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勇敢做自己,表現“沒商量”(1 / 3)

第五章勇敢做自己,表現“沒商量”

不妨有些野心遠。目標就是方向,目標就是動力。你有多大的目標,就決定你能夠走多

不妨有些野心。

巴拉昂是一位年輕的媒體大亨,以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迅速躋身於法國50大富豪之列,1998年因前列腺癌在法國博比尼醫院去世。臨終前,他留下遺囑,把他4.6億法郎的股份捐獻給博比尼醫院用於前列腺癌的研究,另有100萬法郎作為獎金,獎給揭開窮人之謎的人。

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

如果你所設定的目標是一隻鷹,那你可能隻射到一隻小鳥,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月亮,那你可能就射到了一隻鷹。某些人之所以貧窮,大多數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無可救藥的缺點,即缺乏野心。他們所追求的隻是一種平常、閑適的生活,有的甚至隻要溫飽就行,即有飯吃、有床睡,這些就恰恰使他們一輩子成為不了富人。因為他們的目標就是做窮人,當他們擁有了最基本的物質生活保障時,就會停滯,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沒有野心,從而讓他們貧窮。古文中曾記載,仲永3歲便能成詩作文,才華橫溢,但卻滿足現狀不思進取,沒有繼續填充自己揚名宇內的野心,終於泯沒於眾人。

翻開史業,讓我們回顧一下在曆史上曾有深遠影響的人物,拿破侖在軍事院校就讀時曾立誓要做一名卓越的統帥並吞並整個歐洲,由此他的勃勃野心可見一斑。在學校期間,他將自己定位在一個很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最終以優異成績做了一名炮兵,開始了他的霸業之旅。成吉思汗揚言大地是我的牧場,有雄鷹的地方就有我的鐵騎,造就了成吉思汗時代。同樣,讓我們來看一下中國近代。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一批不甘平凡勇於挑戰的弄潮兒們脫穎而出。借著改革的東風,他們幾乎都成了浪尖上的人物,都富裕了。前不久,一些好萊塢的新貴和其他幾位年輕的富翁就此話題接受電台的采訪時,都毫不掩飾地承認: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藥,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

巴拉昂逝世周年紀念日,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視下打開了那隻保險箱,揭開了謎底:窮人最缺少的是野心——那成為富人的野心。明確最想要的 如果發現了你最想要的,就把它馬上明確下來,明確就是力量,它會植根在你的思想意識裏,深深烙印在腦海中,讓潛意識幫助你達成所想要的一切。

一則寓言故事講道:過去同一座山上,有兩塊相同的石頭,三年後發生截然不同的變化,一塊石頭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塊石頭卻受到別人的唾罵。挨罵的這塊石頭心理極不平衡地說道:“老兄呀,三年前,我們同為一座山上的石頭,今天產生這麼大的差距,我的心裏特別痛苦。”另一塊石頭答道:“老兄,你還記得嗎?曾經在三年前,來了一個雕刻家,你因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告訴他隻要把你簡單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時想象未來的模樣,不在乎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所以產生了今天的不同。”

兩者的差別:一個是關注想要的,一個是關注懼怕的。過去的幾年裏,也許同是兒時的夥伴、同在一所學校念書、同在一家單位工作,幾年後,發現兒時的夥伴、同學、同事都變了,有的人變成了“佛像”石頭,而有的人變成了另外一塊石頭。

你期望自己怎樣生活在這個世界卜-?未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最想得到的是什麼?

假如有一輛沒有方向盤的超級跑車,即使有最強勁的發動機,也一樣會不知跑到哪裏;同理,不管你希望擁有財富、事業、快樂,還是期望別的什麼東西,都要明確它的方向在哪裏,為什麼要得到它,將以何種態度和行動去得到它。

“人生教育之父”卡耐基說:“我們不要看遠方模糊的事情,要著手身邊清晰的事物。”

