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一:語言魅力
聆聽過姚老師的很多次經驗介紹和述職,在我的印象中站著發言的次數多於坐著發言的次數,脫稿的次數多於拿稿的次數。在她的發言中不僅顯示出語文老師的文采,而且也有數學老師的邏輯。記得姚老師曾經用一組電話號碼總結了她這一年來的工作,幾次做課,幾次論壇,幾次獲獎……短短幾十個字讓我們感受到了姚老師這一年來繁重的工作。記得姚老師曾經請來電視台的朋友,組織我們全學年老師拍了次電視,用記錄片的形式在“紅杉團隊評比”中彙報了我們組的工作;記得北京師範大學學習結束,,姚老師又以這樣一句經典台詞結束了她的彙報:“去時的車票誰給報了?”多少次在老師們的回味中結束了講話,多少次喚起了老師們的共鳴,多少次博得了台下熱烈的掌聲,這就是姚老師行事的巧妙,語言的魅力。
感悟二:人格魅力
2001年我送走了我的第一屆畢業班,又接了一個新的畢業班,有幸走進了五年組,有幸和姚老師共事。剛來不久,恰逢學校評選“校優秀班主任”,當時作為學年組長的姚老師找到了我,說了這樣一番話:“學校讓每個學年報兩名同誌,我和昕燁獲得的榮譽很多了,這次就把機會讓出來,但是我還是覺得咱學年優秀的老師太多了,而名額太少,所以我到校長那兒去爭取了。不過,我要跟你說聲,我沒給你爭取,第一因為你剛來,工作情況我不太了解,第二你還年輕,將來有很多機會。”對我而言,榮譽無所謂,可姚老師的人格卻很讓我佩服,誠誠實實做事,誠誠懇懇待人。也許就是因為姚老師這份坦坦蕩蕩、實實在在的性格,她才收獲了領導的信任、同事的尊敬、朋友的關愛。
感悟三:生活魅力。
可以說姚老師的工作量是很大的,當上名師以後,她經常參加各種論壇、到外麵支教,加上班級繁瑣的管理工作,教育教學工作,有時候經常是幾件事一起擠下來,連我們這些旁觀者看著都覺得透不過氣來。可是這麼多年來,她沒有耽誤過一次同事之間、好朋友之間聚會的飯局,沒有錯過一場好電影,尤其是大片,更是場場不落。她不僅走在了課程改革的前沿,更走在了時尚潮流的前沿。成龍演唱會時,她坐在歌迷區裏近距離地呐喊;劉德華演唱會時,十月份的天氣驟然變冷,她穿著羽絨服坐在了風口,不僅享受著音樂,同時也承受著寒冷,她的執著可見一斑。她酷愛旅遊,如果哪個節假日她不外出,我們會覺得奇怪,多年來她總結了一係列和旅行社討價還價的經驗。她酷愛攝影,更會製作影集,為同事,為同事的孩子,一本本精美的相冊飽含著她的愛心,遺憾的是一分錢也沒賺到,全部在義務奉獻。她是那種會工作,更會生活的人,她會把每一天都活得很精彩,很充實。
感悟四:工作魅力
工作中的姚老師是高效的、快樂的,她時常告誡我“人不能被工作壓倒,要學會安排工作。”她也時常嘲笑我效率低:“劉老師又把作業背家去了。”跟姚老師同學年的日子裏,我們經常能收到這樣的紙條:“第二節下課後,請打扮漂亮到辦公室開會,有好事,不來後悔啊!”這是我們老五年的默契(注:和姚老師共事的又一個五年),每當學年老師的生L-l、結婚紀念日,準能夠收到學年組送上的一份快樂和祝福,我們大家又要聚在一起吃蛋糕、吹蠟燭,拍照片了。姚老師就是這樣,在快樂自己的同時,想辦法將這種快樂傳遞給周圍的同事,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們緊張的工作變得輕鬆了.,我們沉重的腳步變得輕盈了,迎接學生的是張張笑臉,教室裏傳來的是串串笑聲。
