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忠誠無價:(3 / 3)

這時,人群中發出一陣低低的笑聲,老板的臉色表情很有些不自然。

“報告經理,我是打字員,是我把字打錯了。”一個精幹的小夥子站了起來,說道。

“太馬虎了,下次注意。”老板揮了揮手,繼續念了下去。

這位打字員真是個“補台”能手,一周之後,他便被老板提升為公關部經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上司也是如此,工作千頭萬緒,用人管人千難萬難,疏忽和漏洞在所難免。這時候,作為下屬就應該主動出擊,幫助上司分擔一些責任。任何上司都喜歡忠於自己、能夠維護自己權威的員工。

那麼,員工如何更好地維護上司的權威呢?

1.當員工與上司對立時

許多年輕人以玩世不恭的姿態對待工作,他們頻繁跳槽,覺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在出賣勞動力;他們蔑視敬業精神,嘲諷忠誠,將其視為老板盤剝、愚弄下屬的手段;他們認為自己之所以工作,不過是迫於生計的需要。所以,即使上司很公正、決策一貫正確,員工也可能與企業出現對立麵。這時也許你會站在這些員工一邊,同上司對著幹。這樣做無疑是掉進了晉升道路中難以自拔的陷阱。聰明的做法是,當上司與員工發生矛盾時,你應該大膽地站出來為上司作解釋與協調工作。作為員工,當上司最需要人支持的時候你支持了他,他自然視你為知己。實際上,上級與下屬的關係是十分微妙的,它既可以是上司與部下的關係,也可以是朋友關係。誠然,上司與部下身份不同,是有距離的,但身份不同的人,在心理上卻不一定有隔閡。一旦你與上級的關係發展到知己這個層次,較之於同僚,你就獲得了很大的優勢。你也可能因此而得到上級的特別關懷與支持。甚至,你們之間可以無話不談。

2當上司做事方法難以服眾時

有一類上司,視權力為一切,凡事一定要控製在他手中,以其權力之大,視權力為他的護身符。過於重視自己的權力,也許是一種病態。但如果你遇到這種上司,也不用急著打退堂鼓,有方法可與其相處。

想想“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的上司是否也有難言之隱?他可能也要取悅自己的上司,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千萬不要發出這樣的抱怨:我的上司一無是處,還對我指手劃腳,簡直討厭到了極點。

3.當上司在工作中“卡殼”時

領導不是鐵臂金剛,無所不能,他也是一個普通人,也需要幫助和鼓勵。誰能夠在他膽怯的時候給他信心,誰能夠在他無助的時候站到他身旁,誰就能夠得到他的賞識。如果你能幫助上司,對你必然有好處。例如,上司對某客戶處理不當,你可以得體地代他把關係緩和;如果他最討厭做每月一次的市場報告,你不妨代勞。這樣,上司覺得你是一個好幫手後,自然會重用你。

4.不要傳播錯誤的信息

上司每天都要承擔很多工作和責任,所以他已經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因此你不應該再轉述錯誤的資訊或未經證實的傳言,來增加上司的負擔。

如果你聽到對公司有什麼不利謠言或傳聞,不妨悄悄地轉告上司,以提醒他注意。不過,你的措詞與表達方式須特別注意,話語簡明、直接為最佳方式,以免發生誤會。而當資訊被確認之後,你不應該報喜不報憂,壞消息對上司具有極大的提醒作用。但報告壞消息的時候,你應該順便提供一些建議,借以幫助“迷於當局”的上司。

5.當你遭遇上司批評其他員工時

有時上司會當著你的麵來批評你的同事。例如,上司說:“我真不知道他是怎麼辦事的。”你千萬不要隨意附和著說:“是啊,他的辦事能力非常糟,我早就看出他的無能了。”這樣會使上司認為你看低了他選擇人才的眼光。上司會覺得自己的尊嚴受到損害,而你即將失去自己在上司心中的地位和良好印象。因此,在上司批評其他同事時,你不要為了討好上司隨意地附和,那樣的話,其結果會適得其反,使自己落得個“裏外不是人”。