假設今天上帝給你一次機會,讓你選擇五個你想要的事物,而且都能讓你夢想成真,你第一個想要的是什麼?假如隻要你選擇一個,你又會做何選擇呢?假如你生命危在旦夕,你人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事情還沒有去做或者尚未完成?假如給你一次重生的機會,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如果發現了你最想要的,就把它馬上明確下來,明確就是力量。它會根植在你的思想意識裏,深深烙印在腦海中,讓潛意識幫助你達成所想要的一切。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隻有想不到的事情,隻要你能想到,下定決心去做,你就一定能得到。選準你的舞台 從實踐看,往往是奮鬥目標越鮮明、越具體,就越有益於成功。正如作家高爾基所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目標,是一個人未來生活的藍圖,又是人精神生活的支柱。美國著名整形外科醫生馬克斯韋爾·莫爾茲博士在《人生的支柱》中說:“任何人都是目標的追求者,一旦達到目的,第二天就必須為第二個目標動身起程了……人生就是要我們起跑、飛奔、修正方向,如同開車奔馳在公路上,有時偶爾在岔道上稍事休整,便又繼續不斷在大道上奔跑。旅途上的種種經曆才令人陶醉、亢奮激動、欣喜若狂,因為這是在你的控製之下、在你的領域之內大顯身手,全力以赴。”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生,就是無的放矢,缺少方向,就像輪船沒有了舵手,旅行時沒有了指南針,會令我們無所適從。

一個明確的目標,可令我們的努力得到雙倍、甚至數倍的回報。

而另一方麵,如果目標太多,也會令我們窮於應付,覺得辛苦,並且令我們的努力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因為我們的努力不夠集中。

古時候有一個財主,找一個部落首領討要一塊土地。部落首領給他一個標杆,讓他把標杆插到一個適當的地方,並答應他說:如果日落之前能返回來,就把首領駐地到標杆之間的土地送給他。財主因為貪心,走得太遠,不但日落之前沒有趕回來,而且還累死在半路上。這個財主沒有自己的目標,或者說目標不具體,所以失敗了。

卡內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他決定要製造鋼鐵時,腦海中便不時閃現這一欲望,並變成他生命的動力。接著他尋求一位朋友的合作,由於這位朋友深受卡內基執著力量的感動,便貢獻自己的力量;憑借這兩個人的共同熱忱,最後又說服另外兩個人加入行列。這四個人最後形成卡內基王國的核心人物,他們組成了一個智囊團,他們四個人籌足了為達到目標所需要的資金,而最後他們每個人也都成為巨富。但這四個人的成功關鍵並不隻是“辛勤工作”,你可能也發現到,有些人和你一樣辛勤工作——甚至比你更努力——但卻沒有成功。教育也不是關鍵性的因素,華爾頓從來沒有拿過羅德獎學金,但是他賺的錢,比所有念過哈佛大學的人都多。

偉大的成就.源於對積極心態的了解和運用,無論你做什麼事,你的心態都會給你一定的力量。抱著積極心態,意味著你的行為和思想有助於目標的達成;而抱著消極心態,則意味你的行為和思想不斷地抵消你所付出的努力。當你將欲望變成執著,並且在設定明確目標的同時,也應該建立並發揮你的積極心態。但是設定明確目標和建立積極心態,並不表示你馬上就能得到你所需要的資源,你得到這些資源的速度,應視需要範圍的大小,以及你控製心境使其免於恐懼、懷疑和自我設限的情形而定。

朋友們,如果你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你就應該放下手上的一切其他事情,坐下來,認真思考一下適合自己的目標了。

另一方麵,如果你的目標太多的話,隻會令你眼花繚亂,你也得坐下來,把它們都寫在紙上,然後逐個分析它們,將不重要的刪掉,留下對你最重要也最適合你去發展和追求的目標。然後,就把它作為你的努力方向去奮鬥吧。如果中間發現這個目標同你的大方向有出入,你可以隨時中途調整你的目標。這好比你一個人對著好幾個箭靶在射擊。想想看,你是指哪兒打哪兒,還是打哪兒指哪兒?小貓釣魚的做法是不會令我們成功的,成功隻光顧專心致誌的老實人。

目標是指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標準,有了目標,努力便有了方向。一個人有了明確的目標,就會精力集中,每天想的、做的基本上都與之所要實現的目標相吻合,避免做無用功。為了實現目標,他能始終處於一種主動求發展的競技狀態,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能精神飽滿地投入學習和工作,能夠脫離低級趣味的影響,而且為達到目標能夠有所棄,一心向學,因此,能夠盡快地實現優勢積累。這就像登泰山一樣,漫無目標者是隨便走走,一會兒參觀岱廟,一會兒選幾個美景攝影留念,東遊西逛,還沒有走到中天門天就黑了。相反,如果你把目標確定為盡快到達玉皇頂,你就會像參加登山比賽一樣,中途無心四處張望、逗留,熱鬧、美景全不去看,甚至帽子被風刮跑了也不肯花費時間去撿,當然會比較快地到達極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