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默生說過:“我們的力量來自我們的軟弱,直到我們被戮、被刺,甚至被 傷害到疼痛的程度時,才會喚醒包藏著神秘力量的憤怒。偉大的人物總是願意 被當成小人物看待,當他們坐在占有優勢的椅了上時會昏昏睡去,當他們被搖 醒、被折磨、被擊敗時,便有機會可以學習一些東西了。此時他們必須運用自 己的智慧,發揮他們的剛毅精神,才會了解事實真相,從他們的無知中學習經 驗,治療好他們的自負精神病,最後,調整自己並且學到真正的技巧o"
然而,挫折並不保證你會得到完全綻開的利益花朵,它隻提供利益的種子。 你必須找出這顆種子,並且以明確的目標給它養分並栽培它,否則,它不可能 開花結果。上帝正冷眼旁觀那些企圖不勞而獲的人。
人生之路充滿坎坷,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難免遇到挫折。遇到挫 折並不可怕,重要的是你如何麵對它。有的人會灰心,會氣餒;而有的人會調 整心態,重整旗鼓。不願麵對失敗的人永遠都是失敗的;敢於麵對失敗的人, 即使最後失敗了,也仍然是勝利者,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對待挫折。不敢麵對挫折的人不是一個自信的人,因為一個自信的人是不會那麼介意自己的失敗的, 他對自己充滿信心,知道自己最終會勝利。人隻要多一分自信,就會坦然地麵 對挫折。
美國成人教育家卡耐基經過調查研究認為,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隻有
小時候也不會改變,我們仍然得“從跌倒中學會走路‘
每一個困難與挫折都隻是生活中必然的跌跤動作,我們不必太過驚慌或難過,隻要心裏牢牢記得小時候那種不怕跌倒的勇敢精神,鼓勵自己站起來,拍拍灰塵,然後繼續前進,或許下一步我們就能踏著沉穩的步伐,朝著人生的新目標前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適合自己的道路,不管你適合哪條道路,都要專心不二地走下去。不要看著某個人付出巨大的努力而終下得到了事業上應得的回報,受其感動自己也想出去走一走、吃點苦頭,從而走向成功。也不必想著某個人因茫茫人海結人緣而平步青雲,就想著自己也去碰·個能拉自己·把的人,使自己的人生早日走向坦途。因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道路,所以切勿朝三幕四,見異思遷。世界本不浮躁,隻因自己的心沒有固定的地方.,所以浮躁。隻要去掉了浮躁,一心向著理想專心努力,就能迎來成功。
司芬克斯的鼻子勝過嘴,維納斯的斷臂勝過腿。
你是否一直都在追求完美無缺,追求完美的生活、完美的人格、完美的生命?其實缺陷也是一種美,但往往被人們忽視了在人們心中無缺的富士山是完美的,假如你繞“富士山"一圈,認識它的全貌以後,你就會發現有缺口的富士出其實更美麗。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必定是個不輕信盲從的人。一個人心靈的完整
性是不容破壞的。當我放棄自己的立場,而想用別人的觀點來看一件事的時候,
錯誤往往就不期而至了。這是從不盲從的愛默生的一句名言。
我們也許可以做這樣的理解:要盡可能從他人的觀點來看事情,但不可因
此而失去自己的觀點。
當我們身處陌生的環境,沒有任何經驗可資參考的時候,就需要我們不斷
地從周圍吸收能量,建立信心,然後才能照著自己的信念和標準去做。假如成
熟能帶給你什麼好處的話,那便是發現自己的信念,並有實現這些信念的勇氣,
而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影響。
時間能讓我們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評價標準來。舉例來說,我們會發現
誠實是最好的行事指南,這不隻因為許多人這麼教導我們,而是通過我們自己
的觀察、經曆和思索而得出的結果。很慶幸的是,對整個社會來說,大部分人
對生活上的基本原則表示同意,否則,我們就要陷於一片雜亂無章之中了。保
持思想獨立,不隨波逐流,這並不是件輕鬆的事,有時還有危險性。為了追求
安全感,人們往往順應環境,最後無奈地成了環境的奴隸。
如果我們真的成熟了,便不再需要躲進儒怯者的避難所裏去順應環境;我
們不必躲在人群當中,不敢把自己的獨特性顯現出來;我們想,而要凡事有自己的觀點與主張。
。
堅持一項並不能得到別人支持的意見,或不隨便附合一項普遍為人支持的
原則,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當一個人不願隨波逐流,並在受攻擊的時候堅持信
念,的確需要極大的勇氣。的尊重,因為他堅持了自己的觀點。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權威至上的時代。由於我們習慣於依賴那些權威性的看法,因此便逐漸喪失了對自己的信心,以致對許多事情很難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堅持信念。
我們現行的教育方針往往是針對一種既定的性格模式來設計的,所以這種教育方式很難培養出獨立的領導人才。由於大部分的人都是隨從者而不是領導者,因此我們雖然很需要領袖人才的訓練,但同時也很需要訓練一般人如何有意識、有智慧地去遵從領導。如此才不會像被送進屠宰場的牛羊一樣,盲目地奔赴“刑場”,至此仍茫然不知。
那些為自己子女的教育方式大膽提出看法和意見的父母,的確需要勇氣。因為通常別人會告訴他們,最好把那些問題留給那些深具資格的專家或權威去處理。但是總有一些勇敢的人敢於挺身而出,打破權威的觀點,極力為自己兒女的教育問題提出更加切合實際的見解和觀點。有位善於獨立思考,並堅信自己信念的中年人,他不斷提出問題,並且獨自與一般公眾的意見抗衡。不久,就有不少人佩服他,選他出來當社區教育委員會的委員。後來,不僅他自己的子女,更有不少學生因他所提出的建議而深受其益。
有許多嬰幼醫師告訴我們喂養、撫育和照顧子女的方法,也有許多幼兒心理學家告沂我們該如何教導孩子;做生意的時候,有許多專家忠告我們要如何做方能使生意發展順利;就連我們的私生活也常常受某些所謂專家意見的影響。那些所謂的專家通過觀察、製作,然後把意見銷售給大眾,讓大眾去消化、吸收'並斷定它們是一劑劑藥到病除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