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現在新華社工作):承蒙導師在音樂人類 學、影視音樂方麵給我的大力指導和諄諄教誨’,自己 比較關注傳統民族音樂,尤其是原生態民歌等課題; 一度有幸在中央電視台文藝部《民歌·中國》欄目兼 職工作了三年,使自己的理論研究有了最為寶貴的 實踐陣地。我也在豐富的電視采訪案例和製作經驗 的基礎上,完成了最終獲得優秀成績的畢業論文《原 生態民歌的電視傳播價值》。和許多學子一樣,今年 我也麵臨不小的就業壓力;不過最終憑借自己較為 豐富的媒體從業經驗,通過層層嚴格篩選,進入新華 社新聞信息中心,從事媒體營銷方麵的工作。而這個 崗位也是當初自己一眼瞥見招聘公告時,分外“動 心”的一個。
似乎從電視文藝領域“跳”到媒體營銷崗位,專 業跨度聽起來大了一些,不過卻折射出自己對廣播 電視媒介產業的一點體悟。記得剛讀研一時,學校邀 請央視一位資深電視文藝導演來給研究生們座談, 導演的一席話道出了我最終就業選擇的動機:“節目 做的再好也是不夠的,尤其現在的媒體市場與過去 計劃經濟時代不可同日而語,因此你們不光要學會 ‘做'節目,還要會‘賣'節目,懂得如何經營管理。”全 新的營銷崗位已經讓我獲益不少,我也將欣然接受 未來五彩的機遇和挑戰。
賀露露(現在中央民族大學工作):三年前廣院 畢業,覺得本科學曆在北京不好找工作,所以決定考 研究生。現在研究生畢業後發現工作還是那麼難找。 北京競爭太激烈,要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很難,特別是 能解決北京戶口的工作更難找。找工作陷入了找對 口專業和解決戶口的兩難選擇中o
從網絡、廣告等各種渠道了解各種招聘信息,參 加各種麵試,瘋狂地亂投簡曆,但有用的回應非常 少。自己喜歡的傳媒行業總是讓人感覺不穩定,所以 曲線救國成了自己的首選,先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再說。最終我選擇了去高校當老師,應聘中央民族大 學的行政管理人員。通過三輪考試,從2000多人中 最終招收了40名碩士和博士。我有幸找到了這份工 作。但做的是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學生工作,感覺自己 學習七年的傳媒似乎一點用處都沒有。選擇了穩定, 隻能暫時放棄自己的專業和喜好。
王泱泱(現在地方政府宣傳部門工作):我在報 紙上看到市網宣辦的招聘廣告,就寄簡曆過去了o之 後順利經過筆試、麵試,最後接到了錄取的電話通 知。很簡單的求職過程。如果重讀研究生,準備就業 還是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習經曆。我想 自己的求職能夠最後得到錄取還是和有各種媒體的 實習經曆有關。老師的教導起到的作用不僅僅在專 業知識上麵,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怎樣做人。這點在 今後的工作中我想給我的幫助,一定超過單純的理 論知識。
徐遲(現留校在研究生教學辦工作,):研究生入 學後我被選為班長,免不了總是要到學院幫助老師 做一些事情。由於辦事態度比較認真、做事情還比較 踏實,所以老師把事情交給我都比較放心。久而久之 互相形成了信任和默契,這樣過了三年……2005年 年底的時候我向學院遞交了求職簡曆,今年1月初 被通知要試講,可能試講還比較令學院的各位領導 滿意,3月份就讓我接手了學院研究生教學辦的日 常工作,I4月份參加了學校文藝學部的試講,隻有通 過了這次試講才能夠獲得教師的資格,藝術學部試 講通過後就簽約了o我覺得自己的運氣算是很不錯 了。我在廣播學院沒有任何關係,更談不上有什麼背 景,從考本科到考研究生也從來沒有去打點過任何 老師,完全就是通過點點滴滴的積累,給老師們留下 一個好印象。我覺得不管是任何一個用人單位,人家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招進來的這個人能不能勝任這項 工作,換句話說就是能不能幹活。我在學院服務三年 期間,其實也就是領導對我的觀察和考察的三年,所 以我覺得師弟師妹們,找工作應該早定目標,踏實地 一步一步向目標邁進。
如果重新念研究生的話,我還是會像這次就業 一樣,踏踏實實地向目標邁進。至於學校教育,老師 所教有益無益,在這一點上,我覺得選擇導師很重 要!
(資料來源:《音樂周報》2006 年11月17日6版)