不光我們感受著這份快樂,同學們心中也珍藏了許多屬於姚老師的快樂。至今和畢業生坐在一起,我們還時常回憶起姚老師出的腦筋急轉彎。那是畢業前的日子,學習很緊張,天氣很炎熱,雖然下課鈴已經響了,我還坐在前麵的角落裏批著作業,同學們也在緊張地寫著。這時,姚老師滿臉嚴肅地走了進來說:“五年八班的同學太愛學習了!”其實我知道她在又一次“嘲笑”我磨蹭,“來考大家一道題,看你們到底聰明不聰明?”也許是繁重的學習中來了點兒新鮮的刺激,全班同學“刷”一下坐直,眼睛不約而同瞅向了姚老師,隻見她伸出一根手指問:“這是幾?”全班齊聲響亮回答:“1!”,這回姚老師伸出兩個手指問同學:“這是幾呢?”全班再次齊聲回答:“21”這時姚老師快速問道:“1+1等於幾?”同時伸出了三根手指,全班同學用更加響亮的聲音回答:“3!”。姚老師幽默地說:“劉老師數學教得果然不錯。”教室裏哄堂大笑,從此班級裏形成了出腦筋急轉彎的風,這陣風是姚老師刮來的。而我心裏清楚,她是想讓孩子們放鬆一下,她是用她的行為向我傳遞一種思想:“快樂工作,高效工作。”
我是一個不愛寫、也不會寫東西的人,可是感悟姚老師,我沒覺得困難,因為她身上有太多的故事等待我們,我覺得這又是一次快樂的體驗,因為姚老師就是這樣一個快樂的人。美麗的心靈
和姚麗娟共事了15年,說實在話,我們的關係很好,好到無話不說。她這個人很有個性,也很有特點。“聰明,有靈氣;幹練,有能力;剛強,有骨氣;心善,重情義;孝順,講仁義”是她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雖然是一名女教師,但是在為人處事上幹淨、利落。和她在一起相處,就是兩個字“仗義”。
在學校提起姚老師,沒有人能說出她半個“不”字,因為,在教學上無論誰找到她,她都會熱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全心全意地告訴你如何把工作做好。不光教學,其他方麵也一樣,她就是這樣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前幾天,長春產婦小嬌,由於難產造成大出血,生命垂危,我省交通廣播電台和省電視台《新聞夜航》節目組於當日播報了這一消息,號召全省人民共同攜手挽救這位年輕母親的生命。姚老師在家看到節目後,馬上叫她的女兒齊鬆楠在論壇上發了一個祝福的帖子;第二天中午,姚老師委托愛人帶著孩子,到省交通廣播電台捐助了564.6元人民幣(64.6元是孩子自己積攢的零用錢)。錢雖不多,但代表的是一個人的心意;代表的是一個人的心靈。我們知道這件事情後,問她是怎麼想的,她就說了一句話:“因為我——也生過孩子。”然後就笑了。這一笑我覺得內容實在是太豐富了:對母親的理解,對孩子的同情,對女人的善待,對家屬的安慰……盡管二人素不相識,但是,姚老師卻從一位母親的角度出發,做了一件令自己欣慰的好事。好人好報,她所播下的種子一定會在她周圍的土壤中萌芽並茁壯成長。
我兒子就是他姚大姑踩生的,當時,我嶽母說:“一定要找一個長得好看,發展全麵的人來。”(有點兒迷信)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她,嶽母也很滿意,當我給她打電話的時候,她興奮得不得了,來的時候還特意打扮了一下,顯得更漂亮了。我愛人出院那天,她把我兒子從醫院一直抱到家中,我家住的可是七樓啊。過後她告訴我,她的胳膊酸了好幾天。從那天起,她就在我家承擔起孩子大姑的角色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每次逢年過節,我們幾家好朋友都會帶著孩子聚到一起玩一玩,幾家孩子中,姚老師家的鬆楠是最大的,每次聚會,這位大姐姐都領著三個小弟、妹和睦地玩耍,不管他們有多淘氣,姐姐永遠都是謙讓的,我知道這都是姚老師教育的結果,因為,齊鬆楠比我兒子隻大3歲。而孩子他大姑呢?不但給孩子準備了許多好吃的,還拿著相機跟在孩子後麵不停地抓拍。最後,製成影集送給我們。以至於到現在一提起大姑,我兒子就會大聲說“姚大姑”,連自己的親大姑都排在第二位了。
