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聘用你來做好工作,但更重要的是,聘用你積極地思考並運用你的判斷力,以公司的利益為前提采取行動。所以,職場中的每一個人都要時刻幌醒自己,任何工作都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可能。積極進取,工作中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攀登者不僅敢於向可能性挑戰,而且敢於向不可能挑戰,而這種挑戰就是成功的進取心所驅動的。莫德克·布朗的成功經曆,完美地詮釋了進取心與成功之間的聯係。莫德克是美國棒球界曆史上最偉大的投手之一。他從小就下決心要成為棒球聯盟的投手。然而,他的成功並非是上帝偏愛的緣故。因為不幸的是,他小時候在農場做工的時候,右手被機器夾住,失去了食指的大部分,中指也受了重傷。要知道,對於一個投手,失去手指意味著什麼。成為全棒球聯盟最好的投手,在這個事件之前是完全可能的。可現在,手變成這樣,這個夢想好像永遠隻能是夢想了。可是這位少年不這樣想:他完全接受了這個不幸的現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學會用剩餘的手指投球,終於他成為地方球隊的三壘手。有一天,莫德克從三壘球到一壘,教練剛好站在一壘的正後方,看到旋轉的快速球劃著美妙的曲線進入一壘手的手套裏,驚歎道:"莫德克,你是天才投手。球控製得太出色了,球速也快。那種會旋轉的球,任何擊球手都會揮棒落空的。"莫德克投的球速度快,又有角度,上下飄浮,然後進人捕手手套的中央,擊打者都束手無策。莫德克將擊球手一個個三振出局。他的三振紀錄和成功投球的次數都很了不起,不久便成為美國棒球界最佳投手之一。芷是受傷的手指,也就是變短的食指和扭曲的中指,使球產生了如此與眾不同的角度和旋轉。少年奠德克之所以能成功地實現自己的夢想,正是靠著一股永遠進取的精神才取得了成功。
對於一個有進取心的人來說,即使屢遭失敗也仍然t分努力。成功的大小不是由這個人達到的人生高度衡量的,而是由他在成功路上克服的障礙的數目來衡量的。堅持不懈的人不會僅靠運氣來取得成功。處境不利時,他們堅持工作,他們明白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也不能放棄努力。這是成功的關鍵所在。成千上萬的人會選擇放弁,但也有一些人會像托馬斯·愛迪生那樣堅持不懈。愛迪生說: "我是在別人都停下來的地方開始的。"成功的職場人士都喜歡問自己:"怎樣才能將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具有這樣永不滿足現狀的意識,自然就能夠了解自己所欠缺和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積極進取,充分挖掘大腦潛力我們的頭腦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和地球上的自然資源不一樣.人的腦力資源會越用越豐富,隻有到不用時才會窮盡。心理學家做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隻從智商角度來講,大多數人都是差不多的。一個人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是看人們如何去開發潛能,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塞爾·瑪利特是美國的一名科學家,因家境貧寒,沒有讀多少書,而是直接進了工廠當一名車工。可是,對一個剛滿15歲的小孩子來說,當車工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剛開始的時候,他一竅不通,但他很勤奮,從來不錯過任何學習的機會。逐漸地.塞爾·瑪利特成了一名技術嫻熟的車工。可是,塞爾·瑪利特卻不滿足於現在的狀況,他逐漸對生產機器產生了興趣,並發現了其中的諸多不足,他決定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些不足。經過數十年如一日的艱苦奮鬥,塞爾·瑪利特不但成為一名非常有名的工程師,還是擁有多項發明的科學家。而塞爾·瑪利特在自我評價時卻說:"我天生條件很差,知識比較缺乏,我取得的成績完全是靠自己的積極進取。但是,這至少也能說明我具有發明創造方麵的潛能。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將這些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了。