在年平均氣溫14~18℃、冬春溫涼、夏秋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生長良好,在嚴寒的冬季(- 200C)易受凍害,在常夏無冬的熱帶生長不良。喜陽光充足,抗旱性較強,但不耐澇。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土層深而肥沃下生長良好,結實多。
銀杏分布於我國的20多個省市區,東到遼寧的丹東,北到撫順,西到蘭州,南達雲南、台灣省。白果的主產區在山東的郯城;江蘇的邳城、泰興;河南的新縣、光山;安徽的金寨、霍山、歙縣等;浙江天目山的東西兩側,湖北大洪山區的隨州、安陸一帶;廣西北部的靈川、興安和全州沿海山脈。在山東與江蘇交界處集中分布,有集中成片栽培的銀杏林。
三、栽培技術
中國栽培銀杏的曆史較早,從現存古樹的樹齡來看,商、周之間(大約公元前11世紀)即有栽培。但是這種栽植不具規模,隻是零星散生於佛教和道教的寺庵和觀院。作為采種和食用的產業性栽植,始於三國時期的江南。黃河中下遊的銀杏產業性栽植,大約在公元11世紀,從浙、皖傳人;山東郯城及江蘇邳縣位於沂河兩岸,是我國最北的白果集中產區,自稱栽植曆史千餘年,產業栽植的曆史應晚至南宋到元朝時期,與江蘇"三泰"產區同期,種源來自浙江、皖南,可以品種類群為證。江蘇南部的栽植曆史更晚,大約在清朝同治至光緒初期,19世紀後半葉,距今100餘年。栽培技術和生產上使用品種,則以江蘇的泰興和吳縣最早,家佛指和大佛手是中國民間選育最早的地方品種。
銀杏實生樹苗期長,種後20多年才能開花結果。一般的嫁接苗,因大多采用側芽,樹體偏冠現象嚴重,葉幕層薄,不利於早結豐產,多數長勢差,形成小老樹。一般采取銀杏高位主枝嫁接,嫁接後第二年有部分植株開花,第三年結果株率達100%,第四、第五年株產達5~10kg,達到了速生早結豐產的目的。
1.先種實生苗,形成一定樹冠後再高位嫁接
要做到"大坑、大肥、大苗"定植。選土壤條件較好、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前挖定植穴,長、寬、深各Im,放入土皮、雜草等土雜肥,每穴加廄肥50~100kg_過磷酸鈣1kg、石灰1kg。一層肥一層土,填穴時,中下部可放人少量的石塊,這樣有利於根係生長。選擇苗高0. 8~1m、直徑2。m以上'、根係發達、無病蟲害的壯苗定植。定植後逐年擴穴並深施重肥改土,每年淋水肥5~6次,以人畜糞尿為主,化肥為輔。實生苗根係發達,根深葉茂容易形成樹冠,種後4~5年,當離地麵高度Im處樹幹直徑達7~8cm,樹冠已形成5~6級枝、樹高達4.5m以上時再嫁接。
2.在早結豐產優良的單株上采接穗
優良單株入選條件:一是抗逆性強;二是果大質優,果實潔白飽滿,果形好;三是早結、連年豐產穩產,大小年不明顯。接穗應選優良單株中上部直徑0.8cm以上、生長充實、芽眼飽滿、無病蟲害的當年生壯枝。
3.因樹造型
留中心幹高3~3. 8m,根據原有的樹形確定采用主幹多層型或主幹無層型。主幹多層型利用銀杏主枝近輪生的特點,第一層主枝3個,第二層3個,第三層2~3個,第四層即在中心幹上接一個粗壯的頂芽。第一層距地麵0.8~1m,層間距0.6~0. 8m,相鄰主枝間不重疊,主枝共9~10個。主幹無層型,主枝10~15個,不分層次,最下枝距地麵約0.8m,最上枝在中心幹上接一個粗壯的頂芽,無層型主枝自然分布,交錯排列。嫁接部位選擇主枝背側方距樹幹約10cm處最好,如果主枝部分太長,一是生長勢弱,二是樹冠不緊湊,三是增加了以後的抹芽量。
4.嫁接時期與方法
秋季采用芽腹接法。時間以選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好,最好能選下過透雨後的陰天或晴天嫁接,幹旱、潮濕、高溫、低溫天氣都會影響嫁接成活率。嫁接時,除將有礙操作的枝葉剪除外,其餘的枝葉應盡量保留,利用葉片光合作用製造的養分,供樹體生長及儲藏。嫁接半個月後檢查接穗是否成活,未成活的再補接。翌年"立春"後,盡早將未嫁接的枝條從基部剪除,枝條大的用鋸鋸除,已嫁接了的枝條從嫁接芽上方1~2cm處剪截,不要等到萌芽後再剪,截枝、疏枝過晚會影響嫁接接芽的成活。
春接在春季萌芽前進行,時間為2月底至3月中旬,采用單芽切接法較好。選留要嫁接的主枝,留10多厘米長短截,在背側方嫁接,其餘不嫁接的枝條一律從基部剪除。最上層在中心幹上接一個粗壯的頂芽。
5.嫁接後的管理
4月份,新芽大量萌發,從砧木段發出的萌蘖要抹除,否則它們會"欺壓"嫁接芽,導致嫁接芽大部分死掉,不死的也生長不良,應每隔4~5d抹一次。5月中下旬嫁接芽已長成新梢,嫁接部位迅速膨大,要解綁、鬆綁。解綁過晚,包紮物緊紮嫁接口,影響抽芽生長,嚴重的包紮物會陷入接口內,難以解除。解綁後用小繩重新綁縛,6~7月份再鬆綁兩次,8月份之前不得解除綁繩,因嫁接部位尚未牢固,易被風折斷。
5~6月份,新梢尚未木質化時,用拉、扶、撐等辦法使嫁接新梢形成理想的樹冠骨架,經整形,主枝向四周均勻伸展生長,主幹多層型每層三主枝彼此水平夾角約為120。;無層型主枝自然分布。各主枝與樹幹間基角50。~60。,腰角約70。~80。。最上一層頂芽新梢用小竹片或木棍綁縛在中心幹上作支柱,並高於中心幹0. 5~0. 8m,綁縛扶直新梢,使其向上生長。
6月上旬後,嫁接芽長成新梢,輸導組織完善,光合作用加強。此時可在嫁接主枝以下的樹幹上留些新梢枝葉,因當年新葉量少,光合作用產物有限,樹幹上的新枝葉光合作用的產物就近供應根係,避免大量截枝後根係得不到充足的養分而死亡。保留部分新梢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保護樹幹,避免陽光暴曬灼傷樹幹。但長勢旺的新梢要抹除,隻留部分長勢中等或細小枝,樹幹上留的新枝在第二年"立春"後剪除。采用此法嫁接的銀杏樹,當年可抽10多條長Im多、直徑大於2cm的粗壯新枝,第二年各主枝著重培養兩個副主枝,第三年樹冠高度可達5m以上,冠幅可達3m左右。
6.其他管理
在果園管護中要加強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繼續做好擴穴施肥改土、整形修剪工作。高位主枝嫁接的樹體大多不會偏冠,大枝分布合理,枝組分布均勻,葉幕層厚,很快形成結果枝組。4月上中旬當發現部分雌花吐性水時,即可用雄花粉授粉,初結果樹因花量少,花期吐性水不一致,可授粉3~4次,每隔1~2d授粉一次,以保證多數雌花受精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