還記得2006年,當得知她的師傅靳家彥老師患病住院的消息後,她愁眉不展地找到我,訴說了她的想法,她說:“我與師傅接觸不多,而且更多的時候是在電話裏,但是師傅在指導我教學的時候,言語中滲透出的個人思想、為人品質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那樣的了不起,不愧是全國名師,他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孩子的熱愛,對教育的理解達到了一種境界,一種融會貫通的境界。現在他生病了,我作為他的徒弟——得到過他真傳的徒弟,心裏很難過,我現在就有一個想法,想到醫院去護理他幾天,去盡一分孝道,就像孩子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樣。這樣我的心裏才會好受些。”我說:“你很有良心,應該把你的想法告訴尚校長。”尚校長聽了她的想法後,立刻就同意了,於是在周末的時候,她趕到了天津,她陪師傅聊天,和師母一起給師傅做了一頓飯,又給師傅做了些家務。回來後她高興地說,這次去很有收獲,師傅肯聽他的勸告主動配合醫生治療了。
提起姚老師,有說不完的話題,在她身上有講不完的故事,總之,跟她在一起工作、學習,有說不盡的樂趣;學不完的做人、做事經驗。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姚老師、姚大姐。滴滴香濃意猶未盡
尚穎
在寫此篇文章前的好多個日子裏一直是思緒紛亂,不知該從何寫起,怎樣寫起姚老師。和姚老師共事15年,又有幸成為她女兒的班主任,可謂是和她關係更複雜一些——既是同事又是她孩子的老師,就更有幸對她多了幾分別人不熟知的了解。
曾為寫此篇文章對周圍幾位老師進行過隨機采訪,讓她們用一些語句來形容她們眼中的姚老師,評價如下:幹練、敬業、個性鮮明,教學有特色……想必,這是姚老師在繼紅小學的同伴心中留下的共識,於是,更堅定了我寫姚老師不為人知的一麵的決心。’
(一)酷愛攝影的姚老師
姚老師的業餘摯愛是攝影,上學的時候,為了拍攝夕陽,經常在江邊守候好多個日子,等候夕陽最燦爛的時候;假期裏她背著相機,到處去尋找精彩的瞬間。結婚以後,特別是為人母後,她更是把鏡頭對準了可愛的女兒,那一張張生動的照片,那一本本精美的相冊,讓我們看到了姚老師教學以外的風采,她的學生們和學校許多位老師家的寶貝都成為了她鏡頭中的模特。我女兒更有幸成為了姚老師的“禦用模特”。那年國慶,我們幾家一起去“紅葉穀”遊玩,我那頑皮而又任性的女兒卻任由姚老師的擺布和設計,在姚老師的調教和培訓之下,女兒在鏡頭前擺出各種姿態,儼然一個“超級模特”。當姚老師將所拍照片製成影集後,我拿給身邊的親戚、好朋友們炫耀時,他們均以為出自影樓裏專業攝影師之手。有了良好的合作之後,女兒現在隻要見到姚老師端起相機,便極有“鏡頭感”,儼然將自己當成姚老師鏡頭中的主角,乃至在趙惠宇老師的婚禮上,本是作為花童為新郎、新娘陪襯的女兒,又見姚老師舉起相機,馬上開始擺POS,已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忘於腦後,可見,姚老師攝影水平對一個孩子的深深吸引。(二)熱愛生活的姚老師
宋丹丹的名言“女人,就要對自己好一些。”對姚老師影響極深。姚老師在盡職盡責高質量地完成本職工作外,也是一個頗懂生活的女人。
為增強體質去騎動感單車;為塑身去練瑜珈,邊練邊說:“這是何苦呢?如果能管住自己的這張嘴,還用遭這麼大的罪!”;去學過遊泳,盡管目前為止僅僅達到一口氣遊幾米的水平;本學期又推出主打口號:打羽毛球不為提高水平,隻為在球場上奔跑、出汗。於是,被她的徒弟燁子遛得滿場跑,還要滿懷感激地說謝謝!
她的熱愛生活還表現在對家庭的熱愛。隔…段時間去她家裏,你就會發現,在沒有增添新家具的情況下,屋子也會大變樣兒。把原有的物品調換位置,對家都不允許墨守成規,何況對自己所熱愛的工作呢?那更是常變常新,花樣翻新。期末學生素質報告單的最先變革;“父親節”的創意親子運動會;對自己十年工作的總結,反思……讓自己的每一天小是對昨天的簡單重複,這就是姚老師熱愛生活的最好體現!
