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贏家的姿態(3 / 3)

朋友不同,他進公司不到半年,連小單也簽不到一張,反正想跳槽了,不如最後一搏。搏是要搏,但他知道僅靠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去掉,根本就是死路一條,不論是遊說還是死纏爛打的粘貼功,他遠遠都不如業務部主任。正麵無法下手,隻有從側麵進攻,采取避實就虛的策略。

朋友把自己想去爭取這份保單的想法告訴了業務部主任。業務部主任一聽說手下想去啃這塊硬骨頭,馬上把這一年多辛辛苦苦收集的資料,巨細無遺地交給了朋友,希望他能為公司爭取到這筆巨額的保單。

在資料中,朋友了解到,該台商原籍南昌,一九四九年隨同國民黨敗軍去了台灣。去台灣前,曾娶過親,井育有一女,由於當年時局混亂,逃亡途中和妻女失散。去台後,該商人又經曆了三次婚姻,皆以失敗告終。台商上世紀九卜年代初回大陸投資辦企業,回原籍後,一直未再娶親;但膝下收有一養女,現在台商的企業中任要職。資料晶示,台商最大的夙願奠過於生前能找到巳失散了五十年的妻女。

媒體發展到今天,觸覺已無孔不入,要在小小的省城尋找兩個活生生的人,還不易如反掌?顯然,是台商的養女從中作梗,促使台商放棄了進一步尋找妻女的決心。

朋友憑借從事新聞工作多年的敏銳嗅覺,決定把這些零亂但記載較詳細的資料整理成篇,經過一定的藝術加工後,投到最具影響的報紙。一個星期後,報紙頭版頭條刊登了朋友這篇報道,引起轟動。

台商的故事一見報,熱心的讀者紛紛向報社打電話,為文主人公提供知情消息,不久,台商意外地接到他親生女兒打來的電活。父女倆一見麵,台商才知道女兒是讀了報道後才找到自己的。

為了表示謝意,父女倆見麵的第二天專程找到報社,急切要見寫報道的那位作者。

接到報社的通知後,朋友興奮地趕到報社和台商父女見了麵,台商聽說朋友在保險公司了作,馬上要走了朋友的聯係地址,不到三天,就派人劉保險公司和朋友簽下了那筆巨額的財產保單。

一個美式的成功故事

他是一個漁民的兒子,I9歲那年,帶著多年的積蓄來到波士頓謀生,用500美元和一個叫荷頓的販布小商人合夥開了一個布店。可不久,兩人便分道揚鐮,合作以失敗而告終。不久,他另找了間小房子,和妻子一塊開了間小店,經營針線、紐扣等小商品。但這些小東西消耗量不大,一包針賣出去可用上幾年,回購率相當低。沒多久,隻好關門,把貨物清盤給別人,結果本錢丟了一大半。不久,他又辦了自己的布店。本以為自己經驗老到,能夠駕輕就熟。可操作起來他發現,布匹、服裝雖是熱門貨,但顧客卻習慣同老布店打交道,並不相信他這個外鄉人。因此,生意顯得冷冷清清。就在他徘徊觀望的時候,美國西部掀起了淘金熱,他也動心了,於是,把存貨又盤給了老夥計荷頓,帶著妻子踏上西去的旅程。一到加利福尼亞平原,他發現這兒的金礦擠滿了淘金者,為了爭奪財富,他們爾虞我詐,你搶我奪。自己若真加入他們的行列,能搶到的利益其實也不多。但這兒卻有無限商機。於是,打定主意,不去淘金。而是攜帶僅有的資本來到舊金山,在1日金山開了一個小店,堅持經營熱門貨。最初,他看到一種淘金用的平底鍋非常好,就購進一大批平底鍋,然後以低於其他商店一成的價格出售.不久就銷售一空,由此賺了一大筆錢。用這筆錢,他購進了淘金者各種各樣的必需品,一律以低廉的價格出售。很快,他的店便因貨美價廉、品種齊全在淘金者中享有聲譽,光顧的人越來越多,他也因此積累了不少資金。

盡管這樣,他還是感到,自己要想在商業上取得長足進步,就應該到東部去,隻有那些商業中心,才能開辦一流的商店。一年之後,他和妻子把商店轉讓出去,一塊回到馬薩諸塞州,在哈佛山定居下來,開了一家布店。當時,店麵很小,但他采用所有商品一律明碼標價出售的經營方式,很快便顧客盈門。但由於顧客有限,店麵開銷又很大,所以利潤太低,久了,便讓他感到人不敷出,緊接著,連老本也賠進去了,再度陷入困境。就在他再次陷入絕境時,老夥伴荷頓找上門來,想和他再次聯手經商.到波士頓開一家商店,他也深深被荷頓的想法打動。但這次失敗使他認識到,要想在商業上取得更大成功,僅把店麵擴大是不夠的.還應找最繁華的地區經營,他打算把店開到紐約去。

荷頓聽完,也隻好黯然神傷地返回。

他在紐約14號街租了一個店麵,開始了他輝煌事業的第一步。他首先把重點放在服務上,對店員的服務態度要求非常嚴格,不允許店員和顧客發生爭執。還經常對店員進行不同形式的考驗,請人到店裏幫忙給店員出難題,對不合格的店員,毫不客氣地解雇。隻要能方便顧客,他不斷地改進經營方式滿足他們。在他這兒,每個顧客都會感到自己尾上帝,都會得到最好的服務。

除了堅持“薄利多銷”的一貫原則,他還在美國首次實行記賬買貨的方法,這樣一束既方便了顧客,又穩定客源促進銷售。

10年之後,他的公司便占了紐約14號街的半條街,成為美國當時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直到100多年以後的今天,它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美國麥西公司。而麥西公司的創始人,就是當年拿著500美元打天下的那位年輕人——麥西。

商場如拳台,每個拳手都有挨拳頭被人擊倒的時候。問題是,一挺班摔倒後,你還能不能頑強地爬起來,總結經驗重整旗鼓,繼續把比賽堅持下去,直到成功為止。如果受到重擊後,從此便一蹶不振,那麼.你隻能永遠趴在勝利者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