可見,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的差異,主要原因在於我們是否完全將自己的才能完全發揮出來。而才能的發揮,除了方法外,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積極進取。如果我們能夠始終將積極進取作為工作的一個準則,那麼我們的人生就會因此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擁有"再拚一下"的心態 一個人的危機與喪失積極向上心態有極大關係,因為缺乏積極向上心態的人,身上就會缺少"再拚一下"這種動力!實際上.對於那些優秀者,他們不光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脫穎而出.而且靠"再拚一下"的積極向上的態度克服隨時都有可能襲來的消極心態。你在上學時,曾舉過手發言嗎?你肯定會笑著說到: "真是的.誰還沒有舉過手呢?"但是你知道"多多舉手"的作用嗎,當你讀完下麵這則故事時就會明白這一點。一位很有智慧的心理學家,在他的小女兒第一天上學之前,教給她一項訣竅:在學校裏要多舉手。小女孩真的遵照父親的叮嚀,老師發問時,她總是第一個舉手的學生。不論老師所說的、所問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夠回答,她總是舉手。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老師對這個不斷舉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極為深刻。不論她舉手發問,或是舉手回答問題,老師總是優先讓她開口。而因為許多次這種不為人所注意的優先舉手發言,竟然令小女孩在學習的進度上,以及自我肯定的表現上,甚至於許多其他方麵的成長,大大超越其他同學。多多舉手,正是心理學家教給女兒學習好的武器。成功者總是積極主動的,失敗者則是消極被動的。成功者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怎樣才能做得更好?而失敗者的口頭禪則是:那義不光我的事。絕大多數人之所以無所成就、默默無聞,之所以隻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無足輕重的次要角色--包括那些懶惰閑散者、好逸惡勞者、平庸無奇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們缺乏"再拚一下"的積極向上的心態。對於一個試圖克服生存危機的人來說.不管他是多麼地一貧如洗、身無分文,隻要他渴望著有一種克服消極心態的積極向上的力量,希冀著完善自己,那他就是大有希望的。但是,對於那些胸無大誌、甘於平庸之輩,我們則是無計可施;如果他自身不想克服消極心態,即便外人再怎麼推動和激勵都是無濟於事的。對於一個渴望克服消極心態,一定要消除自身危機的人來說,任何東西都很難阻礙他前進的腳步。不管他所處的環境多麼惡劣,也不管他麵臨多少不利的製約因素.他會不停地尋找自己的優勢,總是能通過某種途徑脫穎而出.我們不可能阻擋一個林肯式的人物或者是威爾遜式的人物的崛起,對於這樣的一些人來說,即便是貧窮到買不起書本的地步,他們依舊可以通過借閱而獲得夢寐以求的知識,並把危機轉變成優勢。當我們熱切地渴望去做一件事並堅信自己肯定能成功時."再拚一下"的積極向上的心態也就在無形之中為自己增加了幾倍的動力。那麼,對我們而言,積極的心態到底是什麼?讓我們來看一看亞曆山大大帝是如何說的吧。亞曆山大出發遠征波斯之前,他將所有的財產分給了臣子們。大臣皮爾底加斯非常驚奇,問道:"那麼,陛下帶什麼啟程呢?"對此,亞曆山大回答說:"我隻帶一種財寶,那就是'希望'。"昕到這一回答,皮爾底加斯說:"那麼請讓我也來分享它吧。"於是,他謝絕了分配給他的財產。人生不能沒有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在希望之中。如果有人生活中沒有希望,那麼他就是個失敗者。即使我們身處逆境之中,隻要抱著"再拚下"的積極心態,就能打開一條活路。Why 勝利者天生是傾向於行動的人,傾向於挑戰的人。人生到處充滿挑戰,成功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敢於接受挑戰,激發挑戰挫折的氣魄。在我們和老板之間,最大的障礙是什麼?不是那些我們看來虎視耽眈的競爭者,也不是那些嫉賢妒能的老板,最大的障礙是我們自己!隻有敢於挑戰的人才會獲得成功。