(三)賢妻良母的精致女人
很多人眼裏的姚老師,是一個缺少柔情的女人,在寫下這個小標題時,我也在沉思,什麼樣的女人才是有女人味呢?我認為,精致的女人不一定細致玲瓏,體態如燕;說話的聲音也不一定柔情似水,細若遊絲;容貌也未必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有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話,讓我怦然心動:“真正的女人,應該是遠離粗糙,力求精致。”如果用此標準來衡量姚老師,她極具資格。在周末、假日下廚為先生、女兒烹調美食;雖然自己不會遊泳,但卻每周堅持陪女兒去遊泳,看著女兒在水裏自由地遊來遊去,做母親的幸福洋溢在她的臉上;每周按計劃指導女兒積累背誦古詩文;參與到女兒的學習過程中,關注女兒的學習狀態,及時給予方法的引領……某個假期,好幾日未和姚老師有聯係,以為她又外出了。在和李誌海老師通電話時得知:姚老師老老實實在家呆著,每天都將屋子收拾得千千淨淨,每天都要將地板擦得一塵不染,李老師最後的感歎是——快讓她出來和咱們聚一聚吧!不為別的,再這樣擦下去,她家地板得薄下去一層!
十五年的相處,點點滴滴關於姚老師的印象數不勝數。在此不能一一列舉,因姚老師像一杯雀巢咖啡——“滴滴相濃,意猶未盡!”姚老師需要細細晶!名師就在我身邊
記得剛來到繼紅小學時最先記住的就是姚老師,為她一堂堂精彩的語文課而喝彩,更是羨慕她能培養出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因此感覺到我與她的差距是那樣遙遠,心裏隻有崇拜,從來沒想過我們會那樣親密地“並肩作戰”。
2006年我帶的繼紅四年五班馬上要迎來新的學期,這時學校領導告訴我有一名非常優秀的老師教我們班的語文課,當我知道是姚老師時,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草一般,因為當時班級裏的淘孩子太多了,正不知該如何完成五年級的教學任務,聽到這個消息,心裏的不安減少了許多,相反多了一份踏實和自信。更自私地想又多了一個師傅,可以學到好多的教育教學經驗。我期待著聽她的語文課,期待著與她聊天……
距離現在,盡管時間已經過去一年多了,但我仍然還留戀著我們相處的時光,不時的回到記憶裏去欣賞她講課時的清新流暢,聆聽她深刻的教學反思,整理她教育學生的奇思妙想,回味著我遇到苦悶時她對我的勸解與開導。一段一段的故事躍然紙上……
記得那是一個課間,姚老師來收作業本,作為一名老師這樣的事太過平常,可沒想到一件簡單的事在姚老師的操作下卻變得有趣起來。隻見她耐心地站到學生的麵前說:“今天我要收兩個本,咱們來一次比賽,和時間賽跑,要求大家要安靜要快更要有秩序,直到把本收齊,看看最短用多長時間,第二次如能打破第一次的記錄,全班都有獎勵。”瞬間學生們精神抖擻,屏住呼吸,2分20秒,2分10秒。好快的速度,每次我在收作業本時,都為學生的懶散而惱怒,沒想到他們也會成為訓練有素的孩子。姚老師好厲害呀!三下五除二解決問題。姚老師告訴我:“再淘的學生也是孩子,把要求清楚地說在前麵,再稍稍用點小伎倆,他們會變得乖乖的,至於對那些搗亂的學生要先冷處理,找準時機再教育,平時不用總跟他們較勁,越是在意他們,他們反而越不給你麵子。”姚老師讓我深深懂得老師要聰明起來,用威嚴去震懾學生是萬萬不可的,隻有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工作中,姚老師是一個勤懇敬業,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的人。這麼多年,她獲得了很多的榮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名師,但在工作中看不到她頂著光環上課,而是認認真真地做好本職工作。在課堂上她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哪怕隻做她一天的學生,不僅教知識,而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記得有一次姚老師上一堂公開課,講的是古詩《飲湖上初晴後雨》,在介紹作者時突然叫到了班級裏的一號“搗蛋鬼”,我坐在邊上恐怕他會出洋相,嚇出了一身汗,沒想到他說得挺明白。之後,姚老師找到機會就誇獎他,在一堂公開課上,能夠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不惜時間鼓舞著後進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極力營造一種平等和諧、活躍有序的課堂氛圍。這讓我領略了一位名師的風采。
