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愛情<金錢<生命…..
這個看似荒謬的流動的不等式,其實反映了一個問題:愛情、生命、金錢其實都很重要,也都不重要,隻是人在不同階段不同處境不同一心態下,選擇各不相同。習慣性思維害死人
老和尚帶著兩個小和尚在深山老林修行。十幾年過去了,小和尚都長大成人。臨終前,老和尚交代大徒弟,他死後馬上帶著小師弟出山去聞世界。
大徒弟小時候曾跟著師傅出過一趟山,知道出山的路途凶險,不僅要翻越一座一座的高山峻嶺,而且有虎豹豺狼擋路。一想到這些,免不了手腳發軟,頭皮發麻。因此,遲遲不肯動身,並再三規勸小師弟,等他找到出山的捷徑再出山不遲。
師弟年幼,沒出過山,因此,出山的願望十分強烈,意誌也比較堅定。他末聽從師兄的勸告,毅然下山。
小和尚走呀走呀,爬過一道道山梁,逃過一路的虎豹豺狼,雖然也曆盡千辛萬苦,可路途並沒有師兄描述的那麼恐怖。不久,他便把深山老林拋在腦後,進入了大都市。師兄呢,由於並不知道外麵的世界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山嶺被開發出來,都市一步步逼近。結果,在城市邊緣研究了一輩子捷徑,最終卻老死在深山。
由老死深山的和尚,我想到科學家曾做過的一個實驗。在海洋館,他們用玻璃隔板把一條具有攻擊性的大鯊魚和另一條小魚隔開。剛開始,這條大鯊魚不斷撞擊玻璃,企圖捕食隔壁的小魚。無奈,玻璃隔板太堅硬,無論怎麼發威,玻璃隔板絲毫未損。攻擊了一段時間,它便放棄了。於是,科學家便把隔板悄悄地移開。意想不到的是,大鯊魚再也沒攻擊過小魚。它們都愜意地在各自的領域活動,互不侵犯。
很多時候,人和這個鯊魚一樣。經過一段時間努力而沒達到預期效果時,使故步自封、畫地為牢,完全忽視自身力量的壯大和外界條件的改變,久而久之,便形成習慣性思維,套在失敗的經驗中爬不出來,以致失去一次又一農唾手可得的機會,最終一事無成,白白耗費一生。擇你已經長到他們心裏了
智者收了眾多門生,畢業前夕缽,便召開了一個大會。智者宣布想挽留一位跟在身邊傳承自己的衣他將一視同仁地讓所有門生參加這次考核。題目很簡單:每人花一年的時間做一次長途旅行,想傳承他衣缽的人,一年後,再回到他身邊彙報這次旅行的心得,接受他的考核。
從學多年,能傳承智者的表缽,是每位學徒的理想,所以,個個摩拳攘掌,躍躍欲試。這讓智者甚感欣慰。
門徒一一離開,智者滿懷希望地等待著他們陸續歸來,一年很快過去,結果卻讓智者大失所望。眾多門徒,竟沒有一位回歸門下,一氣之下,智者決定關門閉學,打算後半生不再開堂授徒,並跑到好友白隱禪師那兒大吐苦水。
白隱禪師聞聽,微微一莢,把智者帶到一棵樹下,問:“你還記得這棵樹嗎?”智者雙手合十,畢恭畢敬向樹深深來了個三鞠躬,然後回答說:“怎麼能忘記,我落難之時,全靠它替我遮陽蔽日,擋風拒雨,它已經長在我心底了。”
“對啊,在每位門徒心目中,你就是這樣一棵樹,他們都是在你身邊棲息過的鳥。他們雖然沒飛回來,但你已長到他們心裏了。”
智者聞聽,大悟。不久,重新開堂設館,廣收天下門徒。
給予者永遠是埋在收受者心底的一粒種子,隨著歲月的流逝,它不套被掩埋,而是日漸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勇敢地唱出來吧
這是一把破舊的小提琴,到處都是刮痕,拍賣師認為實在不值得他費神。但出於職業的原因,隻好把它抓在手上,高聲喊道:“朋友們,這是一把特別的小提琴,現在拍賣開始了.有誰要先開個價?”
“十塊,十塊錢我買下來送給街頭乞討藝人。”一位年輕人滿是揶揄地舉起手。
“我出二十,二十塊錢我買下來送給我保姆的兒子隨便玩玩。”一位中年婦女也充滿譏諷地舉起手。
“二I.還有沒有人出?二十塊一次,二十塊兩次,……”
“等一下!”一位頭發灰白,胡須很長的老先生走到拍賣台旁,手裏拿著弓。隻見他輕輕地用寬大的衣袖撣了撣舊提琴的灰,把鬆掉的弦拉緊,然後把琴弓熟練地搭到琴弦上,一曲美妙甜潤的《二泉映月》在拍賣廳緩緩響起。拍賣師隨即浸入音樂的甘泉中。聲音一停F來,他馬上把琴和弓高高舉過頭頂,並用嚴肅的聲音叫道:“我為這把神奇的小提琴起個價,=千塊人民幣。”
拍賣師一開價,馬上有人出到五千人民幣。
“五千人民幣,有誰出六千嗎?”
“我出七千人民幣。”
“七千塊一次,七幹塊兩次,好,那位先生要,成交。”
拍賣師槌音一落,拍賣廳立即歡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