綜上所述,作為員工,你在工作中最應做的是支持、愛戴你的上司,讓自己常常站在上司的立場想問題,你會發現上司有許多不得已的苦衷。無論遇到任何工作上的困難,對上司不可過分依賴,避免與他發生任何正麵的衝突。替你的上司排憂解難,你會發覺上司慢慢將你當成了自己的心腹。

不做缺乏忠誠的“跳槽狂人”

所有履曆都必須排在忠誠的素質之後。

美國專家通過對幾十名成功者的研究發現,在決定事業成功的諸多因素中,一個人能力的大小、知識占了20%,技能占了40%,態度也僅占到40%,而100%的忠誠是你獲得成功的最有效途徑,它會使你成為企業真正需要的人。

忠誠是企業和老板選人的第一標準。忠誠勝於能力,是一種大智慧,忠誠的員工是每個老板心目中最信任、最器重的心腹人選。企業在用人時不僅僅看重個人能力,更看重個人品質,而品質中最關鍵的就是忠誠度。在這個世界上,並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種既有能力又忠誠的人才是每一個企業渴求的理想人才。

因此,任何一家企業都不會歡迎缺乏忠誠度的“跳槽狂人”。企業寧願信任一個能力一般卻忠誠度高、敬業精神強的人,而不願重用一個朝三暮四、缺乏忠誠的員工,哪怕他能力非凡。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通訊集團北京手機研發中心的代理總監Max Rahm先生曾非常堅定地說:“那些每半年、一年就換工作的人,我們是不會要的。”

西門子認為,一個連對企業基本的忠誠度都保證不了的員工,即使他再有能力和經驗,也不會為企業帶來太多的價值。因此,西門子在招聘員工時就拒絕經常跳槽、行為散漫的“跳槽狂人”。如果在招聘時看到應聘者的簡曆上寫著他經常跳槽,這樣的人連進西門子麵試的機會都不會有。

“跳槽”一詞源於馬術運動。作為員工,每次跳槽卻未必都能“馬到成功”,也可能會遭遇溝坎而“馬失前蹄”。這是因為,頻繁跳槽隻會分散你的精力,不利於工作經驗的累積。因此,在事業上你也隻會兩手空空,一無所獲。

在一次招聘會上,李強在應聘某知名企業時,表現得十分自信。他擁有碩士學位、高級職稱、11年工作經驗。人事經理對這樣的高級人才非常感興趣,他溫和地詢問應聘者都做過什麼工作。

李強誌得意滿地開始了他的一連串介紹:1994年,我在廣州××公司擔任經理助理;1995年1月,我在上海××集團擔任業務經理;1995年II月,我在北京×x廠擔任……隨著他的介紹,人事經理的眉頭越皺越緊。該男子毫無查覺,又總結性地說道:“我先後在13家單位擔任過不同的職務,所以對於企業各部門的工作,我都是比較熟悉的,而且……”

“對不起,”人事經理打斷了他的話,“雖然你的工作經驗豐富,但先後跳槽13家公司,這太讓人吃驚了。我們需要的是對公司絕對忠誠的員工,恐怕您不太適合在我們公司工作。而且說句實在話,您這樣頻繁跳槽,讓我對您的能力也不得不表示懷疑。”