此外姚老師還非常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經常自學各類專業書籍,學習借鑒他人的先進教法和經驗,並創造性地運用於自身的工作之中,做到學以致用。在她的辦公桌上總能看到很多書,我想這書一定是姚老師智慧的源泉,在她的帶動下我這個不愛書的人也情不自禁地拿起書,豐富著自己的頭腦。教學之餘,她經常與同事們一起交流經驗,探討教學科研方麵的問題,了解最新教學動態,以此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在與她相處的日子裏,我親身感受到了她的嚴格,說是“嚴”但我認為那是負責,姚老師練就了火眼金睛,作業本不會少一本,卜課不會有一個人溜號,複批卷子不會少一張,反饋總結不會漏一項。忽然間覺得我那高八度的呐喊顯得那樣蒼白,既無說服力,又傷了自己的元氣,我問她妙招在哪?她說:“在你自己的堅持不懈,跟他們說話既和風細雨還要讓他們感到你說的話擲地有聲,要讓學生知道隻要老師布置的任務就會檢查,一查到底學生肯定害怕,本來教師工作就累,就碎,你再要因為追作業而勞神那就更疲憊不堪了。所以剛開始養成習慣的過程會很艱難,慢慢地等學生養成好習慣以後,老師就會輕鬆了。”耐力、耐力,我缺少的就是這個,虎頭蛇尾的老師必將培養出做事虎頭蛇尾的學生。
姚老師工作之餘是一個很有生活情趣的人,她愛攝影,尤其是為她的女兒裝幀的一本本精美的影冊、成長冊讓我愛不釋手,她時常告訴我,孩子成長的足跡是可以留下來的,積累下來對孩子來說是一筆財富。與姚老師相比我太粗枝大葉了,回家一張張篩選著女兒的照片,在姚老師的細心指導下我的“梓煦遊冊”誕生了,原來不論是做老師還是做媽媽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要有愛心,更要細心、用心。
轉眼間,我又接到了一個新班,帶著一大筆姚老師賦予我的精神財富又踏上了一條教育之路,我也會像姚老師那樣把工作當成事業。情誼十六年
16年前,一位深邃的女生成為了我的師範同學;14年前,一位勤奮的女生成為了我的繼紅同事。16年後,這位女生除了深邃、勤奮,又讓無數人喜愛上了她的課,又讓無數人看到了她的成績。她是誰呢?一個在南崗區成長起來的名師——姚麗娟。
有時間我會經常去同學錄裏轉轉,因為我的內心總是裝著回憶和思念。很多時候,我就是從姚麗娟的畢業留言開始,回想著她學生時代的勤奮、好學、義氣,注視著她教師時代的實踐、創新、輝煌、努力。想一想同學時的她,最初是那樣的內斂,與班裏的同學熟悉以後,她又是那樣的極具銳氣和朝氣。直到今天我還認為,“銳氣和朝氣”對於一個胸懷理想的人,是多麼的可貴。
有時間我會經常參加同學的聚會,因為那裏有我學生時代的純真。同學聚會時,每一個人會說起自己各色各樣的生活,各種美好或痛苦的體會。同時,每一個人也會同樣說起一個相同的人與事,那就是她,因為姚麗娟的經曆太豐富了,成績太讓人矚目了。在她的身上一次次的嚐試和經曆,一次次的付出和收獲,一次次的挫敗和成功,如今看來都是那麼的順其自然,成功了,失敗了,美好了,還是痛苦了,那一切的經曆和磨練都成為她一生中最珍貴的東西……
記得在學校讀書期間,有位老師曾告訴我說:“珍惜自己讀書的那段學生生活吧,那是一個能讓你一生回味的時代。”可那時的我們更多的卻是羨慕著那些工作著的人們。直到有一天姚麗娟和我走進了繼紅小學的大門,我們以一種好奇的目光打量著這個學校,同學成為了同事,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呢?現在,我可以看到她遠遠走在了前麵。作為繼紅小學走出來的一位教學引領者,16年的積澱讓她變得更加厚重,16年的培養讓她變得更加成熟。
