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粗心的代價
小妹去年七月就從財會學校畢業,此後一直窩在家裏等待分配。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一年過去了,但分配的事兒還不見一丁點兒動靜,全家人都非常著急。直到今年二月,小妹才接到財會學校轉寄的一紙通知——市內一家商業銀行內部正招收一批會計,知道這個消息,學校就把小妹給推薦了過去。銀行通知小妹於二月十五日上午準時到市三中參加招聘考試。小妹雖然在家待業快一年了,但學業並沒荒廢,相反,她還自修了好幾門課程,準備參加四月份白考,爭取本科文憑。因此,應付這樣一次上崗的考試,小妹非常白信,覺得比等待學校分配有希望多了。
二月十五日一大早,我就陪小妹提前到達三中。該銀行隻招收六名會計,而參加考試的人卻有一百多號。這一百多號人巾,有百分之七十是金融係統下崗的工作人員,隻有一小部分是剛從財會學校畢業的學生。看著滿滿兩教室的考生,我暗暗為小妹捏了一把汗。
小妹八點四十就進了考場,九點鍾準時發卷開考。鈴聲一過,教室裏便靜悄悄的。連我們這些陪考的在考場外都屏住呼吸,默默地站在窗口注視著。看小妹的表情和下筆的動作,她答題應該很順利。眼看離收卷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小妹就放下了筆,隨時準備交卷了。交卷前,小妹春風得意地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圈成一個圓圈,瀟灑地朝我打了個勝券在握的手勢。
一出考場,小妹便忙著和財會學校陪考的老師們對答案,看當時情形,小妹這次考試一定會進入前六名。但下午我們去銀行看榜時,我和她都傻眼了。榜上根本沒有她的名字。此刻,銀行的另一側,有幾位考生和考生的家長正懷疑分數不對頭,鬧著要到銀行負責人辦公室查考卷。看到這種情形,我馬上鑽進吵鬧的人群,希望通過查考卷給小妹再找一絲機會。
鬧得最凶的是一位從金融單位下崗後爭取重新上崗的胖大姐,她聲嘶力竭地拍打著銀行負責人辦公室的門,對於這次考試失敗顯得極不甘心。
“不可能,八十多分的都過了,我不考滿分也考了九十多分。你們放我進去,我要查試卷。”
銀行保安站在一旁束手無策。最後,在考生和考生家長憤怒的聲討下,銀行負責人不得不從中挑選幾位代表進辦公室複查試卷,我也被選在其中。
進入辦公室,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有一疊試卷被放棄在一邊,根本沒有批閱過!胖大姐見狀,猛地抓起試卷瞪著眼睛大聲質問:“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們的試卷連分都沒打,你們就這樣公開招聘嗎?”胖大姐一帶頭,我們也跟著起哄。銀行負責人似乎有備而來,不溫不火地端起茶杯輕輕地呷了一口茶,然後站起身,很有紳士風度地招呼我們坐下。
“大姐,我們還是看看領導怎麼解釋吧!”
我怕胖大姐把事情鬧僵,把她扯到沙發上坐下來。銀行負責人見我們都安靜了,點燃一支煙幹咳兩聲後,開始說話了。
“大家現在也都看到了,這裏至少有十幾份試卷我們沒批閱打分,這並不是我們沒給你們機會,而是你們不給自己機會。為什麼這樣說呢’你們仔細翻翻,十幾份試卷中,五六份是用圓珠筆答題,餘下的全都是鉛筆填寫。這不僅沒有嚴格按考試要求辦事,而且對我們批閱試卷的人也顯得極不尊重。”
“我們哪兒沒按要求辦事,什麼時候沒尊重你們了?”
沒等銀行負責人把話說完,胖大姐便叫起來。
“是嗎,你們真的按要求參加考試了嗎?你們翻翻準考通知書,仔細看看第四條是怎麼規定的。”
聽完,胖大姐立即站起身,從兜裏掏出皺巴巴的通知書,鋪開一看,大夥兒頓時像被針刺了的氣球,“啪”地一下都癟了。通知{上第四條醒目地用粗黑體寫著:
考生務必用藍色墨水鋼筆答題,使用其他雜色筆填寫的答卷一律按作廢處理。
“連這麼醒目的要求都不注意的人,得滿分又怎樣?試問,哪家銀行敢把這種粗心大意的人請到銀行做會計’
強烈要求查卷的人你看我我看你,麵麵相覷。最後,都乖乖地溜出了辦公室。
我想,對於小妹和她失敗了的考友們來說,這次考試,不僅僅是一次深刻教堋,更應該是一筆取之不盡的財富.
粗心大意所付出的代價,讓他們時刻牢記,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上.關注眼前每一個細節,才能抓牢人生當中那些稍縱即逝、不可多得的每一次機會。職成也背景,敗也背景
朋友在一家很大的公司應聘招商引資部業務主任一職。經過斬將過關的二次專業考試和一次模擬測試,幸運地闖到最後一關,隻等公司老總親自接見,拍板定奪。
闖進最後這關的人並不多,僅有兩位。一位是朋友,另一位是某名牌大學出來的專業碩士生。從對方簡曆中,朋友了解到,對手不僅學曆高,專業對口,而且很有背景。他父親在市政府外務辦公室做領導,母親是省政府僑務辦事處主任。兩個兄長均在國外留學,有不少親戚朋友是華僑。因為這些背景材料,無形中就讓對手占了上風。而朋友,除了在招商引資部門工作過幾年,有點成績外,根本無任何背景可言。父母都是農民,兄弟姐妹都在鄉下謀生,就連所有的同學和朋友,也沒有一位能和外商內商扯上半點關係的。朋友和對手其他條件都不相上下.惟獨背景,他占了絕塒的劣勢。因為招商引資這種工作,很大程度上要靠拉關係。
沒看對方簡曆前,朋友還信誓旦旦,抱著勝券在握的決心。對手主動把簡曆翻給他看後,大大挫傷了他誌在必得的信心,讓他感到忐忑不安。模擬測試中,朋友還風度翩翩、妙語連珠。真正和老總麵對麵交談的日候,他卻結結巴巴,躲躲閃閃。開場不到三分鍾,就因吐字不清晰說話不流利,老總無法對他堆續考核下去,被淘汰出局。
朋友剮回到家,手機響了,電話是全權負責這次招聘的人事部主任打來的。電話一通他就責問朋友:“我測試你的時候你旁征博引、妙語連珠。看當時架勢,我以為你必勝無疑。關鍵時刻你怎麼結結巴巴,眼神也躲躲閃閃的。”朋友隻好坦言相告。人事部主任聽罷,更加生氣了,質問:“你知道你的對手為什麼被淘汰出局的嗎?”
“什麼,他也被淘汰?”朋友本以為自己被淘汰,對手一定會留下不可。對手被淘汰,這令他感到意外.人事部主任並未搭理朋友,繼續說:“他就是因為在老總麵前大談背景和背景的重要性,讓老總特別反感。”聽完,朋友更加吃驚更加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