向高難度的工作挑戰 一個人的思考方式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不敢向高難度的工作挑戰,無疑是對自己的潛能畫地為牢,隻能使自己原本無限的潛能化為有限的成就,同時也會導致自己的天賦得不到最好的發揮。對於工作,勇於挑戰的人和懦弱膽小的人,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有著天壤之別,根本無法相提並論。一位成功的外國老板曾這樣描述自己心中的理想員工:我所需要的員工是具有奮鬥進取、敢於向高難度的工作挑戰的人。而那些勇於向高難度的工作挑戰的員工,始終是人才市場上的"短缺貨",始終供不應求。在如此失衡的市場環境中,如果你是一個"安全專家",不敢向"高難度"的工作挑戰.那麼,在與"勇於挑戰的職場勇士"的競爭中,永遠不要奢望得到老板的垂青。當你萬分羨慕那些有著傑出表現的同事,羨慕他們深得老板器重並被委以重任時,那麼,你一定要明白,他們的成功決不是偶然的。你也許會用"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來反駁這些思想,其實,很多看似"不可能"的工作,困難隻是被人為地誇大了。當你冷靜分析、耐心梳理,把它"普通化"後,你常常可以想出很有條理的解決方案。當然,挑戰高難度的工作,會有兩種相反的結果,即成功和失敗。如果你對自己的挑戰力判斷有誤,挑戰之後讓"不可能完成"變成現實,千萬不要沮喪失望。聰明、成熟的老板,一定不會隻看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了,他決定你是否應該受到器重.還會觀察你的敢於挑戰的工作態度和頭腦的運用。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沒有一種挑戰會有馬到成功的必然性。所以,你依然是老板喜愛的"職場勇士"。同時,你所經曆的、所得到的,都是膽怯觀望者們永遠都沒有機會知道的--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敢嚐試。敢幹挑戰,贏得更多成功的機會 一個不敢挑戰自我的人,隻能懦弱地活著。 從美國成功的廣告人羅傑斯爾身上,我們就會發現挑戰的巨大魅力。1972年,羅傑斯爾剛剛高中畢業,他想找份工作,打算從銷售工作開始。他夢想擁有公司配的又新又好的汽車,一份豐厚的薪水外加傭金和獎金,每天西裝革履地上班,還有出差的機會。一天,羅傑斯爾偶然發現了一則招聘廣告:一家出版公司的全國銷售經理要在本城呆2天,隻為了招聘一位負責4個州內的各書店、百貨公司和零售商的業務代表。羅傑斯爾夢想在將來成為作家或出版家,所以"出版"二字對他來說是有吸引力的。廣告叉說,起初月薪2000美元到2500美元,外加傭金、獎金、公務費和公司配車,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工作。然而,不幸的是,他去麵試時,那位全國業務經理很客氣 地向他解釋,他不是他們要找的人。一是羅傑斯爾太年輕,二 是他沒有工作經驗,三是他沒念過大學。這份工作顯然是為年 齡在30-40歲之間、大學畢業、並具有相當豐富經驗的人準 備的,高中剛畢業的他顯然不適合。該公司已有幾位應聘者待 定,盡管羅傑斯爾竭力毛遂自薦,但招聘者態度堅決--他就 是不夠格。這時,羅傑斯爾亮出了絕招。他說:"你們這個地區缺商務代表已經4個月了.再缺2個月也不至於怎麼樣吧。聽聽我的主意:讓我做2個月,公司隻負擔公務費,我不要工資,還開我自己的車。如果我向你證明勝任這份工作,你再以半薪雇我2個月,不過我要全額傭金和獎金,還得給我配車。如果這2個月我仍勝任這份工作,你就用正常條件錄用我。"業務經理聽完羅傑斯爾的一番話點頭微笑,他被破格錄用了。羅傑斯爾的表現並未讓他們失望,在很短的時間內,羅傑斯爾憑借自己的努力,重組了銷售流程,短期內在重要的地區讓更多新客戶的產品擺在了他們的攤位上,進到了新的非書店連鎖的大公司,兩個月後,羅傑斯爾有了公司的配車、全額工資、全額傭 金和獎金。可見,勇於挑戰自我,才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和成功。有句 格言說得好: "失敗者任其失敗,成功者創造成功。"格言強 調,勝利者天生是傾向行動的人、傾向挑戰的人,人生到處充滿挑戰,成功的關鍵在丁你是否敢於接受挑戰,激發挑戰挫折的氣魄。其實,我們若開始以失敗者自居,便會真的成為失敗者。"你以為自己是怎樣的人,就真的會成為怎樣的人。"這句名言在此處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