16年間,她把情誼看得很重。與學年組老師一起工作,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彼此之間多一聲問候,多一些關心,多一份幫助,多一些溫暖,多一些快樂,多一些情誼。她把這些看做是一種十分愜意的事情。她認為一個團隊認真踏實的工作、真心與人相待、互相以真誠感動對方的時候,總會收獲一些東西,這些東西不是利益也不是物質,但在人生旅途中卻遠遠比那些珍貴得多。
情誼16年,讓人回味、讓人奮發、讓人激動、讓人感動。我時時在想:第二個“16年”會是什麼樣呢?我期待著與之工作中的默契,期待著其真摯情感的展現,期待著她的路越來越寬、越來越亮……與名師同行
“惠宇,我最近想要出一本書……”姚老師在電話裏對我說道。我邊聽著電話那頭的聲音,頭腦裏邊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那個幹練的、追求完美的姚老師。她又要出書了,對於這一點,我一點也不驚訝,因為她給我的印象永遠是那樣幹勁實足。
我於1998年走進繼紅的大門,至今整整十個年頭,今天想起不禁感歎時光的易逝。那時的姚老師就已經是學校很知名的教師。她第一次給我留下印象,是在一次升旗校會上。一個充滿活力的身影走上台前,在完全脫稿的情況下,她慷慨陳詞地發表了10分鍾之久的精彩“演說”。從那時起,“姚麗娟”三個字記在了我的心裏。是的,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是值得每個人記住和學習的。
在以後的日子裏,在學校裏的研討,交流活動中,我對姚老師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當《富饒的西沙群島》、《回聲》、《隻有一個地球》、《圓明園的毀滅》一節節精彩的公開課呈現在我們麵前時,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新的感受,讓我有新的思索。記憶最深的是姚老師教學《圓明園的毀滅》那一課結束時的情景,40分鍾精彩的課堂教學,正好在下課鈴響起時結束,台下近千人的會場掌聲雷動。
2001年3月份,初寒乍暖,我要參加“雛鷹杯”教學大賽。雖然有過一次“百花獎”賽課的經曆,但年輕的我,羽翼的確像雛鷹般稚嫩。那時“綜合實踐課”這個名字剛走進我們視野不久,我打算上一堂以語文訓練為載體的綜合實踐課。麵對新課型,我有些迷茫,找誰幫幫自己,為自己充充電呢?姚老師是我首先想到的人。我早就從同事那裏聽說她為人豪爽、仗義,從沒有架子。正趕上周末,我毫不客氣地拿起電話向姚老師尋求幫助。電話那頭的她猶豫了一下,但還是答應了。我有些奇怪,一向對人熱情”總是義務幫別人忙的她,今天怎麼似乎不那麼爽快。是因為周末吧?的確占用她個人寶貴的休息時間,是讓人……我自責不已。由於性急,我馬卜.趕到了姚老師身處之地。她正在醫院護理她患闌尾炎的侄女。走進病房,一個與平時的姚老師不相符的形象進入我的視野。她一手拿著水杯,嘴一邊輕輕地吹涼水,一邊哄著抱在懷裏的侄女,聲音那麼輕柔,勝似母親,與那個旁征博引、滔滔不絕的她反差真大。那時的我看到了一個溫柔的、親情味實足的姚老師。我似乎明白了她電話裏猶豫的原因。看到我來了,她馬上將侄女的一切安排好,領著我向不遠的家走去。
“寶寶,媽媽回來了。”姚老師把女兒鎖在了家中。她領孩子洗了洗手,把帶回來的肯德基放在桌上,又給孩子倒了杯水,然後說:“寶寶,你自己吃,我和趙老師要談一節課。”一切那麼自然、輕鬆,然後我們走進了書屋,進入了我們的正題——我的那節課。看來,姚老師為了工作,把孩子扔在一邊已是習以為常的事了。接下來,她先對我講清了自己對“綜合實踐課”的認識和理解;然後,和我一起定要上課的主題;最後,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敲定、落實如何去上。一句一句地教,一個詞一個詞地幫我改。此時的她又讓我看到了那個我熟悉的一麵。當我走出她的家門時,記滿字的本沉甸甸的,我的頭腦裝滿了讓我信心十足的東西。
