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選對工作不瞎忙(1 / 3)

第五章 選對工作不瞎忙

李斯生於戰國末年,年輕時當過小官,對自己的職業很不滿,一心想建功立業。他經常看見在廁所中覓食的老鼠,一遇見人或狗就慌忙逃竄,樣子顯得十分狼狽。而糧倉中肥鼠,自由自在地偷吃糧食,卻沒有人去打擾。

李斯由此得到啟發,他發現人隻有選準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環境,才能找到用武之地,發揮自己的特長。於是,他到齊國去拜荀子為師,專門學習治理國家的本領。

學成之後,李斯投靠了秦始皇,用十年的時間輔佐秦始皇消滅了六國,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o他因此受到秦始皇器重,官位上升到了丞相。職業的選擇與發展規劃

當你能夠用一個簡單的句子表達出你的人生目標時,你就應該著手準備實現這項目標了。

在這方麵,職業的選擇就是你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你應該知道,職業是一個工具,是幫助實現你終極目標的工具。你規劃自己職業就像將軍籌劃一場戰役一樣,也像一個足球教練確定一場重要比賽的作戰方案一樣,是非常重要的。

你不妨問問自己:“我的職業正在幫助我實現人生的最終目標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幹脆重新更換職業。倘若更換職業是不現實的,那你再進一步問一下自己:“是否有一種途徑可以讓我現有的職業與我的人生基本目標一致起來?”對於第二個問題,答案常常是肯定的。例如一個事業有成但又並不滿足物質上富有的律師,他可能會利用他的部分精力做些公益事情並從中得到精神滿足。

最理想的職業規劃,應該是在你從學校畢業時就開始進行的。在這個時候,隻要你心中明確自己的人生大目標,你就會知道你要選擇或接受什麼樣的一份職業。毫無疑問,你會選擇那份將有助於你實現人生目標的職業。

不過,你也該切記:隻要你還沒有到安享晚年的地步,任何時候開始你的職業規劃都不晚。無論你是20歲左右、剛剛踏上職業征程的年輕人,還是40歲左右並且陷在一份你不喜歡的工作中的中年人,現在仍然是你進行職業規劃的好時機。

你需要有一個詳細的個人職業發展計劃。這個計劃可以是一個5年的計劃,也可以是一個10年或20年的計劃。不管是屬於何種時間範圍的計劃,它至少應該能夠回答如下問題。

一要在未來5年、10年或20年內實現一些什麼樣的職業或個人的具體目標?

一要在未來5年、l0年或20年內掙到多少錢或達到何種程度的掙錢的能力?

一要在未來5年、10年或20年內有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將給你提供一份有關自己的短期目標的清單。在形成這些目標的過程中,不要純粹地依靠邏輯思維。回答這一類問題,你需要發揮創造力,應該把你的情緒、價值和信仰等因素全部調動起來。

在形成了這一具體的、短期的目標後,你應該策劃一下將如何去完成它們。

比如,你現在是一個中層的管理人員,你的5年、10年或20年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要求你成為一個高級主管。怎麼才有可能實現你的目標呢?如果你能夠回答如下的各項問題,那麼相信你就應該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了。

需要哪些特別的訓練才能使自己夠資格做一名高級主管?該增加哪些書本知識?為使自己仕途坦蕩,需要排除哪些內部障礙?目前的上司在這方麵是自己的一個幫助還是一個障礙?在目前的這個公司自己最終成為高級主管的可能性有多大?在這裏的機會是否比在其他公司更大?得到這份職位的人一般教育程度、經驗水平和年齡層次是怎樣的?

建議你最好將上麵的問題寫在紙上,並進行深入地思考。明智的擇業觀。對於每個正在擇業的人來說,由於個人目光短淺而帶來的損失好像不是那麼明顯,但其慘敗的結果卻是一樣令人扼腕痛心的。

對於每一個期望在未來擇業中獲得一份好職業的人而言,未雨綢繆的遠見和身體力行的踏實行動對一個人的擇業期待值有很大的影響和製約。理想往往是美好的,現實卻總是很殘酷的。作為一個具有現代擇業理念的求職者,要能不斷地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和行動,努力去適應社會高速發展的大趨勢,用居高臨下的態勢去審視自己在未來職業生涯中的定位,這一點至關重要。為了獲得滿意的職業,你應該判斷自己的偏好是什麼,然後尋找能夠適合這些偏好的職業。一些職業提供溫暖和穩定,另一些則具有冒險性和挑戰性;一些工作是井井有條的,另一些則不然;也許某種職業需要大量的交際,而另一種則要求潛心專注。你能確認自己最適合哪種職業嗎?你足否停下來認真地思考過這些問題?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的確需要你有戰略性的遠見。

在知識經濟時代,生產所消耗的主要是知識和勞動者的智力。知識的創新和衰退速度在逐漸加快,要想跟上時代,你就必須及時更新知識,完善知識結構,培養新的技能。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擇業觀也就隨之進行更新了。知識經濟時代的擇業觀應該是以下這樣的。

第一,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一技之長、勤於勞動隻是擇業的前提,積累知識才是根本。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生產經營活動是以知識的生產創造為核心的,勞動者的勞動不是簡單的機械操作和體力勞動,更不是出賣人身,而是出賣你的腦力。擇業的目的是依靠智力積累知識,獲取相應的收入。

第二,忠於雇主是暫時的,忠於自己才是永恒的。在知識經濟條件下,資本和勞動再次結合,勞動者之間是智力的協調合作,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即使偶爾受製於他人,這也隻是暫時的現象,要學會主宰自己。

第三,完善知識結構、及時更新知識、培養新的技能。不學習就不適應社會的需求,甚至一畢業就將麵臨失業。一技之長使用時間在縮短,難以支撐一輩子。因此,必須跟隨社會需求的變化培養新的技能,“藝高”才會“膽大”,要學會不斷超越自我。

第四,重前途、輕工薪,為前途打工而非為“錢途”打工。一個月薪1 500元的工作,如果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吸引力就要大於一個月薪5000元卻沒有多大發展空間的工作。

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擇業觀,以滿足知識經濟的勞動力需求為目標,不斷地積累知識,培養創造和創新能力,完善自我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從事能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職業。

沃爾特·迪斯尼從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總結出,在人生關鍵處要有這樣的認識:從事能發揮自己能力的職業。下麵就讓我們看看他的成功曆程。

惹人喜愛的動畫明星米老鼠和唐老鴨的形象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風靡世界,經久不衰,深受成人和兒童的喜愛。它們的“生身父母”沃爾特·迪斯尼也被人們稱為卡通片大王。他是有聲動畫片和彩色動畫片的創製者,曾榮獲奧斯卡金像獎。後來,他又根據這些可愛的銀幕形象設計和創建了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的迪斯尼樂園。

沃爾特·迪斯尼1901年出生於美國芝加哥,他的父親是西班牙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