李強雖然擁有很不錯的條件,但卻因為頻繁跳槽的習慣而遭到了拒絕。

作為員工,頻繁地跳槽、換工作,是缺乏忠誠度的表現,它將直接損害企業的利益。從更深的層次來看,其實它對於員工本身的傷害最大,老板會對經常跳槽的員工產生嚴重的信任危機;同時,如果始終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工作,總是給自己找尋這樣那樣的借口去逃避——“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老板不重視”、“命運不濟”、“懷才不遇”、“別人不理解”等,抱著“下一份工作會更好”的心態,整天幻想著跳到下一個新的單位後所有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那麼,你一旦在工作中遭遇壓力和挫折,閃現出來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另謀高就,時間一長你想要跳槽的想法就不再具有目的性,而成為一種慣性,這種不良的習慣會導致你無法專注於自己的工作與崗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忠誠敬業的精神漸漸消逝,到頭來一事無成。

小梁從複旦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後,進入一家軟件公司做軟件開發,待遇不錯。但生性好動的他,實在受不了每天對著計算機編代碼的枯燥乏味。因此,工作不到一年,就跳到一家廣告公司做起了銷售。但由於他本身對廣告行業的不熟悉,加上任務指標的巨大壓力,使得小梁對於當初的選擇又追悔莫及,苦撐一年多,便又跑到朋友的網絡公司做市場策劃。這一次,他又缺乏理論和操作經驗。由此,小梁又一次陷入舉步維艱的迷茫狀態,對於職業選擇不知何去何從。

可見,員工在工作中如果對自己的內心需求沒有進行認真地反思,對自己奮鬥的目標沒有清晰地認識,自然無法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對待工作,如果不能勇敢地麵對問題,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僅僅離開公司、換工作也是無濟於事的,到了下一家公司你還是無法有一個正確的心態,積極地投入工作之中。

作為優秀員工,對待工作的正確態度應該是:忠誠於企業,立足於現實,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用堅定不移的毅力將現有的工作做得更好。

實際上,對於員工來說,“跳槽”的風險也很大,若無大決心、大魄力,最好不要輕率作出“跳槽”的決定。如果真有“跳槽”的必要,也要“三思”而行:

1.我的本行是不是沒有發展了?同行的看法如何?專家的看法又如何?如果真的已無多大發展,有無其他出路?如果有人一樣做得好,是否說明了所謂的“無多大發展”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2.我是不是真的不喜歡這個行業?是不是這個行業根本無法讓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3.對未來所要轉換的行業的性質及前景,我是不是有充分的了解?我的能力在新的行業是不是能如魚得水?而我對新行業的了解是否來自客觀的事實和理性的評估,而不是急著要逃離本行所引起的一廂情願的自我欺騙?

4.“跳槽”之後,會有一段時間青黃不接,甚至影響到生活,我是不是做好了心理準備?

如果對於上述問題,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你可以“跳槽”。

不過,有很多事情也常出人意料,事先的評估和判斷都很好,真正做下去才發現不如預期的那麼順利和樂觀,轉行也是如此。因此,除非真的迫不得已,否則還是不要輕易“跳槽”,這是由於:

1做事靠經驗,經驗則是累積來的,而不是可以從速成班學來的,速成班教的都是皮毛而已。如果你跳的是和本行毫無關係的行業,等於是把過去所累積的專業經驗全部丟掉,那不是很可惜嗎?而且在新的行業裏,你又要花很多時間從頭學起,這種時間和精神的浪費相當驚人,何況還不一定學得好。

2.“跳槽”的風險畢竟太大,若無大的決心和把握最好不要輕易去冒這個險,尤其不能聽別人說那個行業如何地好,就嫌棄起自己的本行,心動又行動。這種哪邊好哪邊跑的心態會讓你一輩子都在“跳槽”,一輩子不得安寧。

總之,企業所賞識的員工,忠誠遠勝於能力。而且,世界上永遠沒有所謂的“最安全的地方”,作為企業中的一員,必須去適應環境,改變環境,而不能等待環境為適應你而改變,提高現實預見力和心理承受力同樣重要;同時,應努力去除浮躁的情緒,踏實工作,潛心修煉,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以便讓自己獲得更快的進步,用忠誠的品質和出色的成績贏得同事的尊重和老板的賞識,從而取得應有的報酬,成就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