經過區進修校老師、學校領導,還有姚老師的指導,我在第四屆“雛鷹杯”教學大賽中獲特等獎。可我知道這個獎勵並不是我一個人的,更多的是大家和姚老師的。2002年我又參加了“翱翔杯”大賽,姚老師仍全程輔導,每次我試講她都要聽、評。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大家和我的共同努力下,我再次獲特等獎。
回首我為人師的十年,這裏麵有坎坷、辛苦,但更多的是甜蜜。我享受著同伴互助的陽光,品嚐著一次次獲獎的甘甜。有姚老師相伴、幫助的日子我快樂地成長。感謝有你——我最敬佩的,最感激的姚老師!我的陽光夥件
“樂觀、豁達、熱情、幹練”是姚麗娟老師給人的印象。她過硬的教學能力是同行倍加讚賞的,和她一起工作過的老師無不對她欽佩有加。
和她分在一個學年後,我更加感受到她獨特的人格魅力。教師的工作是繁瑣而忙碌的,麵對壓力我們有時會產生一絲抱怨,可作為學年組長的她卻從沒有說過一句苦,叫過一句累。她總是把本不該由她一人獨自承擔的工作留給自己,出單元卷、製作語文課件……她常常讓身體虛弱的老師回家多休息,讓家有小孩的老師回家多陪陪孩子……於是有一段時間,她成了最後離校的老師。每天早晨,她都會到每個班的教室和每位老師打招呼,臉上總是掛著陽光般燦爛的笑容。我曾不解地問她,你難道沒有愁事?你難道不怕累?她告訴我,有苦也有淚,但她覺得很幸福,她從來不把這些當成問題。她總說:“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成功失敗都是財富。”我終於明白了姚老師的臉上為什麼看不見一絲的倦怠,為什麼她總是有著一如陽光般的笑容。
作為南崗區十大名師,在姚老師的身上,你絲毫不會覺得她和你有多大的距離,有多麼陌生,相反她極其開朗樂觀,就如你身邊的一個姐妹,一個好朋友。學年老師過生日,她會親自去訂一個生日蛋糕,送上一枝花。在辦公室中點燃蠟燭,大聲唱“生日快樂”,溫馨、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回蕩。她常說我們要做陽光型教師,要享受教師職業的幸福。她在給學年老師寫通知的每一張便條上,都要寫上一句“做陽光型教師,享受教師職業幸福”。於是不論何時我們的學年組都洋溢著歡聲笑語,六樓的辦公室也成了我們另一個溫暖的“家”。
她酷愛攝影,身邊總帶著照相機。運動場上,她抓拍著學生拚搏的鏡頭、開心的笑臉;藝術節上,她把學生優美的舞姿記錄珍藏。王磊老師伏案批改作業,劉碉老師耐心給學生講解,潘洪建老師和學生一起遊戲……也都悄悄地記錄在她的鏡頭內。一年多的時間裏她把拍到的每個老師的照片親手製作成一本本精美的畫冊送給我們。當她把厚厚的十四本畫冊擺放在我們麵前時,老師們的眼眶濕潤了。我們找不到任何一句語言來表達我們的心情。教齡多年的我們拍過無數張照片,但幾乎沒有記錄我們工作的留影。此刻被定格的雖然是一張張畫麵,但帶給我們的卻是作為教師的驕傲與幸福。
姚老師不僅用自己陽光健康的心態去影響我們,她還在感染著每一個學生。她教給孩子如何麵對困難與失敗,如何與他人溝通交流。她和孩子們一起讀書,與名著為友,與大師對話。下雪了,她會領著孩子們在操場上奔跑、嬉鬧,迎接冬的到來;下雨了,她會打開窗,和孩子們一起聆聽大自然的語言……落葉鋪就的樹林裏多了一雙又一雙欣喜的眼睛;一篇又一篇美文佳作在孩子的筆下誕生了。看著五年五班學生的文集,品讀著孩子們的心聲,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姚老師“陽光”與“幸福”,正像學生寫得那樣“姚老師是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姚老師是一片陽光,播撒著快樂與希望”。感悟名師
由於學校很大,有七十多個教學班,工作很多年了,一直也沒有機會和姚麗娟老師在一個學年呆過,隻聽說姚老師是一個勤奮刻苦的人,是一個很有思想的老師。2006年,終於有了與姚老師在同一個學年共事的機會,她被安排在我們學年教一個班的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